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反应!(1 / 2)

“双水湾,还有沙坪坝的社员们,关于我是谁,我相信不用介绍了吧?”

站在台子上的孙向阳目光环视,得到的几乎都是善意的笑声。

“三队长,您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就行。”

“向阳队长,我们都相信你。”

不管双水湾还是沙坪坝,孙向阳都分过肉,跟每个人都说过话。

就算三岁的小孩子,都能认出孙向阳。

可以说,孙向阳在双水湾跟沙坪坝,绝对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既然这样,那我就说了,从大年初四开始,沙坪坝的社员就来到双水湾挖窑洞,名义上,这些窑洞是给沙坪坝的社员暂住,方便今后两边来往。

但实际上,这些窑洞,也的的确确是给沙坪坝准备的,但不是暂住,而是常住。”

伴随着孙向阳的话,一小部分人心中恍然。

可更多的人,却满脸茫然。

常住是几个意思?

“如今的双水湾,正迎来百年难遇的发展机会,黑垆煤矿,还有剪纸画,都是带领双水湾腾飞的希望,甚至我们还要让黑垆土地上长满庄稼。

但是,仅凭双水湾三百口子人,却远远不够。

一步慢,步步慢。

社员同志们,有句话叫时不待我,指望我们双水湾慢慢生孩子,增加人口,根本赶不上这种发展机遇。

于是,我跟老支书,还有沙支书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让沙坪坝搬迁到双水湾,集我们两个生产大队的力量,加快双水湾的发展。

所以,那些窑洞,后面都会用来安置沙坪坝搬迁过来的社员。”

当孙向阳说完这番话,底下顿时一片哗然。

惊诧,愕然,不解,排斥,欣喜,种种情绪不一而足。

对于双水湾的人来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合,他们也渐渐习惯了沙坪坝的存在,当初开垦黑垆土地,人家一大早来,天黑了才回家,干活卖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

后面黑垆煤矿,沙坪坝出的钱也更多,占比例反而小,大家同样没有说什么。

再加上这段时间沙坪坝的人每天来这边挖窑洞,两边的人早就彼此熟悉了,甚至还有了不错的交情。

因为从孙向阳这边论,双水湾跟沙坪坝,就如同一家人。

而之前,一些消息灵通的,或多或少也听到了些这方面的传闻,再加上双水湾大挖窑洞,心中早就信了七八分。

虽然沙坪坝的人加入,的确有分一杯羹的嫌疑,但不得不承认,双水湾的人的确太少了。

像煤矿跟剪纸画,如果没有沙坪坝的帮忙,光凭双水湾的人,根本就完不成任务。

更何况,孙向阳,老支书,沙支书,这三人决定的事情,又有谁能反对?

不过,双水湾的人也有些心生抗拒,不满。

那些基本都是瞄上了在自家旁边挖出来的新窑洞,原本以为沙坪坝的人只是暂住,或者干活的时候借住,剩下的时间,还不是自家的吗?

等于自家直接多了三孔窑洞,以后住起来也宽敞多了。

甚至不少人已经有了分家之念,正好可以占用旁边的窑洞。

没想到,这些窑洞竟然是给沙坪坝那边的人住,还是搬迁过来的那种定居。

这怎么能行?

自家的算盘子都快打破了,结果就这?

而是沙坪坝的人加入,自己以后分的好处不就少了吗?

尽管他们不敢明面上反驳孙向阳,但不代表他们内心中就不会有怨恨。

在没有触及到自己利益的情况下,甚至孙向阳不断给他们好处的情况下,他们的感谢,绝对是发自真心的,否则也无法转化为经验点。

可也有的人,在自己利益受损后,立即就像变了个人。

曾经的恩情更是忘得一干二净。

台子上,孙向阳突然愣了下,脸上似有愕然闪过。

虽然他早就知道,随着消息宣布,双水湾肯定会有人不满,但因此衍生出对他的怨恨?

心里将那几個名字记下后,孙向阳抬手,周围的声音渐渐低下去。

“考虑到两个生产大队的情况,现阶段,沙坪坝只是整体搬迁到双水湾,两个大队暂不合并,大队的干部,也不做调整,一切按照之前的模式进行生产。

同时,两个生产大队在煤矿上的分成,也按照之前的合同,暂不改变。

除此之外,我前段时间也发现了一些适合开垦的耕地,等窑洞挖好以后,下一步便会转移到耕地开垦上面,让沙坪坝大队,拥有足够的耕地。

所以,沙坪坝虽然搬迁到双水湾,但短时间内,两个生产大队的模式并不会改变。

并且这件事情,公社跟县里都已经同意,用不了多久,文件就会下来。”

孙向阳按照早就商量好的说辞宣布了这件事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