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节(1 / 2)

郝佳这几天充当接线员,已经听过各种千奇百怪的要求,所以,面对配送调味料的提议,她毫不迟疑地说:“调味料也是有的,如果您有需要,我们可以为您配送。”

对方显然比较介意服务费的问题。

在电话里拐弯抹角地询问,服务费到底是10%还是15%。

郝佳熟练地问:“同志,请问您单位食堂有多少人用餐,每天要送几餐的菜呢?”

隔了几秒,她便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仪表公司(民营),210人,午晚两餐。

然后在后面画了一个小星星,以示重点标记。

“按照贵公司的用菜量,我们将收取10%的服务费。”

农贸公司暂定的规则是,采购量在一百斤以下的,加收15%的服务费,一百斤以上的收10%。

通常来说,每人每顿饭的菜量是半斤左右,像仪表公司这种规模的单位,每天要采购180-200斤的蔬菜,数量不算小了。

郝佳又回答了对方的几个问题,将所有信息记录下来就结束了通话。

放下话筒后,她习惯性地想跟同事们分享一下电话内容,可是,面对空空如也的办公室,郝佳终于记起其他人已经出去跑业务了。

这个蔬菜配送中心,生意不大,但麻烦事着实不少。

联系客户、组织货源、净菜加工、保鲜贮存、蔬菜运送,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岔子。

她拿着自己的笔记本走出办公室,在楼道里晃荡了两遍,发现整个二楼只有主任办公室和财务科有人。

真可谓“十室九空”。

狄主任那边她不敢去闲聊,就提着本子去了财务科。

会计方晓云见她在门口探头探脑,笑着问:“不在办公室接电话,你乱跑什么?”

“我一早上已经接了六个电话,嗓子都冒烟了,出来转转。”郝佳坐到她对面问,“方姐,大家伙这个月都忙得脚不沾地了,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能多发点吧?”

方晓云睨着她说:“那你闲得在办公室打毛衣的时候,也没少发工资啊!”

“那能一样么,”郝佳小声说,“我现在就是担心,咱们整天忙成这样,那蔬菜配送中心真能赚钱吗?总觉得咱们狄主任有点想一出是一出!这农贸公司才成立几天呀,又搞起蔬菜配送了!听说领导开会的时候,’胡轻松‘投了反对票,他只想搞大宗批发,毕竟那大宗批发是真的赚钱,一车菜至少能赚两三千呢。”

方晓云“嘘”了一声,小心地往门口看一眼,也压低声音说:“现在能赚两三千,是因为赶上了蔬菜淡季,莲花乡的菜今年晚熟,搭上了卖外埠菜的顺风车。等到本地菜大批量上市的时候,就未必能赚这么多了!”

郝佳与经合办的很多人一样,怀疑这个蔬菜配送服务,是否真的能办得起来。

她展开自己的笔记本说:“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家单位给咱们打过电话,其中有二十家有采购意向。但是这些客户,零星分散在全市各区,咱怎么给人家送货呀!再过一阵子,区里的三辆卡车也得还回去了。”

方晓云也不知领导有什么打算。

她兼职农贸公司的会计,单位里的资金往来,她最清楚不过。

副主任胡青松负责修建蔬菜保鲜库,昨天就来财务科说过,务必要给他预留十万左右的资金,农贸公司要修建一座40立方米的保鲜库。

而农贸公司每天收菜送菜需要的车辆不是小数目。

账面上这点钱可不够买车的。

大家现在都等着看领导要怎么解决车辆问题呢。

*

狄思科并不打算一口吃成个胖子,生意都是一点一点壮大起来的。

保鲜库无可替代又刻不容缓,所以他没怎么犹豫就批了修建保鲜库的款子。

可是,马路上到处是货车,在资金紧张的起步阶段,农贸公司没必要花上几十万组建车队。

没钱买车,咱就租嘛。

全市卡车最多的地方,一个是运输公司,另一个是搬家公司。

狄思科尝试找这两个公司询问了合作的可能。

不过,运输公司的车大多是跑长途运输的。

而搬家公司的工作时间与农贸公司重叠。

为了讨个好彩头,多数人都是上午搬家的,农贸公司的收菜送菜业务也是上午进行。

所以,即便双方都有很强烈的合作意向,这事仍是成不了。

狄思科最终只能将目光放在私人车主身上。

周六接了孩子回家后,郭美凤跟他说:“你二婶回去问过小政了,他的那个驾驶证是真的。”

“他去相关部门核实了?”

“嗯,”郭美凤着急地问,“你帮他留意合适的工作了吗?”

“这事先不急。”

“怎么不急呢,赶紧给他找个正经工作,也就不用跟着那不靠谱的爹胡混了。”郭美凤这阵子一直担心那对父子闹幺蛾子,追电视剧的心情都淡了。

“我要是轻轻松松就给他找个工作,他干两天就说不干了,那我是不是还得给他找新工作?咱不能围着人家过日子吧?”狄思科将自己看好的工作透露给她,又提醒道,“您先让二婶等几天,等她实在等不及找上门来的时候,您再告诉她。”

郭美凤心想,儿子说的有道理。

那就再等等吧。

不过,她能等,二婶却等不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