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1 / 2)

所以他现在就彻底成了无业游民,整天在家抠脚。

四哥呢,多年的高考复读选手,今年高考又毫不意外地名落孙山。

狄思科已经记不清这是他第四次还是第五次落榜了。

闻言,四哥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狄思家,瞬间就不乐意了。

“怎么的?我跟二哥在家里呆着,给你这大学生丢脸啦?”

狄思科从不惯着四哥,顶着问:“丢不丢脸,你心里没数啊?你要是不觉得丢脸,你炸什么毛?”

四哥再次落榜,正是心里最脆弱的时候。

继续复读吧,他已经没有那个激情和信心了,就此放弃呢,又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

偶尔在外面碰见许久不见的老街坊,人家都以为他早就考上大学了呢!

结果他向往大学好几年,归来仍是高中生。

这种心情,谁懂?

他也不是真想就这样在家里蹲下去。

但是,他这些年一直读书复习,生活的重心始终围绕那些被他搓出毛边儿的课本。

突然让他去上班,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他前两天还寻思,自己糖葫芦做得好看,实在不行就推着自行车,去街上卖糖葫芦算了。

家人一直回避他落榜的问题,这会儿被老五问到了当面,他其实还挺难堪的。

“落榜就落榜嘛,落榜的人多了去了!我高三那年自觉发挥得不怎么样,都已经做好去当卡车司机的准备了!”狄思科丢掉一块西瓜皮,“考试也是要看运气的,你在考试这方面的运气不怎么样,我看你别考了,干脆找个营生吧。”

郭美凤赶紧趁机说:“老五说的对,这考题一年比一年难,咱家又没钱给你报补习班。只靠你自己摸索什么时候是个头?”

最开始落榜那两次,郭美凤还能毫无芥蒂地嘲讽老四两句,让他别浪费时间,赶紧找个班上。

如今落榜次数多了,她反而不敢多嘴了。

每年高考结束后,河里都能捞上来几个学生。

她可真怕老四钻了牛角尖去投河!

二哥抹抹嘴问:“你突然火急火燎地跑回来找我俩,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

“有个事我还没跟你们说,”狄思科笑道,“我马上就要出录音带了,年底之前就能发行。”

郭美凤惊讶地“啊”了一声,“老五,你还真成大明星了?”

以前大家喊他大明星,多少带着点调侃。

但是,在郭美凤朴素的认知里,只有明星才能出录音带。

狄思科摇头说:“我们只是新人,出版费也不多,算是赔本赚吆喝。不过,我要说的重点不是这个录音带,而是发行录音带的这家公司!”

四哥异想天开地问:“你能把我们安排进这家公司工作啊?”

“嗯哼,”狄思科得意道,“差不多。”

二哥四哥:“……”

你可真敢想。

狄思科为几人详细介绍了“中唱”的情况,继续道:“他们公司以前属于广播事业局,销售渠道大多在广播电视系统。不过,这两年他们开始拓宽分销网络了,除了音像经销店,还在商场和书店设置了柜台。人家要铺设自己的唱片供应站。”

郭美凤急道:“这事跟咱家有什么关系?供应站招人吗?”

“不错,不过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合作关系。”狄思科解释道,“我听他们的发行经理说,现在需要大量的个体户,进入到他们分销网络的尾端。尤其是北京分公司这边,发展速度没有广东上海快,很多周边区县的网点还没有铺设到。”

周边区县的音像经销门市部,早被一些小出版社抢占了,中唱的货还没能铺到那里。

二哥常年在外闯荡,还是有些见识的,琢磨片刻问:“你说的这个供应站,其实就是他们公司的二级或者三级代理商吧?”

狄思科竖个大拇指,“没错!”

“正版录音带的价格可不便宜,最低也得五块了。立体声的那种得七八块。”四哥摸着下巴说,“就算我俩想做代理商,咱家也没那么多钱拿货啊!”

狄思科激动了一路的心情,终于可以抒发一下了,他略显兴奋地说:“他们公司为了抢占周边市场,尽快铺设代理渠道,弄了一个先卖货后付款的代销制度!目前知道这事的人还不多,咱们可以率先抢占一个名额!”

二哥双眼晶亮地问:“你说的这事属实吗?”

“绝对属实!”狄思科笑道,“二哥,你在外面认识的人多,跟长途汽车站和咱们厂里的司机师傅都很熟,这就是你的优势啊!新录音带出厂后,销售网点都着急等着新货上架。如果你让这些司机师傅帮忙带货,就能用比别人更快的速度将新产品送去下面的销售网点。只要周边区县的这些销售网点认你的货,这个买卖就绝对能干下去!”

第29章

在大家的工资普遍只有三五十块的时候,一盘正版磁带却能卖到七八块钱。

这东西就是妥妥的奢侈品!

以老狄家的经济条件,几兄弟从没买过正版磁带听,全是从别处翻录过来的。

这才是胡同青年们的娱乐常态。

但是,他们不买,不代表别人也不买。

中唱这样的大公司,使用的大多是tdk和sony的进口盒带,立体声效果绝非翻录可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