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1 / 2)

独宠夫郎 不曾阿 4532 字 27天前

但修建运河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所以他主张的是利大于弊。

此次能位列一等成为廪生,孟月觉得不是他写的太好,而是其他人写的太差。

他没有泛泛而谈,他是从他个人的命运出发,整篇文章全是真挚的感情,没有技巧。

黎荞的文章也全是真挚的感情,没有技巧。

但黎荞的感情不是面向黎荞的小家,黎荞的感情是面向整个大盛的底层百姓。

黎荞现在富裕了,但黎荞的视线没有脱离底层的百姓,只凭着这一点,他对黎荞是心服口服。

他想对着明知府和学政大人喊一句大人英明!

“我也是顺着思路畅想了一下,粉条在永兴县引起了不少事儿,小小粉条就闹出这么多事儿,更何况是运河呢。”

黎荞搬出早就想好的借口。

大盛没有大运河,所以,他文章中提到的大运河修建好之后所产生的各种弊端,在旁人看来都是他的想象。

他一个农家子,为什么能想象出来?而且描述的有鼻子有眼仿佛已经发生了似的?

针对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他有粉条。

明知府处置了永兴县的县丞和县尉之后,在河西府五县都贴出了告示,好杀鸡儆猴。

年后,圣上对孙知县的处置也下来了,孙知县被贬为永兴县县学的学正,学正是九品官,是教谕的助手,说是管着县学里的一帮秀才,但其实等于是大学里的辅导员,干杂活的。

孙知县由一个七品知县一下子成为九品芝麻官,这落差实在是大快人心。

明知府在五县广而告之,好让五县的百姓和大小官员都知道渎职的代价。

所以,黎荞虽是农家子,但也见识到了一些阴暗面。

他写出这样一篇文章,不算突兀。

这时,徐瑛走了过来,他看法和孟月一样,对黎荞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其他看完文章的考生,也有不少人走了过来,一边向黎荞道喜一边表达他们的敬佩。

都不是傻子,黎荞文章里的忧民之心满的都要溢出来了,凭着这份心意,明知府和学政大人将他点为案首,那谁都挑不出错。

更何况,他还写了诸多大运河修建后的弊病,这是很多考生没有想到的,凭着这份眼界,黎荞也能拿下此次的案首。

刚才在心里嘎嘎偷乐的个别人,此时要么沉默,要么对黎荞投去羡慕嫉妒恨的视线。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原本想着黎荞此次可能要丢脸,结果他文章又要成为范文!

那此前干嘛装出一副忐忑的模样?

呸!

白莲!

但骂完之后,他们心里很快又被妒忌填满,连中三元,虽然是小三元,但这也预示着黎荞这个必定要起飞的人,真的开始起飞了。

唉!

第91章庆贺得头悬梁锥刺股

黎荞观察同届考生的反应,确认绝大多数人对他这个案首没有异议,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投机取巧的标签,可以从他身上摘下来了。

他真正的高兴起来,当天和白柚黎大忠、徐瑛沈画、孟月等人去府城最大的酒楼庆贺。

和亲朋好友庆贺完了,他又邀请最近结识的一帮书生去酒楼庆贺,虽然他和这些人不是很亲近,但将来这都是他的同乡,请一顿饭对他而言不算什么。

庆贺完了,他和陶竹拎着鸭货、点心前去拜访明知府。

上一次两人只拎了些茶叶,此次陶竹特意做了鸭货点心,这是他们家的招牌,送给明知府更显得心诚。

明知府比从前更为和蔼。

当日在考场上,明知府真的为黎荞捏了一把汗,他看黎荞写完却不交卷,心里突突个不停,觉得黎荞此次可能要栽。

可谁知道黎荞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

不管是黎荞文章中提到的攒银子方式,还是运河修好之后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弊端,都让他眼前一亮,忍不住拍案叫绝。

黎荞的脑子根本不像是一个只有二十一岁的农家子,这份聪慧,前途无量。

不过,八月就是乡试了,时间紧,任务重,他让黎荞不要骄傲,更不要懈怠,争取将大~三~元也收入囊中。

黎荞自是不会懈怠,中了小三元,这是荣誉,也是压力,今后关注他的人会更多。

他得肚子里有货,不能飘。

拜访完明知府,黎荞陶竹两人又拎着鸭货和点心拜访了学政大人,河西府的学政大人姓邢,他瞧见黎荞和颜悦色,态度与明知府差不多。

而且,学政大人是个喜好美食的,不然当初也不会看了庄文的文章之后还特意召见了庄文。

此次黎荞陶竹拎着鸭货和点心登门拜访,学政大人很是高兴。

学政大人一高兴,便忍不住考校黎荞的功课。

黎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