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节(1 / 2)

独宠夫郎 不曾阿 4905 字 27天前

“这叫秋梨膏?”

韩宁睁大眼睛,好奇的看着小陶罐里褐色的液体,凑上去闻一闻,有淡淡的梨子清甜。

“对,是我从医书上看来的方子,但具体是哪本医书我忘了,这几年看的书太多太杂了。”

“不过韩兄你放心,这的确是从医书上看来的方子,能生津润肺,效果很好。它用料很简单,里面只放了酸梨子,红枣,生姜,冰糖。梨子是凉性的,放生姜、红枣是为了去寒,里面没添加乱七八糟的东西,放心喝。”

放了罗汉果和川贝的秋梨膏黎荞没拿过来,他和陶竹拿到韩家的是普通版本的秋梨膏。

“这个季节人们白日里要围着炭盆,晚上要睡火炕,所以很多人的嗓子会干痒不舒服,体内也会燥热,秋梨膏润喉去燥,清热去火,喝秋梨膏可以改善这些症状。”

“如果还有更严重的咳嗽症状,那可以往秋梨膏里加止咳的罗汉果川贝等药物,效果很好。”

黎荞解释的很详细,毕竟是药膳,得慎重一些。

“我自是相信黎弟的,我这就让人拿温水来。”韩宁吩咐完小厮,他看向黎荞,一脸感动:“只是几背篓梨子而已,黎弟你竟然如此上心,让你花时间做这个,我这个做哥哥的心里难安呐。”

“刚好我记得这个方子,而且也没花费多少时间,考科举不在这一日两日的功夫。况且,这一路行来,若不是有韩兄在,我又怎能安心读书呢。”

韩家之前走官道时一向匆匆,可此次为了配合他,不仅将自家的生意暂时搁置,还提前摸清楚了这一路上大小河流、村镇,好让他日日都能吃上热饭。

他完全不需要操心路线和其他问题,每日只需要赶路、读书、等着吃饭就成了。

第一次入京,路上能安逸成这样,全都是靠了韩家。

韩家虽已经对这批酸梨子释然了,但这批梨树是花三千多两银子买的,还占用了一个小山头,这几年下来,韩家因为这批酸梨子已经赔了大几千两银子了,还开了韩家干啥啥亏损的头,现在他有能力把这批酸梨子变废为宝,那他自然是要帮一下的。

而且对他而言只是动动嘴巴的事儿,费不了什么时间。

韩宁听了黎荞此话,脸上的感动更甚,黎荞这个人好的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夸了。

他给黎荞梨子时只是想着大冬天能让黎荞有个梨汤喝,可谁知道黎荞把他家的困难当自己的困难,在会试前专门花时间解决这批酸梨子。

世上怎么有黎荞这么好还这么聪明的人!

这时小厮端了碗和温水过来,等把秋梨膏喝到口中,韩宁咂摸咂摸嘴,随后点头:“味道不错,微微的甜,喝完嗓子的确比刚才舒服些。”

黎荞闻言笑了:“是的,毕竟是药膳。不过,秋梨膏不是人人都合适,脾胃虚寒者少喝,因为梨子性凉。”

他又细细说了一些禁忌。

韩宁见状,赶紧拿来纸笔一一记下,免得忘掉。

“韩兄,这秋梨膏做好之后能存放很长时间,你家的酸梨子可以做成秋梨膏,自家吃或者是送亲朋好友都是极好的。”

“当然,如果有多余的,也可以放你家的烩菜馆子里售卖。不过,得提前给食客讲清楚哪些人不宜食用。”

黎荞又道。

这话说到韩宁的心坎上了,身为一个商人,看到一个新物品,脑子里下意识会去估量它的商业价值。

现在黎荞这般说了,他赶紧又询问了一些细节,入嘴的东西,还打着药膳的旗号,必须得慎重。

注意事项密密麻麻写了五张宣纸,他这才搁下手中的毛笔。

他一脸严肃的开了口:“黎弟,我家如今还有两万多斤酸梨子,能做不少秋梨膏,咱们按规矩来,这些秋梨膏你三我七,你帮了我家的大忙,我不能让你白拿方子。”

“……行叭。”

看韩宁一脸坚决眼神坚毅语气中是满满的不容置喙,黎荞便没在这个问题上费口舌。

接下来他和陶竹去了韩家的厨房,教韩宁和韩家的厨子做秋梨膏。

秋梨膏的制作非常简单,但小细节挺多的,若是不注意,那做出来的味道就不好,比如说熬秋梨膏不能用铁锅,这样会染上铁锈味,影响口感。

黎荞和陶竹在韩家待了一整日,连晚饭都是在韩家吃的,等他们夫夫回去时,夜已经深了。

天空飘起了小雪花,又下雪了。

陶竹右手与黎荞的手牵在一起,他伸出左手去接雪花,雪花落在掌心,凉凉的,他有些庆幸:“幸好咱们已经在京城了。”

若是在路上遇见下雪,那可太难熬了。

黎荞嗯了一声,也伸出手去接雪,瑞雪兆丰年,希望今年的雪下的正合适,不多也不少。

“不知道三柳村下雪了没有。”

陶竹仰起头,瞧着随风飘舞的小雪花,有些想念三柳村的大院子,也想念村子里的人。

黎荞闻言,不由握紧了他的手:“明日咱们给家里写信报平安,他们一定也很牵挂咱们。”

“嗯!”陶竹重重点头。

韩家的商队还未回平城,他们得抓紧时间写信。

翌日,黎荞上午时连写了好几封信,然后才开始读书。

陶竹也写信,他不用读书,所以他慢悠悠的写,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京城的所见所闻,他都详细写了下来。

给郑浅浅的,给白柚的,给李瓶的……

除了信,他还托韩家人买了些盛京特产,他自己是不出门的,因为他要照顾黎荞的衣食起居,就跟在府城、首府时一样,所以逛街买东西的活儿只能托给韩家。

庄家、徐瑛沈画、孟家亦是如此,他们写了信,买了点特产,请韩家人一并带回去。

这场雪停了之后,已经过了腊八,韩家的商队启程回平城。

韩宁没有回去,他要忙着做秋梨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