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1 / 2)

温大姐被他看得有点不好意思,大明星专程来找她办事,若是不帮忙想个妥当法子,她连自己心里这关都过不去!

“温姐,要不领他去样品仓库看看?”捧着照相机的姑娘是包装样宣科的,提醒道,“反正他要的量也不大,咱仓库里积压的那些样品应该够用。”

温大姐向他征求意见:“我们仓库里有一些送检用的样品,大概是一两年前的出口款式,每种最多一打,只有简易防尘包装,没有出口包装,这种样品行吗?”

狄思科惊喜道:“行啊,那可太行了!”

“那让小杨带你去样品仓库看看。选好以后让领导给你批个条,你就不用往工厂跑了。”

能够得上出口标准的产品,哪怕只是样品,质量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小杨同志帮他挑了几样有民族特色的小件绣品,“这种是机器生产的,没有纯手工刺绣那么精致,但是花色多,颜色鲜亮,这两款手绢和披肩在仓库里放了快三年了,颜色还跟新的一样。”

狄思科好奇地问:“这些样品也是新商品,你们就一直在仓库里放着啊?”

“不然呢?每种只有几样,发给职工也不合适。你多了他少了,还不够处理纠纷的。偶尔单位组织活动,会从这里拿一部分当奖品,但是我们经营的商品有上千种,根本消耗不掉。”

葛磊接话说:“那就卖给有需要的人呗。”

小杨呵呵两声,不搭他的腔。

想买的人挺多,但是没点关系的人,根本买不到样品仓库里的东西。

要不是看在大明星的面子上,温大姐也未必乐意插手样品仓库的事。

狄思科把质量过得去的绣品和扇子都挑了出来。

还发现了好多印有国粹元素的挂件,竹片书签,泥塑,餐具和军绿书包。

不过,绿书包配京剧脸谱实在没什么美感,狄思科犹豫再三后,还是放弃了。

“小杨同志,这些样品怎么计算价格啊?”

他已经合计好了,如果价格太贵,就跟人家商量一下,是否有可能让轻工公司给他们的演出进行赞助。

像方菲演唱会似的,拉单位横幅再给他们一百张赠票。

然而,小杨同志却给他一个出人意料的价格:“小件手工艺品都是每件八毛钱。”

狄思科惊了,“绣品和书签价格一样?”

“对。”小杨笑着说,“绣品不只八毛,书签不值八毛,两相抵消嘛。你搭配着买,我们搭配着卖。”

狄思科暗道,幸好他挑的绣品和扇子够多。

否则这一单得亏本儿呀。

不过,按照每种八毛钱计算,他挑了几大箱的东西,合计起来才两百多块钱。

这钱他出得起,赞助就算了吧。

狄思科乐观地想,省了一百张赠票,就相当于这几箱东西只花了他一百多块钱。

太值啦!

*

狄思科被方菲演唱会一万起步的赞助费养大了胃口,看不上两百块的赞助费了。

而于童还在为寻找赞助商发愁。

给戏曲演出拉赞助的难度是演唱会的十倍不止。

之前有过合作的那几个赞助商,听说她在筹备戏曲演出,全都婉拒了她的赞助邀请。

权衡再三后,她主动给食品公司的管歧珍打了电话,约对方去美容院做按摩。

“你不找我,我也该给你打电话了。”管歧珍埋怨道,“临近过年,我最近压力太大了,必须得找机会出来纾解一下。”

于童惊讶地笑:“工作上那点事,还能难得住管总呀!”

“工作上有分歧大家可以商量,但是家事上有争议,是商量不出结果的,剪不断理还乱!”管歧珍闭眼躺在按摩椅上,叹气道,“今年我公婆都被老张接来北京过年了,现在就住在我家里呢。”

“你家能住得下吗?”于童记得她家住的是张海岩分到的两居室。

“孩子跟我们挤一挤勉强能住得下。但是,我婆婆把我小姑子和小叔子两家,连大人带孩子,一共七八口人全带来了。都在我家客厅打地铺呢!”

于童:“……”

“要不你单独回娘家住几天?孩子就别带了,省的婆家人以为你闹脾气。”

“他们刚来我就搬去单位宿舍了,”管歧珍语气平淡道,“家里住不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不过,朵朵天天给我打电话,一会儿告状说姐姐抢她零食,一会儿说奶奶把她的玩具给了弟弟,一会儿又说她小姑偷穿我的衣服。我虽然躲了出来,但耳根子也不得清净。”

于童笑道:“家里还留了一个小耳报神。”

“可不是嘛,这孩子鬼得很。”管歧珍提醒道,“听说小狄的家庭条件跟我家老张差不多,他俩当年就是因为勤工俭学认识的。虽然我挺喜欢这小伙子,但还是得忠言逆耳提醒你一句,我就是前车之鉴,你下嫁之前一定要做好,跟他一大家子穷亲戚打交道的心理准备。”

于童挥手说:“我俩之间,提结婚还早着呢。”

狄二狗还有好几个月才能领证。

再说,狄家跟张海岩家的情况不一样。

老狄家毕竟是城市户口,前些年经济拮据主要是因为孩子多花销大,又没几个能正经领工资的人。

如今只有一个小六还在读书,前面五个儿子都能赚钱,生活条件自然就改善了。

最主要的是,二狗子继承了他小姨的房子,这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