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1 / 2)

独宠夫郎 不曾阿 4408 字 1个月前

黎荞跪下,他也跟着跪下。

黎荞落座,他跟着坐在了黎荞身旁的椅子上。

等他从紧张、呼吸不畅、大脑僵硬等各种负面状态中回神,他只听到赵大人竟是在与黎荞谈论治理黄河的事。

……

他放轻了呼吸,低着头垂着眸子,努力降低存在感。

其实,这种场合他不应该出现,幸好赵大人不计较。

赵有志五十多岁的年纪,头发斑白,面容和蔼。

他今日把黎荞叫来,是想问问黎荞文章中所提到的水土流失、植树造林一事。

他身为工部侍郎,对这法子太感兴趣了。

他此次点了黎荞为解元,也是因为这个法子。

他虽是进士出身,但若是当年的他拿到这份试卷,那绝对答不出黎荞的水平。

他考进士时,如今的太上皇曾经的圣上可没出过这么邪门的题。

他那会儿脑子里只有圣贤书。

但也正是因为只有圣贤书,考中进士被分配到工部之后,很多知识他都得从头学起。

所以,如今圣上出这么邪门的题目,他是极为支持的。

读书时没受这份苦,那当了官总是要受的,晚受不如早受,圣上可不要只会空谈的书呆子。

现在黎荞把试卷答的这么好,他便忍不住见一见这个连圣上都为他写文章的年轻人。

而且有意思的是,在此届的考生中,有几百人都写到了在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这一个点儿。

朝廷都没想到的事,在原河省这一届的考生中,竟是有几百人都提到了。

这让他忍不住询问首府的知府,这是为何?

首府的张知府直接把黎荞童生试的文章给了他,他看完之后,更坚定了要见一见黎荞的念头。

黎荞确确实实影响到了几百位考生,让这些考生写出了如此重要的一个措施,后生可畏啊。

*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让庄文,孟月,徐瑛都中举实在是太bug了,但他们仨深受黎荞影响,我要不是写他们仨考不中,那应该有点不符合逻辑,于是最后他们仨都中了。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黎荞!

一切都是我瞎编的,宝子们看个乐呵,不要较真哦,么么~

第97章回村庆祝。可能有些过于黏糊,慎入

赵有志对黎荞是真的满意,眼下黎荞影响了这么多考生,等这些考生考中进士进入工部之后,那他就不用再安排人从头教起,他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新人。

工部掌管各种工程,涉及到专业技术,虽然真正干活的是工匠,但工部的官员也得略懂一些技术,因此,他极为厌烦什么都不懂的生瓜蛋子。

眼下圣上出题逼着考生在读书时就掌握各项基本常识,黎荞也写出范文让天下考生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挺好。

再看黎荞本人,不骄傲,不狂妄,不谄媚,瞧着文文静静秀气乖巧,当真是挑不出……额,除了对他夫郎疼宠到夸张之外,当真是挑不出一点儿错。

不过,听张知府说,他夫郎对他有救命之恩,且与他一起打拼出了如今的家业,是以他才对他的夫郎如此在乎,走到哪儿都要带着。

圣上曾言,知道感恩,这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黎荞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疼宠夫郎的行径虽有些夸张,但也情有可原。

综合来看,黎荞这位后生着实不错。

可是,在他来原河省前,圣上并未对他提起过黎荞。

圣上虽然肯定了黎荞的粉条,也愿意保他终身富裕,但也仅仅如此。

这般想着,赵有志不免生出了惜才之心。

京城水深,而黎荞只是无根的浮萍呐。

于是,讲完治理黄河一事之后,他询问黎荞何时动身进京。

“回大人的话,若无意外,应是九月底出发。”黎荞恭声回道。

“嗯,不算晚。”赵有志捋了下胡须,又道:“那本官给你讲一讲朝中的大致局势。”

黎荞闻言一愣,随后忙起身作揖:“学生不胜感激。”

陶竹赶紧也跟着起身。

赵有志摆了摆手:“这不算什么,很多人都知道,你虽在圣上跟前挂了名,但京城最不缺的便是达官贵人,你到京城之后要谨小慎微,别惹了贵人还不自知。”

“谨记大人教诲。”黎荞心中一凛。

这是明确告诉他,他底子薄根基弱,除了在圣上跟前挂名,他一无所有。

“朝中大臣,大致可以分为三派……”

赵有志开始科□□城的局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