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加入名单计划(1 / 2)

从吉普车上下来的正是苏慧晚,跟当初孙向阳一行人找的那辆吉普车几乎一样,也正是因为苏慧晚经常坐着吉普车来双水湾,大家已经习惯了,所以那天孙向阳坐着吉普车回来,才没引起什么轰动。

孙向阳远远看到苏慧晚下车后,便迎了上去。

“我该叫你表姐呢,还是苏副县?”

“今天周末,不上班,我允许你叫我表姐。”

苏慧晚笑眯眯的说道,只是目光却有些飘忽,似乎在找什么人。

“你怎么知道我们回来的?”

“自然是有人告诉我的,家栋呢?没跟你一起回来?”

“回来了,这会应该在沙老爷子那边吧,怎么?表姐还知道害怕?”

“我有什么好怕的?当初就说好了,不管我做什么,他都会支持我,现在不过是从记者,换了份稳定的工作。”

苏慧晚装作不在意的说道。

“换工作没什么,但好歹也得通知一声吧?而且你都跑这边扎根来了,家栋以后岂不是也要跟着留在这边?”

“他愿意留就留,反正也没人逼他,话说你们这趟去香江结果怎么样?那些设备有没有买到?”

“结果挺不错的,设备也都买好了,再过一个多月就能运来,表姐当这个副县,就是为了那个研究所?”

孙向阳好奇的问道。

虽说有苏老爷子的支持,但如果苏慧晚自己不愿意,恐怕也不会跑来这边。

而且从对方的态度,明显对研究所更上心。

“对,如果双水湾只有那个煤矿,还有剪纸画,我肯定不会来,这些东西,别看眼下红火,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却有限,顶多能让双水湾富居一方,远远谈不上将双水湾发展成为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明珠。

但是碳纤维不一样,如果能够研究出先进工艺,哪怕双水湾再怎么偏僻,只要肯投入,就能依托研究所,带动起上下游一大片产业。

未来甚至可以让双水湾成为碳纤维之都。”

苏慧晚激动的说道,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描绘出来那幅宏伟蓝图。

“我记得当初我要建研究所的时候,表姐你还曾劝过我,说以双水湾的基础,根本就不适合发展碳纤维,怎么现在一下子变了?甚至比我都有信心?”

孙向阳继续问道。

“不错,双水湾一穷二白,甚至连电都还没有通,而且这里偏僻,没有足够的人才,更没有任何工业的基础,在这里建研究所,根本就得不偿失,哪怕到现在,我依旧是这么认为的。”

苏慧晚毫不迟疑的点头。

“既然表姐都知道,那怎么还一脚踏进这個深坑里来?”

孙向阳更加好奇了。

“因为双水湾有你。”

苏慧晚看着孙向阳说道。

“有我?表姐对我这么有信心?我可不懂研究。”

孙向阳摇了摇头。

“伱懂不懂研究没关系,我看中的是你这个人,双水湾当初一穷二白,结果在你的带领下,短短半年就已经有了煤矿跟剪纸画,我仔细研究过,光是这两项,就能够让双水湾脱贫,并且过上好日子。

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依着我对你的了解,当初你决定去香江弄钱,那就肯定能弄到。

而且你这么聪明的人,又怎么可能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事实证明,我的眼光不错,你果然把研究所的设备都买来了,等回头研究所建起来,就相当于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虽说指着程工那几个人,根本不可能把碳纤维生产工艺研究出来,但我曾仔细调查过国内的碳纤维研究所,还有那些相关的行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咱们其实并不缺少这方面的人才,真正困难的是没钱。

哪怕上面组建了碳纤维工作小组,一直拨款扶持,但实际上却是僧多肉少,相比那点钱,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碳纤维的研究始终磕磕绊绊。

等到双水湾的研究所建好以后,咱们完全可以多邀请一些这方面的人才,把研究所填满。

最最关键的是,你能赚钱。

如果我没有猜错,你所谓的拉香江那边大老板投资,根本就是幌子,投资的钱应该是你自己弄到的吧?

既然你能弄到钱,研究所就等于有了保障。

只要源源不断的投入,三五年后,肯定能有成果。”

苏慧晚一边跟孙向阳往家里走,一边侃侃而谈,看着孙向阳的目光也不时闪过异彩。

“表姐,你是不是有点高看我了?光购买这次的设备,就花了差不多两百万,如果后续敞开了花钱,一年最起码还得投入个一两百万。

要是按照表姐你的计划,再招人的话,那花费只怕会更多,我又不是神仙,上哪去弄这么多钱?

而且,我要是一年能赚几百万,还犯得着去弄研究所吗?

有这么多钱,我直接搬到大城市,舒舒服服的生活不好吗?”

孙向阳淡淡的说道。

“如果是旁人,我肯定不相信,但谁让你是孙向阳呢?当初你为了发展双水湾,甚至连大学都不去考,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理想,你的目标就是发展双水湾,让所有人过上好日子,让双水湾成为一颗闪耀的明珠。

像你这种有理想,有目标的人,又怎么可能贪图享受?

而且,爷爷也说过,你自己掏腰包,帮着国家研究碳纤维,足以说明你的品德,要不然以你的能耐,根本犯不着去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才决定来这里,就是为了双水湾保驾护航,让研究所早日走上正轨,研究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碳纤维来。”

苏慧晚目光灼灼的看着孙向阳,脸上洋溢着钦佩。

听到她的话,孙向阳瞠目结舌,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孙向阳可以肯定的是,自己绝对没有苏慧晚说的那么崇高,他当初之所以决定留在双水湾,那是因为系统,不得不留下来。

至于不去参加高考,也有种种原因,光是他原有的成分,就注定了这条路走不通,还得过两年,才能自由的参加高考。

但这些,苏慧晚不知道,苏老爷子不知道,其余的人,也都不知道。

在他们的心中,因为孙向阳的种种作为,已经在心中描绘出一个闪闪发光的孙向阳。

要不然根本就无法解释孙向阳的那些行为。

更何况,这半年来,孙向阳也是一心扑在双水湾,给双水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什么?

这是知行合一,而不是光嘴上说说。

换个人,要是有孙向阳的本事,怎么可能还留在双水湾这个山沟沟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