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节(1 / 2)

陈金水谎称自己骨折,又得了肺结核,不但旷工两个月,还提交了七千块的医疗报销单。

狄厂长以为他家里有困难,昨天亲自去职工家里慰问病号,却发现他根本没病。

陈家老太太连忙解释:“得肺结核的是我!我家条件比较困难,金水为了能多报一半的费用,才说自己有肺结核的!”

郭万全皱眉问:“您应该有单位吧?即使退休了,也应该由您所在的单位报销医疗费用,怎么跑到我们厂来报销?这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么!”

陈家老太太嗫嚅道:“我们厂子就快倒闭了,连工资都开不出来,医药费就更不会报销了。”

众人:“……”

所以你就换个墙角挖?

“那骨折又是怎么回事?”

陈金水长期泡病号的理由,就是腿骨骨折,需要卧床养病。

“骨折的是我岳父!”陈金水理直气壮地说,“大不了我就把报销单拿回来重新填写,报一半的费用总行了吧?大家都是这么报销的,凭什么只开除我?”

郭万全答道:“岳父不是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一分钱也报不了。”

事情讲到这里已经很明白了。

围观群众的脸上神色各异。

有人觉得陈金水被开除是活该,七千块相当于一个工人好几年的工资了,这小子一下子就敢骗七千块,心眼也太黑了。

有人跟老陈有几分香火情,听说老陈的儿子要被开除,不免生出几分兔死狐悲之感。直接开除的话,罚得太重,让他将钱还回来,再好好批评教育就差不多了。

在国企工人们看来,没有比开除更高的处罚了。

厂里的几位主要领导都已经到齐,大家望向领导们,似乎在等待他们对陈金水的最终判决。

四位副厂长都倾向于开除陈金水,杀鸡儆猴。

不过,陈金水的父亲曾是市劳模,在厂里有很多徒弟徒孙,群众基础非常好。而且他是在厂里加班时突发急病去世的,厂里要是真的开除了陈金水,在很多老工人看来不免不近人情。

几人交换过意见后,还是由狄思科这个第一副厂长先开口。

他沉沉地叹了一口气道:“陈家大娘说,他们厂已经开不出工资,濒临倒闭了。其实咱们厂的情况也不比其他单位好多少,如今已经到了厂子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只要有一步走错,就可能让两千人失去饭碗。”

闻言,工人们的脸色都凝重起来。

是啊,大家有工夫同情别人,还不如同情一下自己。

他们可没有陈金水的本事,从厂里套取七千块。

狄思科挑选了一位支持原谅陈金水的老工人问:“李师傅,您今年报销了多少医药费还记得吗?”

“今年没报。”

狄思科笑道:“那得恭喜您,没有医疗报销,说明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那去年呢?去年您报了多少钱?”

“一百来块吧。”李师傅回忆道,“我老伴去年得了蛇盘疮,验血、开药、复诊,折腾了两三个月,花了一百多块。我身体好,除了在医务室开点消食的山楂丸,没怎么看过病。”

狄思科点点头,继续抽问了几位围观的工人。

大家去年的医疗费用,普遍在三四百,最多的也不超过七百。

事实上,在这间会议室里,钻空子占医疗报销便宜的,绝不可能只有陈金水。

可是,陈金水就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为了树好这个典型,狄思科不打算揪其他人出来分散火力。

他端正严肃地说:“厂里很少公示医疗费用,大家可能对每年的医疗支出没有概念。下面我来介绍一下。”

“咱们厂去年的医疗报销费用在两百多万元,均摊到人头上,每人在750元左右,刚才被问到的几位同志,去年的报销金额都在七百元以下,而陈金水同志,去年报销了多少钱呢?”

财务科长接收到眼神后,干脆地答:“我们查过账了,陈金水一年就报销了8211.4元。”

“嚯——”

居然报了这么多钱!

陈金水的身上立马吸引了数道目光。

有人鄙夷,有人羡慕。

在一些年轻人看来,能给自家划拉这么多钱回去,陈金水挺有本事的。

“厂领导理解大家的难处,生病已经很痛苦了,医药费若是得不到及时报销,肯定是痛上加痛,难上加难。所以,只要厂里账面上有钱,就一定优先给职工们签字报销。”

“可是,这却成了某些人钻空子占便宜,侵占集体利益的机会!”狄思科望向陈金水说,“接近八千多块的医疗费,几乎是你八年的工资。但你的工龄也才八年,去年还请了将近三个月的病假。你为厂里创造出这么多的价值了么?”

“我是按照医疗报销程序走的,厂里可没说贡献少,就不能看病吃药了。”陈金水将怀里的遗像往前一推,“再说,我贡献少,但我爸贡献大,他得过三次市级劳模,十次厂先进,还是累死在生产线上的!”

被他这样狡辩,有些左右摇摆的人又动摇了。

是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人家老子做出过突出贡献,没享到福就死了,让儿子占点便宜也犯不上开除吧?

郭万全脸色铁青地问:“你爸的荣誉,就是被你拿出来糟践的?你爸教你骗取医疗报销了?”

陈金水梗着脖子不说话,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他今天把他老子的遗像带来了,不信这些人真的敢开除他,让功臣寒心!

要知道,国企单位里实行的可是子女顶班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