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节(1 / 2)

而他的亲生女儿,是个有自来卷、翘睫毛和欧式大双眼皮的黄毛丫头。

狄嘀嗒小时候更像于童,这两年长开了点,五官单独拿出来都挺中式的,可是凑到一起却有王铮安那种混血儿的影子。

心底的猜测得到印证的那天,狄思科独自闷了两瓶二锅头,以醉酒的名义,抱着于童哭了一场。

滚烫的眼泪全都藏在了衣物的纤维和于童的手心里。

酒醒以后,他又无事发生一般,重新挑起肩上的担子,按部就班地过日子。

狄思科已经快三十了,不是三岁的小娃娃,早已过了凡事都要追根究底的年纪。

结合当年的时代背景,王铮安和郭美云或许有诸多的不得已。

但无论原因为何,他不想为难自己,愿意谅解他人。

在他从小到大的认知里,他的父亲是灯光师,母亲是唱戏的,说不上是多好的出身,如果靠他自己奋斗,恐怕要在单位工作四五年后才能分到一套二十多平米的房子。

可是,小姨留下的几套房产,改变了老狄家的居住条件,让他能在合适的时间,体面地迎娶自己的爱人。

这就足够了。

于童打量着他的神色问:“那人跟你的五官还挺相像的,咱们要不要想办法确认一下?”

“既然碰上了,那就确认一下吧。”狄思科平静地点点头。

按照于童的描述,那位女士似乎过得挺好的。

如果真的是小姨,家里的长辈也能放心了。

夫妻俩不想让郭美凤空欢喜,所以谁也没告诉她。

一起下楼去了酒店前台。

询问服务员,是否见过一个与狄思科长相相似的亚裔女士。

几个服务员都盯着狄思科看了一阵子,眼里闪过不解和迷茫。

其中一个服务员说:“先生,北京代表团的成员比较多,最近入住我们酒店的亚裔顾客,只有一个北京代表团。”

另一个服务员说:“您可以去餐厅、酒吧和按摩室问问,这三个场所是对外开放的。”

狄思科点头道了谢,依言去服务生指出的位置再次询问。

不过,在老外的眼里,东方人的长相都差不多,让他们做这种细致的区分,属实有些难为人了。

狄思科询问餐厅的服务员:“下午6-7点之间,有一桌七八位客人,其中一位是亚裔女性,您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吗?”

老外来酒店吃饭,喜欢提前预定位置,没准能挖出些消息。

服务员耸耸肩说:“抱歉,先生,我不能透露客人的信息。”

狄思科拿出一张被狄嘀嘀折成小方块的一百法郎,不由分说地放进对方手里。

“抱歉,先生,我真的不知道那些客人来自哪里,”服务员将钞票塞进口袋,脸上的笑容愈发真诚,“餐厅里只预留了订餐顾客的姓氏。”

“没有预留电话吗?”

服务员但笑不语。

狄思科又递出了一个小方块。

于是,他用两百法郎,换来了一个姓氏和一串电话号码。

于童见他盯着纸条上的电话号码出神,忍不住打断道:“你想什么呢?赶紧打电话呀,问问这是哪里的号码。”

狄思科暗暗吁出一口气,借用酒店前台的电话,将号码拨了出去。

然而,电话拨通了,却迟迟没有人接听。

反复尝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

“可能是办公电话,”狄思科放下话筒说,“下班时间没人接听了。”

“那就明天再说吧,”于童拍拍他的手背说,“没关系,好事多磨。”

然而,次日是周末,电话播出去依然无人接听。

代表团要出发去里昂了,即使着急,狄思科也不能在巴黎逗留太久。

于童提议:“要不我留下吧?”

“不用,反正已经拿到了电话号码,”狄思科玩笑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急在这一时。博览会结束后,咱们还要来巴黎坐飞机回国呢!”

*

跟着大部队抵达里昂后,狄思科就没时间胡思乱想了,很快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工作中。

里昂国际博览会的主办方,为北京代表团提供了一个北京馆。

市长与里昂官方会晤后,还制定了北京馆日。

不但要向里昂及全法人民介绍内地产品,还要了解市场信息,开拓销售网络,进一步扩大双边经济贸易合作。

北京的各大企业来参加展览,当然不可能只为了展示,大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签单卖货。

传呼机在国外的普及率比国内高很多,而且数字传呼在很多国家都被淘汰了。

而腾飞最新的汉显传呼,老外又用不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