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1 / 2)

袁媛只是个翻译,起到一个在中间传话的作用,人家技术专家怎么说,她就怎么转达,并不需要帮忙谈生意。

所以,第一天生意没谈成,她也没怎么在意。回到了外宾接待处,以为第二天能像其他人一样接到别的工作。

然而,第二天她又倒霉地碰上了这俩技术专家。

如今已经是第四天了,那俩专家的止血纱布还没卖出去呢。

连袁媛这个翻译都跟着上火了。

狄思科得了徐处长的准话,便把袁媛从那两个技术专家身边解救了出来。

“张工李工,您二位到底想不想卖技术啊?”狄思科叼着一根冰棍说,“别人都开张了,你们不着急啊?”

“急也不能贱卖。”张工推了推眼镜说,“我们公司的项目大多数都是进口项目,我们手头这个是为数不多的出口技术项目之一,还等着用这个项目出口创汇呢!”

“那得有人买才能创汇呀!”狄思科将冰棍杆扔进垃圾桶,拿起桌面上的介绍资料认真翻阅,“张工,咱们这个止血纱布获得过尤里卡世界博览会的金奖啊?”

“对啊,所以我们才不舍得低价卖。”

“那咱得把这金奖的优势突出出来啊!做生意可不是谦虚的时候。”

狄思科去组委会找来了一个超大号背板。

用英语和法语在上面写道:“我们有一种神奇的止血纱布,曾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博览会金奖。”

又请翻译室的其他翻译,将俄语、德语和阿拉伯语的版本也写上去。

然后就将大板子立在展台前,为走过路过的客商展示。

这种技术是有针对性的,不是什么客商都有谈判资格。

所以,等到下午快闭馆的时候,三人才等来第一个法国客商。

人家逛过来,询问这所谓的神奇的止血纱布到底有多神奇。

狄思科只是造个噱头而已,止血纱布又不是止血药,能有多神奇啊。

不过,这项技术得过国际金奖是事实,他按照两位专家的演示,将这种止血纱布的技术优势翻译给客商。

法国客商听得很认真,最后却摇头说:“你们这种生产技术,与我上个月在日本见到的一种技术差不多,他们的报价比你们的低了三成。”

这就来到讨价还价环节了。

狄思科将他的话如实翻译给两位专家,果然像袁媛说的那样,俩人一听到压价就冷脸。

而且这次还是跟日本的技术进行比较。

那点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立马就被激发了出来。

张工口气不善道:“你说的那种技术,我们也知道,当时是我们的手下败将!生产效率比我们的低两成!”

李工也说:“我们得到的是金奖!”

虽然听不懂两个专家的话,但只看表情和语气,客商也听得出不是什么好话。

不等狄思科翻译,人家就耸了耸肩,想要离开了。

狄思科赶忙将人拦住说:“杜邦先生,请您理解一下我们两位专家的心情。最近几天我们这种止血纱布频频被拿来与日本的技术进行对比。事实上,我们的技术要比对方先进很多,不论是生产工艺还是生产效率,我们这项得到金奖的技术,都更胜一筹!”

杜邦先生摇头说:“止血纱布的用途和效果没有太大差别,日本的那种技术就已经完全可以应付大部分医疗场景了。”

狄思科顾不上跟两位专家转述,直接说:“我们的技术报价略高,但售后绝对是对方不能比的!”

杜邦先生像是听到什么笑话,“日本人的售后服务全球有名。”

“我说的售后,不只是技术上的售后。”狄思科解释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医疗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止血纱布属于医疗消耗品,消耗量巨大,但目前生产能力有限。您购买了我们的技术后,若是将商品返销,甚至在我国建厂投产,我国政府会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日本的市场早就饱和了,但我国的市场却前景广阔。您买回去的不只是一份生产技术,还有一个现成的出口渠道。”

狄思科将这一段话说完后,语速极快地跟两位专家解释。

“返销优惠政策确实有,但是具体如何落实,还需要您二位回单位跟领导商量一下。咱们今天先把他稳住,要是真的能给他返销优惠,之后再跟他详谈。张工李工,你们觉得怎么样?”

两人互视一眼。

好像也行。

只要能把技术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去就好,返销优惠什么的,他们是不关心的。

狄思科得了他们的准话,便笑着说:“杜邦先生,很遗憾再有几分钟就要闭馆了,如果约在明天上午继续详谈,您方便吗?”

杜邦先生拿出一张酒店的名片,在背面写了一个房间号。

“明天我要参加你们政府组织的会议,你们可以在晚上七点以后去酒店找我。”

狄思科颔首说好,将名片交给了两位专家。

“张工,咱们把技术资料和相关的优惠政策准备齐全。明晚再去试试吧?”

“那行,我们这就回单位找领导去。”

*

今天是周六,狄思科从展览馆离开后,就骑车去了于家,为于暄补习外语。

于暄开学小测的英语成绩进步很大,安处长见到他进门,便眉开眼笑地将人夸奖了一通。

“学习效果也是分人的,我教过好几个高中生,于暄属于进步最快的。”狄思科实诚道,“当然,这也跟他的可进步空间比较大有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