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寨主之位(1 / 2)

眼望着三拨人马兴高采烈,欢声笑语地下山去,聚义厅前的喽啰比初时已少了近三分之一,登云山本就是山大寨小人稀,偌大的场地,此时愈发的显得空荡,邹渊面上虽挂着喜色内心却暗暗叹了口气。

邹渊昨夜半宿未睡,他心中自忖,这登云山也是登州道上一处福地,他虽抢先下手占了此处,却到底是福薄,又无十分的经营的本事,偌大的登云山,在自家的手下生发的如此惨淡,邹渊本就有愧。

只是原先邹润性情古怪,他虽然知道自己不是一寨之主的材料,但也只能硬撑着,权且胡乱度日。但现如今邹润得天地庇佑,因祸得福,头脑清明,这几日对寨子几番筹划,颇见高明。

“都是邹家的男丁,寨子在俺手里和在他手里又有甚么分别,明日趁着好歹机会,便将登云山的一番基业交与他便是,俺自帮衬他,将寨子经营红火起来也好。”

这是邹渊昨夜临睡前最后做的决定。

心中计较完毕,邹渊便接着对众人说出第二件事。

“前些时日周遭的地主大户,官府税吏都在征缴夏税,俺与二头领带着你等几次下山借粮,虽是辛苦,却有些收获,尤其是二头领,身先士卒不说,还受了恁重的伤……”

说到这里,邹渊情不自禁地带着些哽咽,他联想到当时目睹邹润中箭的情形,不由得暗暗咬牙,发誓日后定要报次一箭之仇。

底下的喽啰们也议论纷纷,都在那里给自家二头领叫好,连带着一齐赌咒发誓,都道下回遇见官军了要如何如何,定要给自家头领报仇雪恨。

“多谢诸位兄弟盛情……好了,众兄弟且静静,寨主尚有吩咐……”

邹润听到话题落到自己头上,连忙道谢,见?下乱糟糟的,自家叔叔说着说着也有些出神,他便站出来维持场中秩序,并提醒邹渊,示意其继续往下说。

“咳,这个仇一定要报……好了,话扯远了。寨子里有了些钱粮,自是不能再亏了兄弟们肚皮,二头领与俺说了,这段时日教山寨伙食三顿管饱,不光每日饭菜里多加加油水,另外每三日再宰些鸡鸭,打些海里的海鱼,好歹添一场荤腥。如此这般,俺都一发依了!”

轰的一下,人群中猛然爆发出了一阵充满喜悦的呼喊,过惯了苦日子登云山喽啰猛地听到了这番话,先是难以置信,随后便兴奋的难以自制,个个挥舞起手中的刀枪,或者搂抱着身边的众人,嘴里没口子的喊着:

“谢过大头领!谢过二头领!”

“二位头领长命百岁!”

“愿为哥哥效死!”

这让一旁的邹润着实看楞了眼,这件事是他跟邹渊提出来的,当时说完邹渊眼神就有些古怪,最后却也没说什么,点点头就同意了,他以为这事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看到眼下的反响和阵仗,他不由得开始揣摩当时邹渊的那股子奇怪眼神了。

其实受现代人思维的影响,邹润实在是低估了三顿吃饱这个口号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吃饱对于大部分现代人可能说是司空见惯之事,但是在宋代,在“一日三餐”这个概念刚刚开始普及的时代,普通农户也只有农忙时节和丰收后方才敢一日三餐,否则会被周围人斥之为“好享受”和“败家子”等不良行径的。

即便如此,因为白天农活太重,三餐中也就早饭午饭份量足些,到了无法干农活的夜里,晚饭大多是胡乱喝上几口粥饭,再掺和些野菜,骗过了肚子就早早地回屋睡觉罢了。

在寻常农闲的日子里,天下大多数农夫连一日两餐尚且都不敢吃饱,因为在没有良种和化肥的古代,粮食亩产量实在是太低了,即便遇见丰年,官府的赋税也会变着法的水涨船高,最后留在手里的余粮根本容不得他们吃上几顿饱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