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1 / 2)

截教弟子见治水不利,也无颜待在人族,便纷纷离去,云霄也自请罪归山不出。

截教此番却给了阐教机会,燃灯终收了舜为徒,舜,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好有虞氏,故称虞舜。

舜本就有贤明,又有燃灯在一旁帮衬,很快便受到尧帝的重视,尧帝自觉舜贤明有德,希望把他培养成接班人,就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

舜也没让尧帝失望,在他治理的一方,民风纯朴,民生兴旺,尧帝老年后,便将帝位禅让于舜。

舜继位之后,也是一心想要解决水患,只是苦无良策,后得知鲧之子大禹颇有才能,便任命禹继续治水,完成父业。

禹也是五帝之一,与前几位帝者相比禹却又不一样,在禹看来,父亲鲧治水失利,完全是由于那些修士的错误,同时也就造成了禹对这些修士有些仇恨心理,是以禹并未拜入阐截二教门下。

禹接到命令之后,便亲自考察山川地理,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治水大业上,禹发现,水往低处流,堵不如疏,想要治水,便要打开那些息壤所化的高山堤坝,不过他终究只是一凡人之身,如何能成功。

正当禹心忧之际,却见自东海与南海的交际处方向飞来一人,披盔带甲,银光凛凛,头顶紫金九宫冠,手持丈二长的三尖两刃戟,额头上多了一只眼睛,不怒自威,却又有些十分怪异的美感。

此人我不说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了真新收的徒弟杨妙君。

却也是玄天太狡诈,昆仑论道中说明,他的弟子今后暂时不会管人族之事,但按玄天的说法就是,他的弟子的弟子没这个条文,所以,让了真收了杨妙君之后,回去玄天便直接把杨妙君从了真身边夺走了,自己和杨妙君在都天殿中呆了近两百年,出来时只见杨妙君就是这身装备了,那三尖两刃刀乃是玄天亲炼的,材料嘛,说起来大家还都知道,正是那十金乌之身加上首山铜锏,还些星辰精金等等名贵材料制作的,攻击时可发出太阳真火,重达两万五千多斤,炼制成功之日,有天劫降临,为后天灵宝等级,有二十八重禁制,也是不凡。且修为也爬升到了天仙境界。杨妙君出来以后,也没去拜见过自己真正的老师,直溜溜的出岛了,也不知道玄天让他干嘛去了,直叫了真心中苦笑,这到底是谁的弟子啊?

禹见来人生的俊朗仙风,先就有些好感,见那人停下来走到他面前,禹到:"不知高人何往?"杨妙君道:"吾乃蓬莱岛了真仙师座下弟子杨妙君,今得闻贤士为人族安危治理水患,特来相助。"咋一听,禹心中有是喜又是忧,喜的是杨妙君出身名门,了真仙师大名鼎鼎,他虽然不喜修士,但也佩服蓬莱岛弟子的作为,忧的是不知杨妙君能否帮他治水,且怕又是一群眼高手低之辈。

杨妙君却看出了他的想法,心中有些不快,认为禹是瞧不起他,遂道:"贤士可随我一同前去治水之处,待看我为你除去那治水阻碍。"禹不得,脸色有些发红,微微一礼,便随杨妙君一同前往治水之处。

来到那水患之处,却只见满目一片狼藉,当年鲧治水时,采用的是筑高堤,将水拦住,可后来水势增大,黄河之水倒灌而入,大堤冲毁不少,以至于后来黄河水退后,原来倒灌而入的水却又退不出去,反被那些堤坝给拦住,造成了现在沼泽迷漫的情况。

杨妙君有心要露两手,猛喝一声,身形暴涨,化为一十丈高的巨人,肌肉结虬,样貌模糊,看不清楚,手中持有一斧,寒光凛凛,此却是玄天交给杨妙君的看家本事,所化之人来头不可谓不小,乃是盘古,玄天知道杨妙君修行时间太短,短时间内就是资质再好也不可能有太高的修为,便在教他都天玄元功的同时,赐给了他一滴精血,有了玄天这滴精血,杨妙君却能暂时化出盘古真身来,只是修为终究不高,所化真身弱的可怜,却也足够劈开这息壤所化的堤坝了。

杨妙君化身盘古,大喝一声,手中持一巨斧自上而下直挺挺的劈下去,初时被那息壤所化之山一阻,杨妙君怒目圆睁,手中再使一分力,便见那山如摧枯拉朽一般被劈开,大水顺势便流了出去。

禹看得大喜,这息壤所化之山甚是难除,先前阐截二教弟子也曾看过,纷纷回转,不想这不显山不露水的杨妙君却能劈开,当真叫人不敢相信。

却是杨妙君取巧之处,一是玄天交他化身盘古真身之术,不过此术终究不能长久,以杨妙君目前的实力,只能支持两分钟时间,二是靠他手中的兵器取巧,切莫以为杨妙君手中是凡物,却是那奇宝开山斧。

禹是彻底相信了杨妙君的能耐,遂带着杨妙君一路治水,途中还余有妖族余孽的,纷纷交给杨妙君,杨妙君也自当炼手,都天玄元功本就也八九玄功、九转玄功一样,乃是近战的不二法门,后两者还是根据都天玄元功改编而来,却是元始与准提见过玄天门下施殿此类功法后,心中惊异,便特地研究改创的。

杨妙君也是不凡,又得到了玄天的指点,一路上,除了帮助禹除妖开山以外,还时不时提出些自玄天处得来的治水理念,甚得禹的赞赏。杨妙君提出,将那迷漫的洪水排引至河中,或是修筑水库,引水治田,使得治水之外,还能为人族生活带来好处。

二人率领一干人族治水,每每由杨妙君开山,大禹则安排分功,大抵是一切事前计划好的,挖渠、引水、整地各项工作有条不絮的开始进行。只是却是由于禹每次测水所带之物过于笨重,拖延时间,杨妙君自告奋勇,又到蓬莱岛求来一物,形似棍棒,通体金色,上刻"定海神针",两头一金箍,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不知是何物所炼,可长可短,可大可小,伸缩如意。

却是玄天得知此情况后又自炼了这一棍,后世西游记当中,孙悟空所用的棍子不就是大禹治水之物么?玄天得知情况之后,心下有些高兴,却是一想到了那猴子,毕竟在他们那一代人当中,对这只猴子还是有很特殊的感情的。

如今玄天穿越而来,不仅成了圣人,连那许多前世中的神话都有不少是他亲自参与过的,造人,六道,补天,三皇等等,后世华夏人心中最闻名的轩辕剑,不也是他所炼么?又有这二郎神之称的杨妙君,不仅成为了他的徒孙,连那三尖两刃刀也是他所炼的,现在再炼一根"如意金箍棒",却也不过是件小事。

不过玄天终不会这么白白偏宜了那佛门,后世孙悟空就一战斗天才,根脚也是非常深厚的,女娲补天遗石所化,自然不能小看,若是让佛门得去了,白瞎了。不过玄天也得好生算计一下,叫他落个两头空。

那"定海神针"中,刻有玄天的精神烙印,玄天在里面留下了一篇功法,在此就不提了,留待以后再说。

却说禹得了"定海神针"之助,治水速度果然快了许多,禹乃一凡人之身,却是非常辛苦的。

据历史记载,禹治水期间,除了"三过家门不入"等传说,生活极为辛苦,穿着破烂的身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帐篷。每天亲自手持耒锸,带头干最苦最累的活计。几年下来,他的手臂和腿脚上的汗毛均已脱光,手掌和脚掌也结了厚厚的老茧,身体干枯,脸庞炭黑。因此,在神话传说中常有凤凰为禹继命之说,不能不说是后人念禹功绩,有愿禹就此早早死去。

又十三年后,肆虐洪荒二十多年的水患终于尽数平息,经过禹的治理,形成两大水系,以黄河、长江为河流源头主干,其它江河沟渠大多与此相连有关。水患期间,人族虽受灾极重,民生生产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民众不得已背景离乡;但在治水过程中,受灾各部族不分彼此,协同合作,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分配了生产资料,进一步加强了各部族的交流融合。

由于事先规划得当,并不单单是平息水患,禹借此机会整合了大半人族的劳动力,统一调度、集中劳力开辟了密布的水网沟渠。以胡卢的眼光来看,虽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但这次行动极有历史意义的,在整个种族的传承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人族暴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这是人族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集体协作工程。

在这一过程中,人族的人口基数虽然锐减,但总体生产力却得到了极大提升,为以后发展农耕畜牧打下坚实的基础。得益于密布的水网工程,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生息,人族很快便会恢复活力,将迎来一次人口的大暴发,也许仅在百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人族对整个洪荒的影响力就会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

禹作为治水最大的功臣,于十三年中开山无数,通河无数,修堤无数,使天下河川均流向大海。又引水筑渠,建坝畜水;加之禹在治水过程中走遍天下,对各地作物气候均有了解,于执撑间推广各种作物,让其在更适合的地方生长,无形中提升了人族的粮食产量。待治水成功,天地有感,降下功德时,那功德之大直叫天下修士侧目。

禹作为最大的功臣,得了近七成功德,数值近于3左右,都快赶得上三皇功德的一半了,杨妙君出力不小,一路除妖开山,又提出不少治水建议,提了一成多点功德,玄天炼制治水之物,得了半成,只是他功德多的是,都给了杨妙君,那"定海神针"得了半成,余者都被其他治水功臣给分了。

此次治水,杨妙君得了最大的好处,不下于禹,二人所行之路不下百万里,比之后世西游所走之地更是长的多,期间无数战斗使得杨妙君这个天生的战斗狂修为猛增,加之他有那玄天所赐的丹药在身,从不担心法力不够,一路勇追猛打,修为硬是让他从一介天仙提升到了太乙真仙之境,不可谓不快,都天玄元功分九转,前五转倒还好,五转以后可就难炼了,法力要求太高,一转要求法力为5个元会,为太乙散仙境,二转则要求15个元会,每下一转法力是上一转的3倍,五转有大罗真仙修为,却需法力超过400多个元会才行,杨妙君修行时间太短,法力不够,现在也只三转境界,这还是靠着不断的战斗和丹药提升而来的,这功法却比那八九玄功及九转玄功来的更猛烈些。

八十四大禹继位,九州神鼎

杨妙君既以完成任务,自然功成身退,任是大禹如何挽留也留不住。不过杨妙君这厮不愧是玄天看上的奸诈之人,在大禹挽留过程中,微微的透露了些关于他为何不能留在人族的原因,无非就是几教阻止,自己是蓬莱岛门下,不好违背,什么怕伤了老师与几位圣人间师兄弟的情谊,或者是那几教修士联手,虽然他修为高强,不惧群攻,但他不想禹受到牵连等,禹倒没有多想,只道是几教弟子太过霸道,心中更是不喜,眼看挽留不住杨妙君,便自作罢。

杨妙君离开了,大禹自然回去复命,这许多年来一心治水,他的贤名流传盛广,隐隐快要盖过了舜帝了,舜帝自己也老了,也有心让禹继承人族首领之位,便顺应民意,待大禹归来之际,禅位于大禹。

大禹继位之后,上代帝师燃灯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在人族重要事务中安插阐教中人,截教回过神来,也自要与阐教争夺权利,以便发展壮大自己的教派,传承道统,双方争的个你死我活,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弄的满朝文武人心惶惶,不可开交。

大禹眼看着阐截二教相争,弄的鸡飞狗跳的,心中更是不喜,隐隐想起杨妙君临走时的一些言语,越发的感觉阐截二教太过霸道,却又苦无良策,两教中,截教自五帝之始便扎根于人族庙堂之上,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势力庞大,根基深厚;阐教燃灯是上代帝师,自舜帝继位以来,燃灯便不遗余力的打击截教和安插自己亲信,虽然还比不得截教的优势,但盛在势力新生,劲猛势足。朝堂之上多是两教中人或是两教信徒,你争我夺,自是不肯干休,大禹有心无力,自己继位时日尚短,自知自己争不过二教,便自坐上观,私下培育自己的领导班子,以待二教两败俱伤之后,好趁机夺权。

只是如今人族中多是两教修士,余者散修不成气候,也不敢跟两教弟子相争,毕竟人家背后有大boss,大禹着实找不到一个可以培养起来的势力,为此他也是伤尽了脑筋。

终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时大禹继位五年后,终于发现了一股可培育的力量,却是那旧时九黎部落余脉。

九黎部落本是一人族部落,后与巫族中人混居,才被改名为九黎,自九黎部落战败,蚩尤被轩辕封印以后,九黎原部落遗民多被赶到大荒之领居住,被称之为蛮人。

九黎部落中多有人巫混血儿,有些实力达到巫将者,相当于修士天仙修为,更有几名上次大战的幸存者,实力达到巫师境,相当于修士中太乙境的修为。

九黎部落中人与修士间有大仇,加之被修士称之为魔,双方常常见面即开打,禹发现这个情况后,欣喜异常,终于找到一股势力了,最终能否摆脱两教控制,就要看自己的操作了。

大禹也不负五帝威名,帝王之术操用的精深,阐截二教弟子虽在朝为官,但多是些信道之徒,于民生管理上并不怎么精通,平日里争权夺利,却也是为了各自大教道统而争,加之多是平时闭门潜修之人,被大禹耍的团团转。

但凡阐教有要求的,大禹皆是应允,阐教中人本就自傲,因此更显的高傲了,截教中人来求,大禹却要推委一番,终是言语间述苦,道是阐教中人施压,自己敢怒不敢言,截教中人多草莽,重道义,讲义气,自是更加仇恨阐教,双方便因此争夺的更加凶猛,时常会惹出一番祸事来,然后大禹才出面,装作一幅悲天悯人的样子,很是痛心斥责二教闯祸之人,然后独自收敛残局,叫人看得惭愧不已,再不好插手其中之事。

如此,不过几年,便叫阐截二教辛苦打造的势力给弄没了,最终两教弟子有那聪明之人番然醒悟过来之时,却再不是大禹对手,终究大禹为人皇,地位不是他们这等散修炼气之人可比的,这不是靠修为就能弥补的,大禹就一凡人之身,谁都杀的,但大禹是人皇之身,有真龙之气万民信仰之力护体,谁都碰不得,否则因果之深足叫任何修士魂飞魄散,真灵不存。无奈,众人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郁闷的回山。

大禹得了势,怕两教弟子反扑,自然在朝中极力打压两教余孽,在民间中也是打压,又重用九黎部落中人,直叫阐截二教辛苦百年的基业全给毁了,一棒打回解放前,现在传个道也要小心翼翼的,免得被人发现,到时候安个什么罪名,便是修士也不好动手,免得到时候被大禹整个名气臭不可闻,普通人族自是相信政府的,到时候莫说自己,连教派名声也被整臭了。

大禹有野心,且野心不小,三皇五帝俱是天定,只是三皇功德最大,禅位后才能得享尊位,人教不倒,便永生不灭。五帝没这个福分,虽有功德,却不足以达到三皇的地步,前几位人皇当中,除了颛顼借五帝功德修成仙道以外,其他三帝皆是死后轮回,虽然那功德足够他们享用不尽的轮回福贵,却终究入不得仙道,一介凡人,在修士眼中就是一蝼蚁之身,大禹不甘,自是不肯如此,所以一心想要超脱轮回,一举达到三皇的地位,甚至,是那无上的圣人之位。

大禹耗时三十年,上至西昆仑星宿海九顶玄女峰开得十万年不化的玄晶石,下至西荒东沧之海数千里之下的紫清晶矿,后机缘之下得到天外奇矿,又令人采首山铜,引地底毒火焚烧,铸造九鼎,功成之日,天有异象。

人族驻地广场之上,万民涌动,大禹从九黎部落中选出巫人一千八百人围住九鼎,命其将自身精血放出流入九鼎中,九鼎乃冀鼎、兖鼎、青鼎、徐鼎、扬鼎、荆鼎、豫鼎、梁鼎、雍鼎。

此九鼎之上各显露一奇像,是为祖龙之九子之样,龙性好淫,祖龙亦是如此,生有九子,却无一是龙,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老二睚眦(yázi),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老三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五子狻猊(suā

i),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六子霸下(也有另一中名字,方框内的看成一个字,[虫八][虫夏]),又名xx(bixi),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七子狴犴(bi

),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负?(fuxi),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老九螭吻(chiwě

),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这九鼎之中之所以呈现九子模样,却是玄天的意思。龙族地位尴尬,若是任由发展,以后怕是几个圣人和天庭都要打其主意,四海气运归玄天所掌,自然不会这么甘心将其分出去,此外,这九鼎他还有其他用处,自然得弄得好一点,将龙族与人族套在一起,好歹也让龙族安全一点。

那巫人精血源源不断的流入九鼎之中,大禹赤身坐在九鼎中央,以浑身火光,将他的身体烧化过去,只露出一幅金光凛凛的骨架,随后九鼎散发出一阵七彩霞光,天空中只见万千信仰之光汇集于此,被源源不断的吸入九鼎之中,九鼎要将这信仰之光吸入完全,大禹便要以这万民人族信仰所含的巫族精血重铸肉身,炼成不死不灭的金刚不坏之身,一举达到三皇的地步。

大禹笑看着九鼎气势越来越浓,眼神中有种说不出的狂喜,就在信仰之光被吸收完全的时候,大禹身上去燃起更熊的火焰,进一步锤炼他的崩架,只待那巫人精血补充完全便可重铸肉身了。

眼看就要成功,天边集来乌云,云中电光四射,隐有滚滚雷声,一道电光降下,将那一千八百名巫人尽皆击毙,九鼎也受到震动,腾空而起,四散入洪荒当中,大禹大惊,没想到功亏一篑,自身肉体不在,虽有心阻止,但此时的他却毫无能力,且自身都还难保,却是他未能炼就仙道,肉身不存,自然消亡。

却是三清圣人施的手段,大禹阻他们传道,先前是因为他人皇之身杀不得他,现在趁他炼化肉身之后,将那巫人击毙,九鼎震飞,大禹凡人之身,肉体不存,自然活不了,可怜大禹机关算尽,却还是死在圣人手中。

九鼎集了人皇功德信仰在内,于人族可镇压气运,被发派到天地间落入洪荒地脉中去了。

大禹身死后,由于死的突然,帝位未有遗命,而朝中人多推崇大禹之子启,启便顺理成的登上帝位。启继位后,立国号为夏,开始了家天下的统治王朝。

十九地藏宏愿

话说那地藏本打算在那阴山之上立下宏愿,便在阴山上宣讲佛法,渡那亡魂入西方极乐世界,哪知到了阴山上才知有这六大往生尊者在,地藏当时就傻了,眼看人家六大尊者在那儿忙着,自己也插不上手,只能尴尬的站在一边儿。

嗯,是挺尴尬的,毕竟自己好像是来抢人家饭碗的,而且,在地藏看来,人家办理业务的熟悉度方面比自己这个菜鸟要高多了,金光一闪,便将一恶鬼缠住,一阵青烟之后,那恶鬼便被洗脱了罪业,然后便被送到地府当中去。

地藏这二五仔本来还想在这儿开家店,自己搞个专卖店啥的,没想到早有别人干起了这事儿,而且眼看人家的动作及服务态度,这根本就是家万年老字号嘛,地藏倒想,自己在这儿开店能不能争的过人家。

这东西,比的是技术,服务。

比技术,地藏不见得比这六大往生尊者高到哪儿去,用的都是同一种手法,差距也不大;服务上面地藏去是拍马也赶不上啊,没说的,人家六个比自己一个,专门念经超渡的有,待见恶鬼业力被洗刷了,只见金光一闪,一边的往生尊者便将那恶鬼给送到地府当中去了,效率挺高的,看得地藏都傻眼儿了。

眼见地藏在那儿傻站着,一旁另一个往生尊者开口了,道:“看你那样子也帮不上什么忙,我们这儿人手已经够了,你到那边去帮忙吧,反正那儿的恶鬼也挺多的。”说罢一手指向那十八层地狱之下。

地藏往那儿一看,丫丫的,只见那十八层地狱分立而起,一层一层连接,每一层中都不断传来鬼哭狼嚎之声,连地藏也不禁有些寒毛直立。

地藏傻乎乎的看了一眼,转头望向六大往生尊者正欲说什么,却见那先前说话的人大叫道:“还不去,愣着干嘛。”

一声大喝,惊的地藏冷汗直冒,脑袋当中也没多想,便往那十八层地狱而去。

待地藏走了之后,那喊话的往生尊者忽然一笑,对着旁边一人道:“老爷教的办法可真管用。”说罢六人大笑起来。

却说那地藏来到十八层地狱,一路走来,只见一层恶过一层。天道无私,赏罚分明,这一十八层地狱本就是为罚而设,一层层灰茫茫的不见大小,周边便是无尽的幽冥血海,血海翻起无边巨浪,无数生魂在血海中嚎叫、挣扎。这十八层地狱即为一层拔舌地狱,二层剪刀地狱,三层铁树地狱,四层孽镜地狱,五层蒸笼地狱,六层铜柱地狱,七层刀山地狱,八层冰山地狱,九层油锅地狱,十层牛坑地狱,十一层石压地狱,十二层舂臼地狱,十三层血池地狱,十四层枉死地狱,十五层磔刑地狱,十六层火山地狱,十七层石磨地狱,十八层刀锯地狱。

地狱当中尽是人间中有大罪业之人,死后魂魄来到地府,于阎君判罪后发往十八层地狱受刑,按其罪业大小,分别发往一层,待到刑满之后才能重入轮回。

这地狱当中刑罚之恶,却也让地藏见识了不少,一路走来,地藏发现自己若是在这十八层地狱之内渡化恶鬼,却也是一件好事儿。有此发现的地藏便打定了决心,走完那十八层地狱之后,便在那最后一层,刀锯地狱当中盘腿坐立,只双手合十,擎出手上后天灵宝金幡幢,念道:"南无本师阿弥佗佛,今我地藏哀怜世人之轮回苦楚,特许下弘愿: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

地藏之音刹时传遍三界,众生皆是耳闻。众生感地藏之大愿,免去自等轮回之苦,只一齐朝轮回地狱方向拜道:"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这时,突然天空中一道七彩功德霞光直射下来,照在地藏身上。地藏原本就有大罗金仙后期修为,受此功德一激,只见地藏身上飞出一道人影,头上又有一颗舍利飞出,地藏已然上升到准圣境界。接引准提改西方教为佛教后,头上一颗舍利边相当于三清道教的一朵莲花。

突然,又听得地藏天边一声巨响,一只庞然大物便飞往地藏面前。正是三界异兽谛听,谛听双耳能听世间万物,却生性凶横,以地府鬼魂为食,一直在这地府当中搅事。今日被地藏大愿所动,特来献身为坐骑。

地藏道行大进,掐指一算,知了这谛听来历,只微微笑道:"且来,莫在为恶,随我一起超度亡魂!"谛听恭敬的伏在地藏身边。

地藏念道:"此善男子,具足成就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常勤精进,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曾于过去无量无数?伽沙等佛世尊所,为欲成就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发起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由于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增上势力。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使无量百千俱那由他数诸有情类,皆得解脱种种忧苦。及令一切为法所求意愿满足"。

地藏如今已经成就准圣境界,威力自远非方才金仙后期可比。只见一道道金光刹时便步满了整个地狱,那些地狱中未及超度的鬼魂全都向那西方飞去,作了那西方八部天龙众。

切一下地藏发下宏愿这么大的动静,地府当中的诸人自然也知道,当下那十殿阎君便汇集起来商量对策,秦广王道:“这佛门中人实在太可恶了,居然来我地府里搅事。”

宋帝王亦道:“就是嘛,当年老爷建立地府之时他们未何不来帮忙,今日眼见我地府繁荣,有了好处,一个个倒是异常勤快了。”

阎罗王道:“如此倒也要想个办法才行,老爷将这地府交于我等,却是我等职责所在。”

平等王笑道:“若是这地藏在那阴山当中安心的超渡些恶鬼,这倒也无事,但那十八层地狱乃是地府行政重处,如今这地藏在那十八层地狱之内超渡,却是干挠了地府正常运转,有违天道,我等自然有了借口对付他。”

轮转王笑道:“不急,不急,你们想想,这地藏为何不在阴山渡化恶鬼,反到跑这十八层地狱里去了?”

众阎君一听,纷纷默算起来,忽然,一众阎君俱是大笑起来。

阎罗王笑道:“老爷果然算无遗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惑术居然就把这地藏给骗了。”

原来,那地藏本该在那阴山之上立下宏愿,以后便于阴山之上超渡亡魂,可是没想到地藏当时来到这阴山上时却遇到了六大往生尊者,更被往生尊者一顿好骂之后给骂的有些糊涂,却不知这六大往生尊者早受了玄天的旨意,在见到地藏之时便使出了一点小法术,很常见,惑心术,却是用佛法施出来的。

佛即是魔,这话不是没道理的。这佛法当中其实就有不少跟邪魔手段差不多的法术,多是行魅惑之术,要不这佛门怎么会比这道教发展起来更快呢,佛教下层弟子会这些手段的可不少,一个个贼精。

这地藏来时先就被六大往生尊者的存在给弄糊涂了,然后又被他们给施了惑心术,按说这地藏也不该中这点儿小法术的啊,却是偏生这地藏一来从未出过极乐世界,不知人心险恶啊,二来地藏在这些魅惑之术上面的造诣却基本等于0,在被那往生尊者一句话给雷到的同时,却受了法术的影响,不自觉的相信了他们。

惹是一佛门下层弟子来这,其实根本就不会发生这事儿的,这些佛门弟子一个个贼精贼精的,便是六大往生尊者也骗不了他们的。

地藏傻乎乎的便跑到这十八层地狱当中去了,并在这地狱最下层立下宏愿,超渡亡魂,其实这倒是犯了大错了。

这十八层地狱乃是天道之下该有的产物,专为刑罚而设,里面诸恶鬼无不是罪业深重之人,本该在这地狱当中磨受苦难,而此时地藏受那往生尊者的欺骗,跑到这地狱里来渡化恶鬼,本就是干挠了地府的正常运作,于天道不合,好事也变成了坏事儿的。

好在地藏当时发宏愿没傻掉,没有说要将这十八层地狱中的鬼魂给渡了,不然,宏愿发下,功德不来,倒招来了天罚。

这些事儿是那六大尊者所为,自然无比清楚,而这六大尊者与那十殿阎君本是同源,受玄天点化,可以说是兄弟,更甚者,他们相互之间十分的默契,心意相通,十殿阎君自然知道这些东西,顿时大笑起来。

平等王大笑道:“此事我k等不必急了,恐怕该有人比我等更着急来着。”

此时地藏犹不知自己受人算计,尚在那十八层地狱当中苦念真经,渡化恶鬼,地藏发现,这十八层地狱之下还有一片血红色的海域,其上冤魂恶鬼不少,地府当中也时不时有些冤魂受这血海之上散发的气息所吸引,投入这血色海域之上,瞬间又被这血色海水所吞没,正义感极强的地藏当然不能容忍,当即便施大法将这些冤魂拦住,并且口发梵音,浑身金光四射,如那六大往生尊者一般,金光往那血色海域而去,誓要将这沉沦在海中的冤魂渡出。

他岂知,这一行为,却给自己招来了个对手。

二十冥河老祖

在那地藏发下宏愿之时,西方接引与准提也相视一笑,地藏入住地府,西方佛教大兴的势头便因此兴起了。忽然接引一愣,顿时气苦道:“这玄天圣人果然不是个好惹之人。”

准提一听,当下一愣,顿时怒了,道:“这厮好算计啊,没想到轻易的就给我们招来了大敌。”准提也算到了这地藏之事。

接引忽然却笑了,道:“此事不正合我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