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节(1 / 2)

独宠夫郎 不曾阿 4275 字 1个月前

盛钧虽然已经七十岁,但他身材依旧魁梧,脊背依旧挺直,双目也未浑浊,他把皇位传给盛鸿之后便带着人游山玩水去了,一出京就是几个月。

上个月月底他回了京城,歇了几日,今日殿试,他来了太极殿这边。

因为今日的题目特殊,所以他跟盛鸿一样,都是批卷人。

盛钧坐在御案的另一边,看了几份折子后,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神色瞧着有些疲倦。

这一次出京,在外待了半年才回来,上了年纪的身子经不住旅途奔波,歇了好几日都未缓过神儿。

盛鸿见状,放下手里的玳瑁紫毫笔,对钱三吩咐道:“去乳酪院催一催,看新口味好了没。”

钱三应是,赶紧吩咐人前往乳酪院。

盛钧喜好乳酪,于是搞了个专门做乳饼酥酪的乳酪院。

从前乳酪院做的都是传统的加了牛乳的点心,但现在花样翻新了,连不爱吃甜食的盛鸿都喜欢上那种松软香甜的口感了。

“父皇,乳酪院的厨子要往鲜牛乳面包中添加豆沙、枣泥等馅料,想来滋味会不错,您待会儿尝尝。”

“嗯。”盛钧点头,双目里闪过一丝期待。

他端起身边的茶碗,轻轻抿了一口,等茶香在口中弥漫开,他看向盛鸿:“此次的殿试,黎荞那小子的卷子能服众么?若不能服众,那状元可不能给他。”

“这是自然,天下人都看着,不能偏私。但此前县试时他提到过练兵,想来是懂这块的。”盛鸿道。

黎荞已经拿到了小三元和解元、会元,他也想成人之美,给黎荞一个状元,出一些黎荞擅长的题。

但他的确被那个笨手笨脚的捕快给气着了,再加上黎荞也写过这方面的内容,于是他便把此事当做了殿试题目。

人多力量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嘛。

这批人已经是进士了,今后是要当官的,他是要给这些人发俸禄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然拿了他的俸禄,那就得给他解决治国时所面临的疑难杂题,就得给他分忧。

当然,若黎荞关键时刻掉链子,功亏一篑,那也无妨,殿试只是起点,以后日子还长。

“他懂就成。”盛钧点了点头,又问:“会试时,那些举子都答了些什么?”

他刚回京,还未来得及关注此事。

“除了黎荞,余下的都没什么新意,而且不少人还让我想拎刀砍人。”

想起此次会试的试卷,盛鸿脸上闪过怒火。

他虽然只看了严安邦几人挑选出来的试卷,但他也特意询问了严安邦,想知道落榜众人写的都是什么答案。

因此,他是知道这一万多名考生都写了什么的。

有十分之一的人写的是增加赋税。

巧立名目,向百姓、向商人多收税。

把增收赋税一事写的如此轻飘飘,这种人若是做了官,九成九会鱼肉百姓。

赋税是能随意加的么?

掌权者的一滴唾沫,落到百姓头上那就如黄河决堤,瞬间就能把人给淹死!

所以,知道竟然有一千余人写的是此法,他火气一下子就冒上来了。

除了这一千余人,还有八千余人在赋税上做文章,不过,这些人没有变着法子压榨百姓,这些人写的是改革税法,开辟新的税源。

但因为其中不少人对大盛的税法一知半解,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只能引他发笑和发怒,这八千篇文章中,真正有用的不多。

比如说谷梁涵所写的,清查大盛全部田地,重点核查秀才举子勋贵等名下的田地。

秀才、举子、勋贵都有免交赋税的权力,于是一些人便将自家的田地挂到秀才、举子、勋贵名下,这样就可以不交税了。

当然,因为勋贵手中的权力大,玩的花样比秀才举子多,所以避的税也多。

但秀才举子勋贵身份不一般,盛鸿轻易不能动,所以谷梁涵此法虽好,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大。

还有人说,可以开海运,借此征收赋税。

但这个也不好搞,海运风险大,不然他也不会修运河了。

总之,这八千人虽没有压榨百姓,但给出的法子要么不可用,要么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大。

剩下的一千余人,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比如说辛知写的降低官员俸禄。

这个想法很好。

但他不能随意降,因为他走的是高薪养廉的路子,他和盛钧奉行的原则是朝廷给官员提供可以让他们过的很滋润的俸禄,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官员还贪,那他们父子俩砍起人来绝不会手软。

还有人写的是多寻金矿银矿,多挖矿。

呵,笑话,当他不知道这条路子么?

但关键是寻不到金矿银矿啊!

另外也有人写出海贸易,与其他小国进行贸易等。

这个想法也很好,他准备实施。

但过程长久,一年半载都见不到收益。

更有人写的是发动战争,抢劫别的国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