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缘由和仇恨!(1 / 2)

李弘壁走进大殿。

不等他开口,皇帝陛下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你要亲自去?”

朱棣满脸不解地看向李弘壁。

“为什么?”

“你今日若是不给出个说法,朕绝不可能放你出海!”

且不说李弘壁此刻手头上的事情,不管是建设海军学院,还是留在京师辅佐教导皇长孙朱瞻基,这在朱棣看来都远远比一个倭国要重要得多!

说句难听点的话,区区一个弹丸小国,根本就不用李弘壁出马,随便派遣一个战将统帅一两万大军过去,就足够将这倭国给推平了!

因此皇帝陛下本能地就想否决这个提议。

“陛下,臣是一定要去的!”

李弘壁态度很是坚定。

朱棣与姚广孝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茫然。

“弘壁,这到底是为什么?”

姚广孝满脸关切地看着这个得意弟子。

“你为何对这倭国,对这些倭人,抱有如此之深的敌意?”

事实上,提出覆灭倭国抓捕倭奴承担徭役之苦的人,正是李弘壁。

而现在李弘壁还要亲自率水师出海,前去覆灭倭国,所以朱棣和姚广孝此刻都难以理解,他为什么非要这样做?

或者说,到底是因为什么,李弘壁才会对那些倭国倭人恨之入骨?

在他们记忆里面,李弘壁也从来没有跟倭人打过交道啊,更是没有离开过大明去望倭国!

所以,这到底是为什么?

“李弘壁!”

朱棣厉声怒斥道!

“你为何对那倭国怀有如此之深的敌意?”

“今日你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朕绝不会让你出海!”

不要小看了这出海的事情。

整个大明都找不出来一个像样的水师统帅!

这茫茫大海上,可能遇到的危险,简直太多太多了。

所以朱棣这也是爱之深,责之切,直接就想堵死李弘壁的出海请求。

为什么……吗?

李弘壁闻言一怔,他并不意外朱棣和姚广孝可以看出来这一点,他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为什么会对倭国抱有如此之深的敌意?

但凡是个汉家儿郎,都永远不会放过倭人这些杂碎!

李弘壁沉吟了良久,最后换了一种朱棣可以理解的说辞。

“昔年以铁腕著称的太祖高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以武力解决倭寇问题,当时驻防福建的名将周德兴也表示,“集水师于澎湖,乘北风而进,旦夕可灭倭奴也”,不过那时的大明北有残元未灭、南有五溪蛮乱,考虑到忽必烈折戟沉沙的前车之鉴,太祖高皇帝最终选择了运用外交途径来解决中日争端。”

“洪武二年,大明外交使团抵达倭国九州岛,传达太祖爷“如必为寇盗,朕当命舟师,扬帆诸岛,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的战争威胁,可惜的是,大明的国书在还未抵达京都之前,就被盘踞九州的倭国南朝怀良亲王给截留了。”

“这怀良亲王是倭国后醍醐天皇的儿子,为人刚愎自用,他对明朝国书中“四夷之君长”、“酋帅”等轻蔑的言辞颇为不满,随即处决了使团中的主使吴用等五人,还拘禁了副使杨载和吴文华达三个月之久,太祖爷的第一次招降以失败告终。”

“在此后的十余年里,大明始终误以为这怀良就是“倭国国王”,为此太祖爷还拒绝了倭国北朝足利氏,从洪武七年就年开始连续六年进献的诚意十足的朝贡,因为太祖爷眼里,足利氏不过是区区一个军阀,泱泱大国岂能与乱臣贼子建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