第两百六十七章 和奔驰合作,秦锋压根就没想花钱!(1 / 2)

大国工业 华东之雄 6409 字 1个月前

在场的德国人都是表情复杂。

沉思片刻,里勒博士终于开口:“秦总,一亿美元有些多,六千万行吗?”里勒博士开口。

那批出口到东方的零件,成本四千万马克,打算赚六千万马克,为了眼前的技术,他们可以不赚钱,但是不能赔本赚吆喝啊!

“好,里勒博士,既然您都开口了,我就少要四千万马克,这套技术,我们就卖给你们了。”

“秦总,现在可以说了吧?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我们主要的改进方式是将驾驶室的悬挂系统升级了,下面采用四点悬浮结构。”

汽车驾驶室怎么和大梁连接?常规的都是直接用螺丝拧上去,这样一来,车辆在前进过程中的颠簸,震动,全部都能传递到车体里面来,司机只能依靠屁股下面的海绵来缓冲,开老解放的最有体会,刚吃饱了饭绝对不能开车,否则会颠出胃下垂来。

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驾驶室和卡车底盘已经不再是硬性连接了,这个年代的欧洲卡车很多都搞出来了两点式悬浮结构,驾驶室的前下方是转轴,毕竟需要维修发动机的时候,得把驾驶室翻到前面来,后面则在两边塞进去一个减震,简单一些的,就是个弹簧,复杂一些的,可能会装高大上的气囊,这样车子在开动的时候,驾驶室和大梁之间的弹性机构就能缓冲过滤路面的震动,起到了不错的缓冲效果。

就像是奔驰ng80重卡,后面就是两個螺旋弹簧减震装置,舒适性比老解放之类的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至于四个点,也就是驾驶室前后各有两个弹性机构?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要到九十年代中期才会大量装备到卡车上,成为标配,至于进入东方,则是到了新世纪了。

“四点悬浮,怪不得刚刚看到驾驶室在整体前后左右上下来回晃动,就像是坐到了蹦床上一样。”

在后世,观察公路上的卡车,在经过颠簸路面的时候,可以看到整个驾驶室都可以上下左右晃动,就是因为已经标配四点悬浮驾驶室,而且大部分还是气囊的,非常舒服。

“四点悬浮?前面的转轴怎么办?”

“这四点悬浮只是提高了舒适性,和安全性有什么关系?”

秦锋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关系大了,在驾驶室悬挂系统上,我们会使用特殊的螺栓连接,这种螺栓在遇到一定程度的横向剪切力的时候,就会全部折断。”

秦锋暂停了一下,让众人理解。

果然都是搞技术的,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如果这些螺栓全部断裂,那驾驶室就会整体后移了?”

“没错,就是这样,重卡如果和小轿车发生交通事故,重卡几乎没有出什么意外,追尾事故是最可怕的,如果在遭遇追尾的时候,重卡的驾驶室能够整体向后移动,不用说一两米,哪怕只移动半米,重卡的驾驶室都可能会保持完好,驾驶室里的人员甚至会毫发无损。”秦锋说道:“各位,这就是我们研究的主动安全项目,我们要更好地保护驾驶员的生命,不管在什么时候,生命都是最重要的!”

这一刻,秦锋的脸上带着一种神圣感,只有熟悉他的人才会知道,这纯粹就是为了少花钱!

这样一改,就价值六千万马克,太划算了!

“秦总,你这个技术好,可以挽救很多驾驶员的生命。”格里希第一个赞叹,跟着秦总干,不仅仅心情舒畅,还总是能接触到一些新鲜东西!环保,安全,这些都很重要!

秦锋点头:“没错,生命是最宝贵的!”

在后世,东方的重卡把这种驾驶室后移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到公路车祸现场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因为驾驶室后移挽救了司机的生命,很多厂商也着重宣传这种技术,实际上,这个技术来自欧洲,九十年代的欧洲研发出来的,但是没怎么宣传,也没有大规模使用。

为啥?

不合适。

驾驶室后移只对牵引车有效,驾驶室后面得有足够的空间才行,欧洲卡车为了追求低油耗,驾驶室几乎和货箱挨在一起,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后移空间,半米都没有,有的就二十厘米左右,甚至人都进不去,接线缆的时候还得把车头甩到一边去。

没后移空间,这种技术就没用,而且,欧洲的安全法规很严格,司机开几个小时必须要休息,东方的司机都是连轴转,追尾事故很多都是睡着了撞上去的。

所以,现在把技术卖给奔驰,可以减少购买卡车零件的费用,同时,这种技术研发出来,欧洲人用不上,还是咱们东方人用,全部都是好处!

“这种技术很不错,秦总,希望你们能把全套技术交给我们!”里勒博士非常满意,这样以后就可以把安全作为一个宣传口号了,奔驰卡车,世界第一,用上了最先进的驾驶室后移技术,这六千万马克很划算!

“当然没问题,我们稍稍修改一下第一批零件进口合同就可以了,我们接着说,驾驶室还有其他修改方案……”

一众德国人脸色都齐刷刷地变了。

怎么了?

秦锋片刻间反应过来,这是怕自己继续要换技术,再换技术,厂房的设备、卡车的零件的钱,恐怕都赚不上了,这些人估计此时心中格外忐忑,到底是听还是不听?

听的话,怕再花钱,不听的话,又怕秦锋把技术卖给欧洲其他工厂。

“这种改进,对我们东方最合适。”秦锋说道:“你们欧洲不需要,我是觉得驾驶室后方的卧铺不够宽,希望能把驾驶室拉长十厘米,把卧铺加宽十厘米……”

欧洲一个国家,不过相当于东方一个省的面积,甚至更小,国内运输几个小时就行,没必要在卡车里休息,东方这么广袤的国土,卡车司机一般都得两个,一个开车,一个睡觉,没有个舒服的卧铺怎么行?后世的卡车,下面的卧铺能睡两个人,上面还有一个卧铺,舒适性很高。

一众德国人松了一口气。

虽然车头已经撞坏了,但是驾驶室依旧保持完好,戳在了底盘上,几乎紧挨着后面的货斗,秦锋对着这个货斗介绍起来。

说是引进ng80重卡的生产线,但是,开模可都是很贵的,干脆咱们直接加宽了驾驶室,其实就是把车门后方的钣金件加宽就可以,这样一来,咱们的奔驰重卡就拥有最舒服的驾驶室!

顶部加高可不容易,不过,既然说起来了,不妨也介绍一番,哪怕只是畅想以后呢。

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欧洲的卡车驾驶室都是以平顶为主,也就是驾驶室门上方几乎不向上做任何的延伸,直接就是车顶,这是受到这个时代理念的影响。

车头矮,货箱高,为了降低风阻,在车头顶部还会增加一个整流罩,既然整流罩都有了,干嘛不直接把车头延伸上去?这样内部空间更大啊。

“横向上就这样,纵向方面,我希望能加高三十厘米,这样就可以在驾驶室里面放第二个卧铺,做成上下铺的方式。”

“秦总,这应该没什么必要吧?”里勒博士皱着眉头,加宽就算了,这要是加高的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卡车驾驶室的这个壳子也是很有讲究的,必须要有艺术专业的人来设计,让它的外形怎么看怎么漂亮,你这简简单单加高,恐怕会破坏卡车驾驶室的整体协调性啊。除非……把他们正在研制的sk系列驾驶室拿过来,但是,那可是奔驰重卡最先进的产品,怎么能给东方?

“怎么没必要?”秦锋毫不客气地反驳:“咱们奔驰重卡那可是世界第一,怎么才能展现出来比别人强呢?那就得比别人的车子高,当咱们奔驰车和其他车并排在一起的时候,不管是什么沃尔沃,什么斯堪尼亚,咱们的车子都比他们的高,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你们说,这样是不是就能展示出来我们奔驰重卡的高高在上了?”

负责翻译的王芳一脸崇拜,秦总,伱可真是太能吹了!

奔驰只肯输出落后的技术,比如现在,ng85满欧洲都是,奔驰只肯卖给己方ng80,不过驾驶室都一样,没什么变化。而现在,秦锋就是要一番吹嘘,直接把ng90级别的驾驶室给要过来。

ng90是东方的叫法,在奔驰那边,已经把新款车叫做sk系列了。这款第一次在公路运输车,尤其是牵引车上使用高顶双卧驾驶室的车型。

“阿娇,把纸笔拿过来,我在这里现场画一张设计图,给我们德国朋友看看,各位只能看,不能带走,毕竟,我这张设计图也是价值过亿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