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1 / 2)

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狄思科说:“我很想详细了解内地投资环境的真实情况,但今天时间有限,这是我的名片,咱们约个时间改天再聊吧?”

狄思科连忙拿出自己的名片,与对方做了交换。

*

参加一场商行的周年庆典,狄思科的最大收获就是收到了一沓子花花绿绿的名片。

晚宴结束后,也有当时聊得比较好的人,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他进行了联系。

不过,当时态度很诚恳的王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却并没有联络过他。

狄思科暗道,也许这就是大人物的天赋技能,甭管当面多亲热诚恳,转过身就可以把人忘在脑后了。

郭美凤出去跑了几天龙套后,终于有了档期,可以去大屿山寻找妹妹的线索了。

由于路程太远,又需要坐船,他们这次没带孕妇,只母子二人去码头做船,前往大屿山。

给他们打电话提供线索的,是当地的一户渔民。

声称在二十多年前见过寻人启事上的女人。

母子俩上午出发,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长途跋涉,下午才找到那位给他们打电话的海叔。

郭美凤将妹妹的那张半身照拿出来,让海叔再仔细看看。

狄思科问:“海叔,你真的见过照片上这位女士吗?”

“见过,”海叔叼着烟,一边整理渔网,一边分神看了一眼照片,“我记得她叫阿云,当年在我家住了两个多月,害得我那个痴线弟弟一直对她念念不忘,三十多岁才娶老婆。”

“……”狄思科试探着问,“那您知道她现在在哪里嘛?”

“不知道,”海叔摇头,“说是去找她丈夫了,走了以后就没再回来。”

第91章

登报寻人以来,海叔是唯一提供了真实线索的人,母子俩当然要尽量问出更多有用信息。

“海叔,阿云怎么会在这里住那么久?她当时受伤了吗?”狄思科问。

小姨偷渡来港岛是为了与王政安团聚的,若不是受了伤,怎么会在渔民家里耽搁两个多月?

“也不算受伤吧,就是染了风寒。”海叔回忆道,“那段时间的人蛇很多,元朗海岸线查得严,蛇头不想冒险,就把人都转运到大屿山这边。但是他们的船不肯靠岸,距离岸边还有几十米的时候,就把人放下船,让他们自己游上岸。”

来港岛有段时间了,郭美凤已经知道人蛇和蛇头是什么意思。

前者是非法偷渡客,后者是靠组织非法偷渡赚钱的人。

海叔的国语不标准,但郭美凤勉强能听懂,闻言不由急道:“美云不会游泳!”

“嗯,那一批被放下海的很多人都不会游泳,我们在岸边上工,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些生命被活活淹死,只好下海帮忙捞人。”海叔缓缓道,“当时是冬天,阿云被捞上来时染了风寒,再加上生完孩子身体虚弱,养了两个月才有所好转。”

郭美凤眯着眼睛问:“她跟你们说自己产后体虚吗?”

“没有,是我们的老村医给她摸脉时摸出来的,阿云当时身体不好,情绪也不好,风寒刚好转就想离开。老村医劝她多休养一段时间再走,小命要紧。”

狄思科已经听傻了,转向郭美凤问:“妈,我小姨还生过孩子?什么时候的事啊?”

敢在二十多年前未婚生子,小姨可真够猛的。

“嗯,生了一个女儿,比你提早两天出生。”郭美凤有点伤感地说,“不过,刚生下来就没气了。”

“那我小姨也太惨了,”狄思科感叹道,“这么多年我们居然从没听说小姨有过孩子。”

“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哪个大人会跟你们这些毛孩子说呀!万一被你们顺嘴秃噜出去,全家人都得跟着吃瓜落。”

狄思科挠挠下巴说:“那你们真够厉害的,我小姨挺着大肚子,居然连村里人都被瞒住了。”

郭美凤本来不想继续这个话题,闻言便解释一句:“她怀孕的前几个月是在冬天,穿着大棉袄看不出什么。后几个月肚子实在藏不住,就不让她出门了,正好在家看着刚会走的大山和小山。”

大山小山是两个舅舅的儿子。

狄思科颇感奇怪地问:“你们这么藏有什么用啊?孩子生下来,要是还好好活着,岂不是照样要被人发现!”

“你姥姥把我接回家了,等到两个孩子都落地以后,就说我生了一对双胞胎。”

狄思科:“……”

他姥姥有个早逝的双胞胎妹妹,若说郭美凤也生了一对双胞胎,兴许还真能蒙住村里人。

母子俩还想跟海叔多打听些信息,但海叔已经把他知道的有用信息都掏干净了。

“我当时已经结婚了,跟阿云接触不多。倒是我阿妈和弟弟经常陪着她。”海叔唏嘘,“我们兄弟时常去舟山那边打鱼,会讲些国语,但我阿妈不会。阿云很聪明,离开大屿山的时候,已经能用白话跟我阿妈交流了。”

狄思科请求道:“海叔,我们可以跟您母亲或弟弟聊一聊吗?”

“我阿妈过世了,你们有什么问题就问我弟弟吧,当年还是他送阿云去市里的。”海叔迟疑道,“你们在这里等等,我去把阿水喊出来,尽量别被我弟媳撞见。”

狄思科:“……”

看来人家媳妇对老公的过去很清楚。

而且还很介怀。

水叔被兄长喊出来,刚与狄思科碰面,就打量着他的五官说:“你跟阿云长得很像。”

“我是她的外甥,很多见过我小姨的人,都说我们长得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