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节(1 / 2)

但大家都顾着面子,没有谁退休以后还主动跟院里要官当的。

这番话若是由于宝塔自己来说,就会让现任领导比较为难,搞不好就要伤了面子。

不过,由狄思科这个女婿来试探一下口风,倒是无伤大雅。

等他把那番话说完,于宝塔才假惺惺地出言阻止:“院里有自己的工作安排,你不要跟着瞎指挥!”

“我只是提个建议嘛,怎么安排由院领导决定。反正您当艺术顾问又不要工资,完全就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

于宝塔一直没有停止艺术创作,每年都有作品面世。

是否退休对他的艺术生命没什么影响,但他毕竟是做过行政工作的,冷不丁退下来难免会有心理落差。

帮他争取个顾问的位置,也算是个心理安慰。

陈院长客气道:“老于是山水花鸟方面的大师,要是愿意担任艺术顾问,院里求之不得呢,回头院里再商量商量,正式给老于发个书面邀请。”

国画院的艺术顾问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大艺术家,这两年已经陨落了几位,确实需要邀请新人加入了。

于童望着前方的翁婿二人,从没这么无语过。

想想老于家门口那对“和珅的石狮子”,她实在搞不懂二狗子是怎么好意思开口帮老于要官的。

而且还要成了。

那可是艺术顾问啊!

老于画画还成,但眼力可真是不怎么样……

她不能拆老公的台,也不能拆老爸的台,只能硬生生地憋着。

等到于宝塔辞别老同事,红光满面地离开国画院,她才终于舒出了一口气。

当天晚上,全家人聚在老于那边庆祝他光荣退休。

狄嘀嘀和狄嘀嗒强烈要求留在姥爷家住几天。

“你俩还得练琴,上幼儿园呢。”

“我在姥爷家练!”狄嘀嗒晃着爸爸的手说,“我今天想跟小舅睡!”

狄思科故意板起脸:“你俩太能闹腾了,影响小舅休息。”

于暄抱起外甥颠了颠,“姐夫,你就让他俩留下吧,我看着他们练琴。”

“嗯,在这边住几天,我负责接送他俩上幼儿园。”于宝塔也出言留人,“小狄不是让我培养个大画家出来嘛,咱家小宝在这方面还是有些随我的,我好好挖掘一下他的潜力。”

“那行吧,让他们跟姥爷住几天。”于童交代道,“每天幼儿园放学后,还得送狄嘀嗒去明星学校上一小时的小提琴课,回家以后练习一到两个小时。明星学校那边也有钢琴课,顺便让狄嘀嘀也练一练,明天我跟老师打电话说一声。”

于童事无巨细地将注意事项告知老爸和弟弟,被两人不耐烦地答应后,才跟俩小孩挥挥手,带着二狗子离开了。

刚走出于家大门,夫妻俩就默契地击了一下掌。

终于把自家的小木匠送出去了!

狄思科搂上媳妇的肩膀说:“走,咱去后海那边找个酒吧坐坐,不用管那俩小屁孩了,咱也享受一下京城的夜生活!”

*

狄思科现在是标准的朝九晚五上班族,下午五点准时下班。

近几年北京新开的大小馆子无数,夫妻俩趁着不用管孩子的机会,每天下班后都去打卡一家口碑不错的餐厅。

而后要么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么去俱乐部打台球保龄球,过起了悠闲的二人世界。

在电话中听到老丈人那略显迟疑的语气,狄思科也只当全无所觉,只说老丈人辛苦了。

放下电话就后怕地拍了拍胸口。

好险好险。

狄嘀嗒这只锯木头兽还在进化期,最好等他完全进化以后再放他回来。

“主任,潘经理来了。”他这边刚放下电话,周健将便进来通报。

闻言,狄思科赶紧将人请了进来。

潘芝花刚从乡下回来,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坐下就问:“主任,什么事这么着急把我喊回来?”

“今年上半年干旱的状况一直没有缓解,咱们的蔬菜供应还充足吗?”

“还行,莲花乡好多种植户都打了水井,这几个月一直不下雨,他们就抽水滴灌,暂时还能保证咱们客户的蔬菜供应。”

狄思科把今天的报纸递给她,指着一个篇幅特别小的报道说:“今年一直不下雨,地下水位已经是历史最低了,咱们区的水位下降了两米六。咱做了蔬菜生意就得看天吃饭,我看农贸公司还是早做准备吧。”

“你的意思是采购外埠菜?”潘芝花问。

狄思科点点头。

“现在采购外埠菜可不划算。”

入夏以后正是本地菜大批量上市的季节,因为没有长途运输成本,算是一年当中菜价最便宜的季节。

外埠菜在现在没有价格优势,很少有菜贩子会从外地进菜。

“今年全市普遍干旱,本地农户伺候蔬菜不容易,菜价未必会像往年那般便宜。”狄思科将全国蔬菜信息网上的数据指给她看,“现在南方的菜价普遍很低,加上运费以后,未必会比本地菜贵多少。今年的大旱是个隐患,不如趁早跟南方的供货商签个合同,以免到时候咱们无菜可卖。”

政企已经分开了,狄思科的提议只能是个提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