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节(1 / 2)

独宠夫郎 不曾阿 3951 字 1个月前

也就他们一家子的舱房大一些。

很快转完了一圈,他们跟着陶竹回到了舱房。

似乎有点无聊哈,找不到事儿做。

而且因为是龙舟,他们还不能随意乱跑……

但三个小家伙儿都很懂事,没说旁的,他们翻出自己的书本,干脆看起书来。

当然,他们看的是地理志和各种游记。

在这种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没心情看四书五经。

盛鸿倒是不无聊,风有些凉,吹多了会头疼,他很快就回到了殿内,兴致勃勃的与几位皇子、大臣说起了接下来的旅途。

他之前乘船游览过盛京--暨北省这段河道,但因为四皇子、大皇子的码头在暨北省,所以船队要在这两地各停留半日。

盛鸿要看一看他的第二道题目,给这两地带去了怎样的变化。

谈及这两地的变化,少不得要说起黎荞。

这两地的百姓能比从前富裕一些,靠的是养殖,现在黎荞做出了香皂,这两地除了鸡鸭之外还得养猪。

未来可期啊!

盛鸿想到香皂的暴利,有些控制不住脸上的笑容。

他伸出手指点了点黎荞:“黎爱卿,你最近几日做一些香皂出来,朕要拿去赏赐沿途负责接驾的一众官员。”

“是。”

黎荞闻言虽有些惊讶,但很快应是。

“这香皂是稀罕物,只有盛京有,朕这么一路给你宣扬过去,那你家的香皂生意定然闻名大盛。”

购买香皂的人多了,那黎爱卿交的商税也更多。

再碰到灾害了,黎爱卿也能继续捐银子了。

嘿嘿。

“……多谢圣上。”

黎荞有些哭笑不得。

但心中也有点微苦,盛鸿也意识到天灾太多银子不够花,无法保持从前的淡定从容了。

不仅一再缩减南巡的开支,还开始给他家的香皂带货了……

六皇子将自己父皇的好心情瞧在眼中,他眼珠子转了转,而后笑眯眯的对盛鸿开了口:“父皇,是该为黎大人的香皂好好宣传,黎大人这些年挣的银钱,怕是有一半都捐了出去,黎大人的爱民护民之心,儿子敬佩至极。”

“黎大人这些年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做了不少事,以儿子之见,应该为黎大人立生祠,让黎大人享万民供奉。”

“您觉得呢?”

六皇子这话来的甚是突然,黎荞心中瞬间出现了地铁老爷爷看手机的表情包,搞毛啊?

他屁股下的凳子犹如长了钉子一般,扎的他瞬间站起身来。

他看向六皇子,一脸惶恐的摇头:“您这话折煞下官了,下官这些年虽捐了些银子,但下官自个儿也没少得到好处,不配享万民香火。”

“况且,立生祠从来都是百姓自发而为,不宜由朝廷出面,您的好意下官心领了,但立生祠一事莫要再提,下官并无这个心思。”

“啧,黎大人,你何必这般小心翼翼?立生祠一事又不罕见,搁前朝,一个官员若只是单单为一地百姓治了灾,那百姓就能为其立生祠。”

“你自个儿算一算,你这些年做的事够百姓为你立多少生祠?”

六皇子说着看向了盛鸿:“父皇,您说是不是?”

“不是。”

盛鸿直接摇了摇头。

不过,他虽然否了六皇子的提议,但语气很温和,看向六皇子的眼神也很慈爱:“煦儿,父皇明白你的意思,但若是立生祠的话,咱们大盛不少官员都有资格。可立生祠都是由百姓自掏腰包,若是百姓给这一任知县立了,那给不给下一任知县立呢?”

“若是各地掀起立生祠之风,那对百姓而言是不小的负担。”

“所以,不如一个都不立。”

“这……”

六皇子闻言不由皱眉,几秒钟之后,他一脸羞愧的认错:“您说的极是,是儿子考虑不周了。”

他白净的脸皮有些泛红。

他急着对黎荞展露出善意而忽视了大盛的基本情况,前朝一心为民的官员少,难得出现一个,百姓自是要为其立生祠。

可大盛官员被他父皇拿着屠刀逼迫,不得不做一个好官。

遍地都是好官,立生祠一事的确没必要……

丢人。

太丢人了。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他不敢去瞧其他人,虽然在座的众人不管是他的兄弟还是大臣都不会在明面上对他流露出鄙夷之色,可在这些人的心里,肯定对他刚才的行径有着最真实的评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