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1 / 2)

学会打英文就可以了。

李嗲很注重工作效率,不想别人浪费自己的时间,同时也不会浪费别人的时间。

既然狄思科主动提出要提高效率,她便点头答应说:“那你去找george吧,他在哪个部门轮岗,你就跟他去哪个部门。”

闻言,狄思科心里一喜。

宝莱在中环的公司虽然只占了一层楼,人数也没多少。

但是庙小妖风大,区区百人的公司里,居然也分出了三派。

一派是以副总裁为代表的,从总部派来的,说英语的员工。

一派是像李嗲这样,从本地招聘的,说粤语的员工。

最后一派,就是以george为代表的,既会说英语也会说粤语,但是往前数十年,还拥有内地户口的“大陆仔”。

george大名乔治,曾用名乔爱民。

78年的时候,穿过后海湾,靠着一块木板,从宝安游来了港岛。

狄思科三人从内地来到港岛的第一天,就被热情的乔治请去茶餐厅喝茶了。

与大多数偷渡客不同,乔治不但不对自己的偷渡客身份藏着掖着,还要大大方方地拿出来与朋友们分享。

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励志典范。

“那时候我妈在工厂织渔网,每月只有不到三十块的工资,而我来了遍地是黄金的港岛以后,只靠打工就能日入三十块!这些年我靠自己的不断努力,又成功进入了宝莱这样的大公司工作……”

狄思科听他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求学和求职经历,捧场地说:“你能平安游到港岛来,这运气可真不错!”

“我的运气确实很好,当年我来的时候,只要进入市区,就可以办理合法的身份证。”乔治遗憾道,“但是81年以后,这项政策就被废止了。我老表一家也想来,却被半路送回了村。”

狄思科听他介绍的村名有点耳熟,好像是他大学室友金兆辉家所在的村子。

“乔治,你认识金兆辉吗?他爸爸叫金爱国,好像也是你们村的。”

乔治回忆了一下,乐道:“有些印象,我走的时候,他在上小学吧?我记得他学习好像还挺好的。”

狄思科:“……”

竟然还真是一个村的。

那还真说不清乔治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但他老表肯定是幸运的。

他们那个村子在改革开放后没几年,就被政府纳入了规划,金兆辉他爸靠着征地补偿款开了好几家工厂,把女婿们都拉拔起来了,随手就能给金兆辉买辆皇冠轿车。

乔治若还是原来的乔爱民,他们家在村里有房屋和自留地,那征地补偿款应该也海了去了。

狄思科只在心里感慨一番命运的奇妙,便将这个话题揭过去了。

不知乔治是否了解深圳的情况,可是看他这副乐天派的样子,显然是对当下生活很满意的。

他28岁,是宝莱集团的管理培训生。

狄思科不知道这管理培训生是干嘛的,但是听他本人介绍,这个培训生的身份,可以让他去全公司的所有部门工作学习。

所以,李嗲安排自己去跟着乔治一起工作,狄思科内心非常高兴。

不是因为可以跟另一个“大陆仔”抱团,而是相中了那一条“可以在全公司的所有部门工作学习”。

狄思科不知乔治多久才会轮岗一次,但他目前所在的这个企划部也很不错。

与他们公司的宣展广告部职能相同,都是跟媒体打交道,给产品打广告的。

*

狄思科在企划部呆了一下午,企划部的员工不多,但氛围比总裁办好上许多。

至少没有像李嗲那样拿鼻孔看人的。

狄思科心想,谭先生不带李嗲去内地谈合资是对的。

她能力强,又是这种性格,确实比较适合看家。

狄思科下班溜达回家的时候,家里的三个女人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你们没叫上乔太太,一起出门逛逛啊?今天乔治还问你们的情况来着。”

“没有,他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好多啊!”杜金金分神说,“我们在这里看电视,不知不觉就到晚上了。”

“……”狄思科好奇道,“那节目内容你们能听懂啊?”

“听不懂。”于童摇头,“但是看画面的话,猜也能猜个大概。”

她们正在看的是一档做菜节目。

即使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也能囫囵看个明白。

而且每种食材的名字和用量,人家也会打在画面上。

她们仨已经用笔记本记下好几个菜谱了。

打算明早去菜市场买点菜回来,自己做一下试试。

狄思科将电视关掉,拍拍手说:“女士们,看一天的电视已经可以了,下楼活动活动吧!好不容易来一趟港岛,总不能一直在家看电视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