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现实跟理想【祝大家春节快乐!】(1 / 2)

一大早,程岩便来到研究所,熟练的打开门,从传达室拿出大大的扫帚,认真的清扫着原本就很干净的院子,扫完后,他又来到传达室,用抹布擦拭着已经摘下来的研究所牌匾。

他的动作一丝不苟,脸上充满了留恋。

如果不出意外,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来研究所了。

此时,他的脑海中还回荡着最近一段时间,妻子所说的那些话。

“你要是舍不得那些研究,想去那边,你就放心的去,儿子跟闺女一个初中一个高中,现在都住校,我在家也能照顾的过来。”

“你要是嫌远,又不想回原来的单位,咱们就在家休息两年,大不了我多加点班,把每个月的奖金都拿到手。”

“家里没吃的了,我领你回娘家蹭顿饭吃,回来的时候再捎点。”

“我哥那人嘴硬心软,他说的那些话你别放心上,临走前,他还偷着塞给我十块钱呢。”

“那金镯子啊,我平时上班又戴不着,放家里万一被偷了怎么办?所以我给卖了,正好给爸交了住院费。”

“今天食堂吃包子,我多打了一份,咱们晚上吃包子,有肉渣呢,你快尝尝好不好吃。”

不知不觉中,程岩的眼眶中蓄满了泪水,啪嗒一下,掉落在牌匾上。

要说这辈子,他最对不起的无疑是妻子,这家研究所从成立那天,他便待在这里,这一呆就是二十年。

他人老实,不会溜须拍马,一门心思只搞技术,甚至得罪了不少人,原本有好几次,他都能升副所长,但却每次都落选。

曾经,研究所隶属兵器厂,负责金属表面热处理研究,是一项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后来因为某些原因,研究所慢慢没落。

直至几年前,听闻上面要进行碳纤维研究,恰好研究所有氧化炉跟碳化炉,符合报名条件,他跟着所长去京城,仗着老资历,又求爷爷告奶奶,好不容易争取到碳化处理这个环节的研究。

在所有人的眼中,这将是研究所起死回生的关键,只要取得成果,研究所就能继续申请资金,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而这坚持就是三年,这三年来,大家省吃俭用,宁愿只发三分之一的工资,把剩下的工资用于试验研究,可就算这样,研究所依旧迟迟没能拿出成果。

眼瞅着再拿不出成果,研究所就要弹尽粮绝,最终大家经过反复讨论跟计算,得出一個结论,高温碳化炉的温度欠缺,达不到标准。

于是大家决定,改造成超高温碳化炉,没想到最终却出了意外,导致唯一一台高温碳化炉爆炸,好在人员没有受伤。

但也因为这个缘故,研究所再也拿不出钱来购买高温碳化炉,不得不硬着头皮跟指导组求援,但得到的结果却是因为资金有限,要砍去他们研究所的任务。

这个消息对于研究所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而这次,曾经的关系也不管用了。

研究所想要重回兵器厂的怀抱,但也因为这三年专注于碳纤维的研究,已经没有了他们这家研究所的地位,再加上设备损坏,最终得到的只有一个冷冰冰的结果:解散。

原研究所的人员,酌情安排到公司下面其他的研究所,或者相关单位。

如果想要回老家,碳纤维指导组也会负责联系那边的相关单位进行接收,毕竟双方合作一场,人家研究所都要关门了,指导组如果不闻不问,实在说不过去。

这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

作为研究所的老资格,技术骨干,9级工程师,在碳化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可以说,程岩这种人才,肯定有不少单位愿意要。

但程岩却不甘心,三年的研究,眼看就要出成果了,却因为爆炸,毁于一旦,所以他更愿意继续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

甚至碳纤维指导组那边,也给他联系了一家海都那边的研究所,继续从事碳纤维碳化这方面的研究。

可那样一来,势必就要离家千里之外。

关键是,他只能一个人去,妻子跟孩子,都要留在这边,毕竟他的家,就在这里。

可如果留下,这边已经没有碳纤维相关方面的单位。

而原单位有人跟他不对付,去了厂里,他也只能边缘化。

去别的单位,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犹豫不决。

不过现在,想到妻子的不容易,对他的包容,他决定留下,就算从头开始,也无所谓。

就在他刚刚下定决心之际,传达室的门突然被推开,然后走进来一个人。

“组长,我之前去你家,邻居说你一大早就出门,我就猜到伱会在这里。”

“陈书垣?你不是回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程岩惊讶的看着眼前的人影,然后快速扭过头,将眼泪擦干净。

“组长,我这趟回来是想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咱们的研究有希望了。”

陈书垣激动的说道。

“有希望了?什么意思?”

“我这次去看我妹妹,偶然说起研究所的事情,我妹夫听后,对咱们的研究很感兴趣,答应投资一家研究所,专门用于研究碳纤维,到时候不管高温碳化炉,还是超高温碳化炉,咱们都能买了,有之前的经验,咱们肯定能成功。”

陈书垣急忙说道。

“等等,你说你妹夫要投资研究所?他是干嘛的?有这么大的权利?”

程岩瞪着陈书垣,有种你在逗我的感觉。

“我妹夫是双水湾生产大队的三队长,不过听说很快就能当支书了。”

“生产大队?投资研究所?”

程岩感觉陈书垣一定是得了失心疯,生产大队是什么,他一点都不陌生,先不说有没有这个资质,光听上去就有种荒谬感,不切实际。

而且,投资研究所可不是几百,几千块钱,而是最少几十万,上百万。

哪个生产大队这么有钱?

所以,他觉得陈书垣一定是被人给骗了。

“组长,我知道这件事情很难让人相信,实际上,我刚刚听到的时候,也觉得不可能,但你先听我说,我妹夫所在的那个生产大队不一样,不但有煤矿,还跟香江那边有合作,用剪纸画出口创汇,人家是能赚外汇的。

而且真要说起来,也不是我妹夫投资,是他认识香江一个大老板,人家愿意投资研究所,属于香江那边的公司。

我记得前些年,咱们这边不是有外国人投资了一家大型化工厂吗?

所以香江那边投资肯定也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