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初考结束(1 / 2)

今年进入殿试的共有一百人,每人都随机领取到了一个号码牌,根据号码顺序轮流进入考场。

为了降低第一年考试的难度,每位考生只需随机抽取两道题目,可以在短暂思考后再正式作答。

考试作答最长不可超过一炷香的时间。

答完题目的考生即刻离开考场,不得逗留,不得与其他人交流考试题目。

离场的考生将被带到统一的院落休息,每人都有单独的房间,院中也尽是守卫,以防考生们互相交流。

不过这个倒不是为了防着大家,毕竟他们想破天去,也猜不到第二天是小组讨论。

只是夏翰林考虑到大家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考试,肯定有不少人受到打击,有些考生的心态比较差,若是与那些发挥好的交流过,恐怕会影响他们后面的发挥。

一百位考生,三组考官,饶是有些人根本连话都说不利索就匆匆结束了面试,全部的流程走下来,也用了整整一天时间。

直到明月高悬,最后一组考生才从考场离开。

先考完的那些还好,已经去自己的房间里休息了,那些抽到后面的考生,一开始还在庆幸可以有些时间思考,结果这一天坐着等下来,腰都要断了。

礼部行事还是比较周全的,在考生们隔壁的院子安排了几位太医,若是真有人感觉身体不适,可以及时请太医看诊。

不幸排在后面的公孙良板正着身姿,一直等带路的小公公走了才敢伸了伸懒腰。

说实话,虽然等了一天不容易,但是面试的一炷香里才是真正痛苦煎熬的时刻。

他感觉自己发挥得并不好,尤其是第一题,完全陷入了过去写锦绣文章的误区,虽然话说得漂亮,但是言之无物,并不算真正解答了问题。

不过好在他反应够快,及时明白了太子殿下和几位考官希望他们身上体现出的能力,在第二道题上大胆打破了现有思路的禁锢,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敢想肯定是一个优点。

他能明显从考官的眼神中看到赞许,心头的大石也总算放下来一些。

他此刻躺在床上,控制不住地想,第一日的考试便如此难对付,第二日又会如何呢?

曹威心情倒是不错的,他对自己的表现十分满意。

在他看来,这场考试无非是把纸上的东西变成口头表达。

他自来这方面能力就不错,今天的考试中也是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甚至还用了一个很少见但是很高级的比喻。

他相信主考官们不会埋没他的才华的。

从洛州走出来的范永源心里很激动,他看出来了,殿下果然是最在意百姓民生的。

他自问比起其他考生也算占了些便宜,洛州离擎州近,对擎州的政策也算有些耳闻,从这些中不难看出殿下未来的施政布局,所以他虽然没说出什么漂亮话,表达也算不得流畅,但句句发自肺腑。

即使不能高中,他也没什么遗憾了,哪怕是从一个小官的位置上慢慢熬,他也会坚守初心的。

他相信太子殿下,这大晟朝堂总会带给百姓惊喜。

肖云卓虽然不常在夏书颜身边,但是母亲却常常提起这位堂嫂,所以他的想法很大程度上都受了夏书颜的影响。

他不敢说这是不是考官们想听到的,但他觉得堂嫂的想法是对的,便趁这个机会说了,反正自己感觉挺痛快。

另外,礼部的饭还挺好吃,有点撑,得活动活动再睡。

至于刘喜,算了,他已经睡着了。

考生们身心俱疲,考官们也并不轻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