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节(1 / 2)

独宠夫郎 不曾阿 4421 字 27天前

“你更善良。”

陶竹原本是挽着黎荞的手臂的,这句话落了之后,他直接抱住了黎荞的腰,脸颊也靠在了黎荞肩膀上。

这人最善良了。

也最大方了。

不仅带领全县城的人致富,还给全县城修路。

前两日韩家商队回京,将平城那边的最新情况带了回来。

今年春天庄丰收郑屠户一行人回到平城时,先去找平城此时的知县,向知县说起黎荞要在平城修路的事。

这事黎荞出钱,盛鸿允了,平城知县自然是大力支持。

平城知县很快就召集全县的村长宣布了此事。

这个消息公布之后,平城的百姓都挺高兴,黎大人身在盛京,却心系故乡,黎大人是个好官!

平城的商贾、小官,一边高兴一边找上了庄丰收,表示想要为平城的路况尽一份力气。

这路又不只是黎家人走,整个平城的人都在走,他们这些人也在走,他们在平城发家致富,他们想要回馈平城。

特别是王掌柜,找上庄丰收之后,再三恳求庄丰收收下他的银两,不然他心里头难安。

整个平城的商贾,数他沾黎大人的光沾的最多,数他沾平城百姓的光沾的最多,他要是不捐银子,那就是没良心,那就是狼心狗肺。

王掌柜言辞真挚,还泪水涟涟,庄丰收想一想实际情况,收下了王掌柜捐的五万两银子。

王掌柜的望月楼生意依旧爆好,这几年王掌柜着实挣了不少银子,因此一出手便是五万两。

王掌柜捐款成功,其他商贾、小官纷纷效仿。

要说沾光,大家伙儿都沾黎大人的光了,若是庄村长不肯收下他们的银子,那他们当真是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啊。

就比如说每年王掌柜发的对牌,多少人靠着把对牌卖给外地大商人致富,现在要修路,若是不捐些银子,那心里头真的过意不去。

还有醉仙居的赵掌柜,当初因为烤肠、青团这些得罪了黎荞,这会儿特别想补救。

而且,因为平城人多,所以醉仙居的生意这几年都还行。

赵掌柜也算是沾了黎大人的光,他特别想尽一份心意。

庄丰收想了想实际情况,也收下了这些人捐的银子。

可不是嘛,靠着一道粉条,富了多少人啊。

商贾、小官如此,三柳村也是如此。

身为黎大人的根儿,那必然要给全县城做榜样,那必然不能拖黎大人的后腿。

现在黎大人要修路,三柳村不仅要出人,还要出钱。

这个钱庄丰收必须收,不然就是黎大人想要和全村人划清楚界限。

庄丰收深以为然,这次修路,所有人都可以袖手旁观,唯独三柳村不可以。

三柳村必须倾尽全力支持此次的修路!

但黎大人肯定不愿意让大家伙儿多掏钱,所以每家捐个二十两银子就成了。

旁边的朱家村见状,赶紧跟上。

朱家村一向和三柳村同进同退的,朱家村也得捐钱!

周边类似大河村、小岗村这些村子,见状也纷纷解囊,这事儿他们熟悉呀,之前修土坯砖路时不少人都捐银子了,那会儿黎荞还没当官呢。

现在黎荞已经是天子近臣三品大官了,那这银子就更得捐了。

周边村子的人要捐,很快,整个平城的百姓也想捐了。

不能落后啊,这些年大家伙儿的日子的确富裕了,而且这是帮黎大人办事呢。

对此,庄丰收摇头拒绝。

他只收三里镇百姓的捐款,其他镇子的,他不收,免得一些人家不想捐而被迫捐从而对黎荞产生怨恨。

真想为修路做些什么,等动工之后,前去帮忙修路就成了。

顺带将自家的草木灰送来,做灰泥需要用到草木灰,现在黎大人自掏腰包给平城修路,总不能还让黎大人掏钱买草木灰吧。

外地的商贾听说了此事,也纷纷想捐银子,好搭上黎荞这条线。

黎荞的性子,这些商贾都知道,在黎荞跟前搞旁门歪道不好使,但是,若他们正正经经做生意被欺负了,那找黎荞绝对好使。

因此,他们就想靠捐银子刷刷存在感,免得将来真遇见不公了,连个求见黎荞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人的银子,庄丰收没有收,靠着本地的捐款,再加上黎荞的银子,足够修整个县城的路了。

庄丰收拿了银子,在平城知县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就修起了灰泥路。

土坯砖路虽好,但挺容易损坏,尤其是这条路经常运输粉条。

损坏的地方很快就修补好了,但总修补也不是法子,现在有了灰泥,因此庄丰收修的第一条路便是土坯砖路。

他在土坯砖路上抹了一层灰泥。

灰泥干的快,只需要封路三天就能通行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