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夏至到,吃麦饼(1 / 2)

唐念念的睡意一下子没了,用力拍了下脑门,她怎么把二婶的娘家给忘了?

宣珍珠娘家山霞湖公社,后世可是全国最大的淡水珍珠产地,据说山霞湖的淡水珍珠养殖历史,起源于春秋时的越国范蠡,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富豪陶朱公。

范蠡当年看穿勾践的嘴脸,请辞离开,做起了生意,还做得特别成功,淡水珍珠养殖就是从他那儿开始的,而且诸城以前的名字叫做珠叽,也是源于此。

“二婶,你娘家那边还有人养蚌?”唐念念问。

“有的,养的不多。”

宣珍珠点了点头,现在的珍珠主要卖给医药公司入药,每年的需求量不多,村里都是小规模养殖。

唐念念想了想,便说:“二婶,你回娘家一趟,拿些贝壳和珍珠工艺品的样品来,我看看。”

她没提项链耳坠,现在肯定没有。

街上的女性都以朴素为美,顶多系块纱巾,别个发卡,要是戴项链和耳环,会被人说是资本家小姐作风,轻则挨批评,重则扣帽子,没人敢冒这个风险。

但唐念念不想放弃这块肥肉,等她去一趟广交会看看,要是卖得好,回来后她就扩大规模,申请做珍珠首饰,不能只卖给洋人原珠。

她前世参观过山霞湖的珍珠展览馆,听解说员说了珍珠的发展史,九十年代时,山霞湖的淡水珍珠主要是出口,但都以极低的价格批发售卖,洋人批发回去后,做成精美高端的珍珠首饰,用高价格卖回中国。

后来国内慢慢觉醒了品牌意识,开发了自己的品牌,才不再走低廉批发的路线。

唐念念想从现在就给山霞湖的人,塑造品牌的理念,不能让洋人再占那么多年的便宜。

宣珍珠高兴得直点头,说道:“我这就回去,我爹也养了蚌呢!”

她爹就会养蚌,而且经验丰富,她叫宣珍珠,姐姐叫宣明珠,她家就姐妹俩,没兄弟,姐姐招婿上门。

宣珍珠跑回袜厂请假,便兴冲冲地骑车回娘家了。

唐家这天晚上特别热闹,院子里挤满了人,都是捧着饭碗来看电视的村民,院子里站不下了,就挤外面,和看露天电影时一样热闹。

还有些人索性爬到树上,站得高,看得远,只是有点考验视力和听力。

唐念念坐在院子的角落吃饭,她对现在的电视节目没兴趣,除了新闻就是戏曲,连广告都没有,电视节目太单一了。

电视里正好放了日期,村民们大声道:“还有两天就是夏至了呢!”

“天天干活都没看日历,时间过得真快啊!”

“夏至要吃麦饼,明天上山摘松花,做松花麦饼!”

“我娘家吃青饼!”

“我娘家用饼卷孟菜,明天我去摘点孟菜回来!”

几个外村嫁过来的女人,都说起了娘家夏至的小吃,诸城有夏至吃麦饼的风俗,但每个乡镇的做法不一样。

唐念念咽了下口水,她馋了。

感觉吃麦饼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书记了,味道她都忘了,但她记得唐老太做的麦饼特别好吃,还有三伯娘做的夹孟菜的麦饼,也特别特别好吃。

她都想吃。

松花麦饼

青饼,艾草和面粉做的面团

孟菜,学名不知道叫啥

孟菜炒的馅,卷的麦饼

“时间过得快的很,吃完麦饼,马上就是七月半,要做糖央了。”又有个女人说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