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八章 糟糕,模锻压机的管子崩了!(2 / 2)

大国工业 华东之雄 233 字 1个月前

他们出来是花钱的,如果能带一笔订单回去,或者是和东方人交换,都是对公司有好处的。

珍妮特皱了皱眉头:“这种方式恐怕不长久,还是用增加风扇直径的方式更好。”

“珍妮特,你是我们的头儿,我们按说得听你的,但是,你别忘记了,我们是罗罗公司的人,我们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珍妮特脸色难看,没有再说话。

朋友和生意,究竟哪个重要?

这一晚上,珍妮特又失眠了,第二天,眼睛里红红的,像是兔子一样,赵娇很是心疼:“珍妮特女士,你怎么把自己弄成这样?是水土不服吗?”

“不,我只是没倒过来时差,机器设备修得如何了?”

“从相关单位订购部件去了,最快明天会到,后天就修好了。”

三天,得耽误三天的时间,这需要花多少钱啊!

东方是最好的朋友,他们把友情看得比生意还重要!

珍妮特的心情无比复杂:“赵女士,我们愿意帮忙。”

“不用了,你们也帮不上什么忙,毕竟现在需要等待兄弟单位提供的零部件。”赵娇说道:“珍妮特女士,来的时候您不是说了斯贝发动机的事情吗?今天带你们去430厂那边看看,秦总也陪你们一起去。”

“嗯。”珍妮特点头,心中满满的都是感动。

当年,为了改变东方航空发动机落后的状况,国家决定花费巨额资金,从英国购买了斯贝发动机技术,但是,这个引进项目遭到了一大批人的抵制。

处于北方的航空发动机第一大厂410那叫一个不满,这是在做什么?我们明明有自己研发的涡扇六,你们居然要引进斯贝,我们不同意,这会严重地冲击我们现有的项目!

斯贝的最大加力推力还不到十吨,属于中推,而涡扇六的最大推力达到了十二吨以上,属于大推,这两种发动机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但是410厂却是无比反感,想尽各种办法来抵制。

于是,上级只能放弃了在410厂试制的任务,交给了430厂,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一切:410厂的涡扇六,纸面数据很先进,但是根本就下不了试车台,没有一个飞机设计师敢把它装上飞机,涡扇六项目光荣下马,涡扇十上来了,又研制了十几年,最多敢装在双发的歼十一上凑合,单发的歼十只敢继续用三姨夫。

这样又折腾了十几年,涡扇十才终于成熟,在此之前,国内自己生产的唯一成熟的发动机,居然就只有斯贝的国产货涡扇九!航空发动机牵涉到工业技术的方方面面,可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搞出来的。

哪怕就算是涡扇九,也是经历了无数的波折。

一架双发的小型客机停在津城的机场上,当英国客人们来到这里的时候,都有些惊讶。

“秦总,没想到您居然会租借一架小型客机给我们当专机。”珍妮特兴奋地说道:“我们……很感谢您。”

在欧洲或者美国,出门坐飞机是很常见的,尤其是美国,没有先进的铁路运输条件,航空部门却非常发达,哪怕就算是去一百公里之外的城市,都可能会选择坐飞机。

至于东方,铁路运输是第一位的,绿皮车厢在祖国的大地上呼啸而过,南来北往,运输着人员和物资,超过一百公里,坐列车几乎就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客机?没有介绍信,就算是有钱都上不去。

包机,专机?那更不是一个民企能给协调过来的。

秦锋笑了笑:“我们要去的430厂有些远,坐列车也会很难受,所以我们就协调了一架专机过来,里面空间有些小,大家将就一下。”

秦锋看着一旁的客机,上单翼,属于运输机的改款,机身小巧,属于单通道的支线客机,这就是西飞走市场化路线,搞出来的运七-100支线客机。

运七是老毛子安-24双发锅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的仿制品,原型机只生产了二十架,之后就是运七-100,走民航的路线,把运输机改成支线客机,前前后后生产了五十架,甚至还飞过国际航线,可惜技术太老旧,油耗高,故障率高,很快就淘汰了。

而现在,这种支线客机才刚刚研制出来,正处于试运行阶段,所以,秦锋和空军那边打了个招呼,那边就给协调过来一架,不用他花任何钱,航线都是空军给特批的,毕竟,他是在为空军的斯贝发动机项目而奔走!

虽然秦锋坐过很多次客机,但是运十还是第一次上去,和后世某些明星买的私人飞机一样,这种飞机很小巧,个子高的人甚至都会碰脑袋,不过,坐包机的感觉还是比坐列车要爽很多,关键是坐不花钱的包机,那感觉就更爽了。

如果坐铁路列车,估计得晃荡一整天,客机两个小时就飞到了古城,上午十一点钟,就到了430厂,时间刚刚好,在430厂用餐就行,又节省了一笔招待费!

430厂招待所餐厅。

430厂负责人李国富端起酒杯:“来,让我们共同举杯,欢迎我们的英国朋友,当年,为了帮助我们掌握斯贝发动机的生产技术,有大批的英国顾问来到我们厂,一起工作,合作愉快……”

“李厂长,这位珍妮特女士的父亲,就是当时英国的技术负责人胡克爵士。”秦锋特意提醒。

李国富瞬间就是眼前一亮:“难怪长得这么像,珍妮特女士,您这次既然来了,可得在我们这里多住一段时间!让我们尽一尽地主之谊!”

“李先生,您可以了。”珍妮特说道:“当时我父亲他们来,是根据我们双方达成的合同来的,他们都是拿工资的。”

如果不是在津城那边经历了太多的事情,珍妮特绝对不会这么坦诚。

“工资是工资,友谊是友谊,来,让我们为了友谊而干杯!”

珍妮特的心中无比激动,端起红酒杯来,大大地抿了一口。

“李厂长,我的父亲走后,你们又生产了多少台斯贝发动机?”珍妮特问道。

“唉。”李国富突然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

“79年的时候,我们利用英国提供的毛坯加工出来了四台发动机,在我们国内完成了150小时持久试车考核,在英国完成了高空模拟试车、零下40摄氏度条件下的启动试车以及五大部件的循环疲劳强度试验,测试结果证明我们生产的发动机已经达到了英国同等水准,你们英国也撤走了所有的专家,然后,我们用国产毛坯来试制发动机,却遭遇了失败。”

李国富的目光中满是挫折和溃败,秦锋在一旁感慨,李厂长表演得很像啊,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打来长途电话的安排,更是真实情感的流露。

当年引进斯贝是个大工程,经过反复的谈判,合同主要由三部分组成:4150万英镑的斯贝发动机专利合同、3097万英镑的发动机整机销售合同、432.5万英镑的发动机辅机专利合同,其中整机销售合同包括50台全新的发动机、2台翻修发动机、10台发动机的全套毛坯、五台发动机辅机的毛坯和飞机附件等等。

合同当时的目标也很明确:三年内,用英国提供的毛坯搞出来和英国同等质量的发动机,五年内,用国产的毛坯搞出来。

但是,三年的目标完成,斯贝一期工程在83年底竣工验收之后,整个项目就停下来了,原因是国家没钱了,要搞经济建设。

所有人都懵逼了,现在不投入,那以前的不就打水漂了?

410厂那边的涡扇六也被证明是个样子货,现在国内根本就没有合适的航空发动机!斯贝只要持续投入,就能当顶梁柱!

上级的态度也很坚定:斯贝没有用!

当初引进斯贝,是纯引进发动机,根本就没有合适的飞机选择,上级还得想办法推销,只有歼轰七肯要。

430厂虽然着急,也没有什么用,直至上上个月,相关部门传来好消息:斯贝可以用了!还有大用,库存的五十台很快就会用上,你们要恢复斯贝的生产。

开什么玩笑,怎么生产?国产的毛坯不合格!

以前发动机用不上,他们着急,现在发动机用上了,他们更着急了。

在这个关键时候,秦总雪中送炭来了,感慨完这个,李国富就在等待着对方的回音。

果然,没让他失望。

“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能帮上忙!”珍妮特知道,自己报答秦总的时候到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