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1 / 2)

彬彬自觉有了退路,下定决心说:“我这次一定好好游,在市里的比赛上拿个第一名!”

狄家几兄弟觉得这小子年纪不大,口气不小,嘻嘻哈哈地拍上他的肩膀,让他好好表现。

*

彬彬的事只能算是个小插曲,狄思科开导完侄子,又将注意力放在了合资公司的项目上。

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谈判进展非常缓慢。

其他方面还好说,但是双方都想要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徐叔阳甚至说出了,为了控股权可以再投入一部分资金这样的话。

但宝莱集团财大气粗,人家根本不在乎钱。

双方前前后后谈了半个多月,始终僵持不下。

于童摸了摸肚子说:“我这肚子都有点显怀了,你们那个合资项目还没谈成呢?”

“没有,”狄思科开着车送媳妇去学校上培训班,皱眉说,“我可真怕他们拖来拖去,把这单生意拖黄了。那位谭先生来内地,不只跟我们谈合资,还在同时谈着洗发水和化妆品的合资项目。”

“那你们怎么不把这两个项目也争取过来?”

“人家不想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狄思科分神将自己的公文包递给她说,“这个月的工资刚发,奖金提成也都在这了。你不是要买车么,把这些加进去吧。”

于童从包里翻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没数具体金额,只看工资条上的数字就哇了一声。

“这个月这么多钱啊?比你全年工资还多呢!”于童从信封里抽出两百块放进他的公文包,将剩下的钱和工资条全都转移进自己的包包里。

“看来以后不能让你自己支配工资了,给你留两百块,剩下的钱放进你的零花钱存折里,由我替你保管。”

“……”狄思科忍痛大方道,“可以啊,你拿去给咱狄嘀嘀做点投资也行。”

“不错不错,”于童很满意,“越来越有当爸爸的样子了。”

正式开课以后,培训班里的同学渐渐变多,现在大概有三十人左右,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

狄思科一直想跟那位在动物园上班的同学聊聊,但这位同志经常旷课。

一周三节课,他能来上一节就不错了。

今天好不容易在教室里碰上了这位同学,狄思科赶紧过去跟人家打招呼,“陈哥,我听说你们动物园要修海洋馆了?什么时候能对外开放呀?”

陈京津摇头说:“那都是没影的事,这个项目从84年就立项了,但咱资金不足,就一直搁置着。前段时间刚找了一个投资商,打算合作开发海洋馆,不过听说又没谈成。”

“啊?”狄思科有点蒙,“我怎么听说明年就要竣工了?还要招聘潜水员和救生员呢,我哥还想去应聘呢!”

“明年不太可能,再过几年吧,我们动物园一直在积极联系投资呢。”

狄思科:“……”

那他三哥的事业岂不是又要搁浅了?

不能因为一个没影的海洋馆蹉跎好几年呀!

“陈哥,那你们动物园还有其他场馆需要救生员或者潜水员吗?”

“救生员暂时不需要,但需要饲养员,工资待遇挺好的,来了就有正式编制,还能优先分房。”陈京津先打预防针似的问,“你哥哥的胆子大不大?”

“还行,算是胆大的。”

“胆子大就行,”陈京津犹豫片刻才说,“我们新建成的两栖爬行动物馆里,有个鳄鱼厅,养了几条体型比较庞大的湾鳄。需要找两个胆子大的人去给他们投喂!”

狄思科:“……”

算了,他哥胆子再大,也没大到可以去喂鳄鱼。

万一把他自己也喂进去了,还不如在工体当救生员呢。

于童见他讪讪地返回了座位,了然地问:“没戏吧?”

“嗯,差点让三哥去喂鳄鱼。”狄思科往黑板上瞄了一眼说,“咱下次坐后排吧,第一排总吃粉笔灰。”

“坐第一排方便提问。”

于童以前是跳舞的,听这种专业课有点吃力,所以回家以后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教材上。

来上课的时候,也要坐在教室的第一排。

经常向老师提问,比狄思科还像个大学生。

他们今天来得早,讲师也提前来了,于童想起二狗子的那个项目,便主动问:“王老师,要是咱们内地的企业与外商合资,双方都想拿到合资企业的控股权的话,应该如何打破僵局呢?”

“那就找个第三方啊。”王老师笑道,“前段时间南方那边就有个这样的案例,中方和外商僵持不下,后来引入了港资,然后中方占40%,外商40%,港资20%。合同签订没多久,港资就把这20%的股权投入到外商的公司了。也就是说,外方占60%的股份,中方占40%。”

狄思科唏嘘:“咱们这是被老外忽悠了吧?”

“呵呵,花钱买教训吧。”

*

狄思科不知道这种办法能否使用第二次,不过次日上班的时候,他还是将培训班王老师的原话转述给了徐总。

徐叔阳笑着说:“看来你受到高人指点了。”

“人家不是指点我的,我陪媳妇去上培训班,人家指点她呢。”

“甭管指点谁,管用就行。”徐叔阳感慨,“看来大家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了。最近一位经开区的领导一直联系我,想将咱们这个卫生巾项目争取到他们经开区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