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1 / 2)

苏护反出朝歌,王上命其征讨之时,为何姬昌不曾提出此事?而今却又旧事重提,此事必定有诈。"尤浑也站出来道:"姬昌此言,乃是陷王上于不义,败坏王上名声,其心可诛啊。"纣王更怒,便要治姬昌之罪,却听姬昌拜道:"禀王上,此事非是臣之过,前番臣骤闻苏护反出朝歌,心中焦急,是以忘记禀明此事,后才想起,这才到冀州请来苏护,向王上请罪。"商荣等人也未想到这中间还有这些事情发生,但姬昌贤明,民间多传其美名,他们也并不希望姬昌为了这事儿就被纣王惩罚,纷纷出众向纣王请饶。

适时却有那崇侯虎出众,先前崇侯虎嫉恨姬昌几次嘲笑于他,又有苏护让他损兵折将,使得他功劳没得到,还吃了些亏,自然心中不甘,此时大好良机,便对纣王道:"禀王上,姬昌此人心怀不轨,此前臣奉命前去征讨苏护,而姬昌却半途拖延,使得臣下军队为苏护所破,伤亡甚大,而姬昌此次只带了千人便赶往冀州,更是挟带长子伯邑考一起,二人只兵未带便入冀州城中劝降,依臣看来,二人非是劝降,而是与苏护一同密谋才是真。"费尤二人听了,也自高呼姬昌心怀不轨,两人身形瘦弱,声音却盖过了满朝文武。

纣王越听越怒,指着姬昌便道:"贼子胡说,欲陷寡人于不义,坏吾名声,定是奸人,来人,将此贼拿下。"殿前武士不由分说,上前便将姬昌抓捉。

纣王又道:"苏护谋反,实为奸臣贼子,一并拿下。"又有武士将苏护给捉了。

随后纣王不顾众臣的劝谏,直将二人抓了关进大牢,又命人将那伯邑考也给逮了。

是夜,纣王怒从心起,想要杀了几人,却又为大臣所阻,心下恼怒,便自在宫中喝酒。

少时,便有那费尤二人前来,纣王此时便觉得这二人是最为贴心的臣子,自与二人分说心中的烦恼。

费仲心思活络,便对纣王道:"王上,那姬昌着实可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坏了王上君主大义,实在该死,不如王上便将他斩杀,以泄心头之恨。"纣王醉眼朦胧,眼中精光一闪,眯了费仲一眼,道:"泄我心头之恨?怕是以泄你二人心头之恨吧?"费尤二人一听大惊,他们哪想到平日里只顾荒淫糊涂的纣王今日如何如此精明,这话说的,只击二人要害,单凭此条,便可治他二人之罪了。

费尤二人连道不敢,却未见纣王眼中那丝精光又变的浑浊,却是刚才纣王清醒了下,又被法术所迷。

被迷惑的纣王不知道自己刚才说了些什么,只道二人被自己骂了,命二人起身,道:"无妨,尔等可对此有甚好办法?"二人不知道纣王到底是啥意思,但纣王有令,二人自然得努力迎奉,尤浑道:"陛下,那姬昌有朝中大臣护着,不好斩杀,但姬昌之子伯邑考却可杀,此子一杀,便没了与那妲己的婚事一说,到时候,王上自然有理由将那妲己召进宫中,侍奉王上。"纣王一听大喜,这法子好,可是又如何召来那妲己呢?

费仲见尤浑出了主意,自然也跟着道:"陛下,那苏护还在大牢中呢,如今有苏护在手,不怕那冀州不把妲己送进宫来。"纣王听的大喜,于是,大殿之中,一个君主王上,一对奸?小人,便在密谋着一堆见不得人的大事。

二十四妲己入宫

却说费尤二人向纣王献策,杀死伯邑考,将伯邑考尸身做成肉饼,并喂给姬昌食用,又强令苏护献出妲己,同时带命崇侯虎再次领兵十万,将冀州城给围了。

最终,冀州城迫于压力,将妲己送于朝歌。

再说那妲己,行于恩州时,本该于驿站之中被狐妖坏去性命,但那狐妖被玄天警告过,不得擅自杀人,因此未曾坏去妲己性命,自将她收了起来,待日后再放她出来。

那狐妖化身的妲己随军入得朝歌后,一见纣王,便大叫道:"犯臣女妲己求万岁饶家父一命!妲己愿以身相代。"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娇柔柳腰,万种风情。这一眼望去,就让纣王双眼发亮,魂游天外。纣王起立御案之旁,道:"美人平身。"然后令宫女:"挽苏娘娘进寿仙宫,候孤家回宫。"随后传旨,"赦苏护满门无罪,听孤加封:官还旧职,国戚新增每月加俸二千担,显庆殿筵宴三日,众百官首相庆贺皇亲,夸官三日。文官二员、武官三员送卿荣归故地。"苏护谢恩。两班文武见天子这等爱色,都有不悦之意,奈天子起驾还宫,无可诤谏,只得都到显庆殿陪宴。

不言苏护进女荣归;天子同妲己在寿仙宫筵宴,当夜成就凤友鸾交,恩爱如同胶漆。纣王自进妲己之后,朝朝宴乐,夜夜欢娱,朝政隳堕,奏混淆。群臣便有谏,纣王视同儿戏。日夜荒淫,转眼已是二月不曾设朝,只在寿仙宫同妲己宴乐。

狐妖化身妲己,一切照旧,玄天百无聊奈的在天上看着事情的发展,如同后世看电视剧一样,同样的剧情,同样的无聊。

唯一一点不同的是,妲己并未敢向前世一般,借妖狐之身于宫中杀人,更不敢借机残害忠良。

不过它也不愧是狐狸,入宫之后,行为乖巧,举目端庄,因生的美丽,为纣王所迷恋,疏落了后宫中的其他嫔妃。后宫终是女子间暗中争夺最为凶猛的地方,各嫔妃虽见妲己平时贤良,却也心中嫉妒不已,时不时的常在纣王面前说长道短,以期减少纣王对妲己的宠爱。

不过妲己乃是千年狐妖,而且还是洪荒异种九尾灵狐,心思自然缜密,岂是那等凡人几十年的心思可比,虽然平时多有嫔妃中伤,但妲己都一一应付下来,反而让纣王疑心其他嫔妃善妒,心生不喜。

时过半年,一日间,却有那阐教云中子路过朝歌,见那皇城之上妖气迷漫,心知有妖孽作祟,这云中子也算是有福之人,心地善良,前世玄天所知的封神中,阐教十二金仙在那黄河阵中遭劫,一生修为被废,只有这云中子逃脱,南极仙翁因有太上老君那层关系,却未遭劫,封神一战,阐教个个忙着渡劫,皆是煞费苦心,这云中子却是简单,绝龙岭之上将那闻仲烧死,此出手一次,便轻松渡劫,着实是那福德真仙之辈。

见皇城中有异物妖类作崇,云中子心中难安,便取了一枝枯老松木,作成一剑,取名巨阀,竖日,云中子驾云进入朝歌,求见纣王。

纣王一见云中子,不禁暗赞一声,只见那云中子:头带青纱一字巾,脑后两带飘双叶,额前三点按三光,脑后双圈分日月。道袍翡翠按阴阳,腰下双绦王母结。脚登一对踏云鞋,夜晚闲行星斗怯。上山虎伏地埃尘,下海蛟龙行跪接。面如傅粉一般同,?似丹?一点血。

纣王也是一生得俊朗不凡之人,但见了云中子这身卖像,还是觉得心中有些羡慕,语气酸酸的道:"道人果真好卖像啊!"一句话说的云中子一愣,没想到见到纣王后他的一句话竟是这个,心里多少有些尴尬,却道:"贫道终南山炼气士云中子,见过人皇。"却是彬彬有礼,动作潇洒之极。

看得纣王心中更加憋闷,到也不是说纣王比不上这云中子,二人倒是各有千秋,这纣王没有糊涂之前,整个人意气风发,浑身无不散发出一种自信,这是作为一代君王,特别是有能力,有志向的君王的独特魅力,却也不是云中子这等修仙炼道之人可比的,但云中子身上也有一种独特的仙人味道,那是一种超脱凡俗,与众不同的感觉,两相比较下来,如今心志被迷的纣王,见到云中子这等风采之人,也不免有些心里酸酸的。

"道长不在终南山打坐炼气,来我王宫做甚?"纣王冷言道。

云中子也想不明白自己哪点儿得罪这个纣王了,他是做梦也想不到只因为自己长得比较帅气吧。虽不明白,但也还记得自己来的初衷,便道:"日前贫道路过贵宝地,见这天子城上妖气冲天,是有妖物作崇,这王宫乃是人皇居住之地,万民信仰所在,人皇安危涉及到天下万民的安危,贫道本着替天行道之心,特来献上一柄除妖剑,以驱妖魔。"说罢取出一巨阀剑,交于王宫近侍。

又道:"人皇可将这剑挂于寝宫之上,以镇妖邪。"不待纣王再说什么,便转身离去。

纣王看得一愣,接过巨阀剑,眼见这剑质乃是一种木制之物,却又重逾百斤,心下也有些疑惑,便命武士将剑如云中子吩咐,挂于寝宫上方。

除妖,除得是妲己那狐妖,按云中子的想法,有了这剑,自然没事儿,但哪里知道,当初玄天警告过一番妲己之后,料到云中子会上演这出戏,便又交给妲己一篇法门,以掩盖妲己本身的妖气,后来妲己做事并非如同上世一般残忍,玄天还特地奖励了妲己一篇仙法,妲己凭着自身资质以及吸收这皇城真龙之气煅炼自身修为,虽然比之云中子还差得远,但也算是将要踏入仙道之人,一身妖气已经消去了一大半,又有功法掩盖,岂是云中子这随手所炼之剑可发现的?

那妲己得知这情况之后,一面暗赞当初听了玄天吩咐是多么的幸运,一面又恨上了这云中子,没事儿找她麻烦,找死。

眼珠一转,却想到一妙计。

自妲己入宫以来,非但未曾如同上世一般残害忠良,行那蛇蝎之事,还时常行善施德,借着商朝国库的钱财为自己塑造美名,一方面变相的完成女娲交给她的任务,一方面又为自己赚些功德,好在封神之后得成正果。因此朝歌满城上下无不歌颂妲己的良善美名。妲己平日里更无那前世一般挠乱朝政,因纣王为恋她而忘了上朝,她还数次规劝纣王,更有几次以死相逼,平日里一方面暗中让费尤二人找那些大臣的麻烦,自己一方面又不断的为那些大臣说好话,虽然都是假的,但也弄那朝中文武百官尽皆赞叹妲己贤良,一面称赞苏护生了个好女儿的同时,一面又暗叹妲己被纣王这厮糟蹋了。妲己生得美丽异常,朝歌无不闻其名,男人心思嘛,大家都明白。

二十五姜王后死

那巨阀剑挂在纣王寝宫之上三天也未见有个什么动静,纣王也就当那云中子是个随口胡扯的野道,这事儿便忘记了,自顾自的继续荒淫日子。

这日,妲己忽然前来中宫邀请姜王后一同前往纣王寝宫,说是要劝谏纣王上朝。

姜王后得知情况之后也是一叹,这纣王不知为何,自那圣庙上香之后便变得荒淫起来,时常不理朝政,朝中怨声载道,后又有这妲己入宫,纣王更是对其迷恋不已,她主持后宫之事,多有那受冷落的嫔妃前来说道妲己的不是,但都被姜王后劝回。姜王后也是一善良之人,同为女人,心里也有些同情妲己的遭遇。她也是家族为了巩固地位而抛出的棋子,但却也比妲己幸运的多。

其时纣王后宫中多数嫔妃都是许多名门旺族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遣入宫中为妃的,整个后宫便是商朝势力网络的一个缩小版图,网上也曾对那妲己的行为作出过许多评判,便有说法认为,那商朝的覆灭,却是因为纣王过多的宠幸了妲己,而导致势力平衡被打破,最后被群起而攻之,单靠着妲己一妇人行为,还不足以将偌大个国家就这么给毁了。

姜王后不仅同情妲己,也为妲己入宫以来的表现所感动,在她看来,妲己完全就是一个忠孝贤良之人,简直就是一个集美丽与德行于一身的完美作品,所以她也才会在众多嫔妃不满时强行压制住这股风气,愿的便是要保住这个善良纯洁的女孩儿,不让她被这后宫的争斗给拖下水。

闻听妲己来见,又得知了妲己的来意,姜王后欣然应允,越看越喜欢妲己,一路之上却也与妲己相谈甚欢,不时对妲己吁寒问暖,倒让这个没经历过别人保护的狐妖感动不已。

快要到纣王寝宫之时,妲己却又变得迟疑起来,此次她的目的可不是真的要劝什么纣王,而是要借云中子之手除去这位姜王后,以成功挑起后宫内乱,后宫牵涉太多朝中权贵,王后一死,这宫闱之争也必然引起朝堂上的争斗,届时便会引起整个商朝的动荡,却是妲己破坏成汤祖业的一大棋子。

可是真到此时,妲己,也就是这名九尾狐妖,她却又不想这么做了,也许是玄天的警告在她心中起了作用,但更多的是因为眼前这个年近四十的女人,正是那姜王后。

自妲己她进宫以来,姜王后或是因为同情,或是因为喜欢,时常照顾妲己,在姜王后眼里,却并未将这个与自己争夺丈夫的小女孩儿看成是对手敌人,在她看来,这个年样年华的女孩儿更像是自己的女儿一般,姜王后生有二子,殷洪殷郊,母凭子贵,后宫中并无其他嫔妃为纣王诞下过子女,却让姜王后的地位十分的稳固。

但姜后一直想要个女儿,却未能如愿,正好这时妲己入宫了,此时的妲己芳龄才只有十六岁,在现代就是一个未成年人,豆寇年华的她加上平时的伪装,成功的捕获了姜后的一颗芳心,呃……不是同性恋哈,而是姜后想要个女儿的那种心思,妲己一直以来表现的非常乖巧,明事理,懂道义,又长的十分美丽,姜后年轻之时也是一个大美人,虽然现在年过三十,将近四十,却也是风韵犹存,更显一种成熟妇人的味道,美丽的事物常常会吸引爱美的人,同样,美丽的事物间会相互吸引。

以至于后来纣王专宠妲己,姜王后非但没有怪罪于她,还经常主动的将后宫中那些想要找妲己麻烦的人劝说回去,有时甚至不惜与后宫中的老牌嫔妃翻脸,这些人都是背后有权势之人,姜王后大包大揽,也为娘家惹来了不少麻烦。但她依然这么做了,在她看来,妲己就是她的小女儿,若是有人要伤害她,她是决对不会允许的。

姜王后对妲己的感情妲己自然知道,不然她就枉活了千载光阴了。九尾灵狐乃是洪荒异种,天赋异禀,妖物修行本就难于人族,像九尾灵狐这般洪荒异种更是困难重重,未化形之前修为不高,还得时不时逃窜躲避天敌的追杀,这让从小便失去父母的妲己变得十分阴险残忍,大自然的法则不允许她有同情心,一直以来都以一幅阴险毒辣的面孔出现,伪装着自己,而姜王后那种无私的母爱却成功的撩起了她心中那根原本脆弱的心弦,让她心里不由的将这个三十多岁,美丽的的妇人看作自己娘亲。

虽然她的实际年龄与这姜后相比,可以称之为姜后的老祖宗了,但在她心中却并未将她看作后辈蝼蚁。一直以来她不敢承认心中的想法,因为她此次乃是受了圣人之命,她又不得不做,今日终于借云中子之手才狠下心来,哪儿知先前路上姜王后的表现却又一次的让她犹豫了。

姜王后并不知道妲己的心思,见她走的慢,便疑惑的拉她的手道:"妹子如何走的这般慢啊?是不是身体欠安?"说罢还仔细的观察妲己的身体状态,像极了一个做母亲的人在关心自己的女儿。

妲己任由姜王后拉着自己的手,她心中正在作着激烈的争斗,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姐姐,小妹没事儿,只是在想待会儿该如何劝说王上罢了。"妲己轻柔的将姜王后的手从自己身上拿开,对于姜后的疼爱之举,让她心中觉得异常的不舒服,因为心中的愧疚。

姜后并未发现有何不妥,直安慰她不要多心,依旧拉着她往前走去。妲己却在后面一步一步的缓慢行着,她希望这路永远也走不完,永远也到不了那目的地。

只是终究不如她所愿,不过多时,还是到了那纣王寝宫,妲己在姜后身旁神色复杂的看着她,终究是下了决心,素手不经意间的一弹指,一股淡淡的妖气被引到姜后身上。

同时那挂于宫殿上方的巨阀剑忽然一亮,从内里冒出巨大的金光,震动着挣脱出来直飞向姜后,向她袭去。姜后如何遇到过这种情况,当下大惊失色,不知为何那巨剑会向自己等人袭来,想到妲己还在身旁,心中念头一闪,一把推开妲己,挺身而上独自面对那飞来的巨剑。

周围的宫女侍卫都是大惊,待及救援却也来不及了,只能愣看着那巨剑带着金光刺入姜后的身体中。

妲己本来做了那事儿之后便就已经心神不宁,那巨阀剑飞来她也未及防备,却不小心被姜后推开,那一刹那间,妲己脑中如同洪钟巨响,堪如那混沌钟在那脑海中震动一般,震起她心中天崩地裂,道道心理防线被攻破,傻愣愣的看着巨阀剑刺入姜后身体中,心里简直不敢相信,缓过一瞬,整个人如同疯了一般冲向姜后,事发突然,周围的人并未发现这看似娇弱不堪的苏妃为何会有如此快的速度。

妲己如疯了般抱着姜后的身体纳入怀中,泪如泉涌一般,樱桃小嘴当中本应发出的是娇媚之声,此时却是由于过度伤心而呼喊出的巨裂的凄厉哭声,阵阵哭声传出,直叫周围众人心中冷气涌生。

二十六百官为难

生这般大事,早有人通知了纣王,事情发生之时纣王却根本未在寝宫之内,而是在朝堂之上,事发突然,前来禀报的小太监并未注意到大殿当中还有文武百官,此时正在上朝。

纣王今日为妲己提醒,难得上得一回朝堂,心情郁郁的听着下面众人禀报政务,正烦闷着,忽然发现一太监跌跌撞撞狼狈窜入殿中,纣王大怒,未等那小太监开口说话便怒声喝道:"大胆,你是何人?胆敢如此放肆,朝堂之上可是你这无知之人随便乱闯的?来人,将这人拿下去斩了。"左右武士立即冲上前来,便要抓着这太监。

太监一听大惊,顾不得向纣王行礼,嘴里哭嚷道:"王上,姜王后她死了。"一句话如同平地起惊雷,将朝上众臣炸得个人抑马翻,纣王也被震的脑中一晕,未及说话,便有那亚相比干怒声喝道:"大胆贼人,胆敢胡说八道,咒我国母,当真可恶。""就是,想那姜王后贵为国母,一向贤良,且居于宫中,未曾听闻她身体有何不妥之处,岂会不声不响的便死了?"商荣也疑惑道。

纣王更是怒气蓬发,跳起身来指着那小太监道:"贼厮,倒底是何人指使,胆敢在这庙堂之上公然诅咒王后?"说罢更是抽出随手佩剑,便要跳下台来斩杀此人。

那小太监如何见过这场面,早被吓呆了,见纣王提剑前来,浑身被吓的瘫软如泥般倒在地上,眼见纣王将至,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磕头如蒜般跪倒,道:"小人岂敢欺骗王上,诅咒王后,王后确实已经身死,正在那王上寝宫之前,在场众人也可作证啊,小人实不敢欺瞒王上啊。"声音凄惨之极,显然是被纣王凶狠的模样给吓到了。

纣王及群臣被惊呆了,顾不得再管什么其他的,纣王当先便跨步飞奔向自己寝宫而去,连手中剑也忘了收回,朝臣也纷纷跟随纣王而去,往日他们可不敢如此的,今日事情重大,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一路浩浩荡荡的人马涌入后宫,场面颇为壮观。纣王提剑飞奔,早年的煅炼让他身体甚是勇壮,超出其他人等一大截,先到了寝宫之前。

来到近场时,却见一群宫女侍卫正不知所措的在旁边站着,见纣王来了,急忙跪倒迎接,纣王也不理他们,径直向前,身后文武百官也只赶到,分开忙乱的人群,这才见到姜王后的尸身。

只见那宫殿门口,一美丽异常的少女手中正抱着一清丽妇人,妇人胸口中插着一把剑,纣王一看,正是前日那野道云中子送来的巨阀剑,妇人正是姜王后,胸口鲜血尚在流淌,显是刚死了不久。

而抱着那姜王后的人正是苏妃妲己,此时的妲己再不复往日娇柔靓亮的模样,一张脸早已被泪水洗尽,如同那被风雨打过之后的娇嫩鲜花,让人看得直心疼,双目呆呆的,手中紧紧的抱着姜王后,径直坐在地上,也不顾那王后流出的鲜血沾到她身上,脸色苍白异常,嘴唇之上毫无血丝,口中断断续续的冒出一句"姐姐",整个人如呆傻了一般,神情中有说不出的恐惧与萎靡。

妲己凄惨的样子让众人看得伤心,纣王更是怜惜异常,正要走上前去安慰她,却被身边侍卫拦住,纣王大怒,道:"王后死了,你等不上前安慰苏妃,反倒拦着寡人,找死不成?"那侍卫赶紧道:"王上,您先别过去,您现在要是过去了,定会被妲己娘娘给轰开。"见纣王疑惑,又道:"我等先前也试过了,想要上前劝开娘娘,只是我等一靠近娘娘便被娘娘轰开,我等唯恐伤到娘娘,是以不敢上前。"纣王犹自不信,推开侍卫宫女,便要上前拉起妲己,哪儿知妲己现在如同疯了一般,拳脚相击,看也不看是谁,只顾胡乱攻击,连纣王也不得不躲开。纣王也奇怪往日娇弱的苏妃如何今日会有这般大力,就连自己也不是她对手了。

此时的妲己正沉浸在深深的愧疚与自责当中,姜王后的死深深的刺激到她,更是姜后遇险前推她的那把,直将她心中千年来筑起的堤坝推倒,心中的感情如洪水一般冲刷出来,直将她心神击溃,宛若疯颠一般,此时的她,心中只想和姜后呆在一起,任何人都不能把她与姜后分开。

妲己推开纣王后,又自抱着姜王后,宛如先前一般,只是在那儿呆呆的坐着,嘴里兀自念道着。

此时宫中众人群集,满朝文武皆在,却没人敢上前去打扰,就连那闻讯赶来的殷洪殷郊也被纣王拦住了,二人当时大哭着要从妲己手中夺过母亲遗体,却被妲己给打退了,当时妲己的模样直把二人给吓傻了,这才安安静静的坐在纣王身边,不时地哭泣着。

时入夜已有三个时辰了,众人都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的,不是不想动,而是根本不敢动。姜王后死,这种大事件发生,震动整个朝野,然而当事人姜后的尸身到现在也无法从妲己手中夺出,众人不得已不静静的待在这儿,好待妲己缓转过来之后,才好取过姜后尸身,办理丧事。从早上发生这事儿以后,到现在,在场的众人都还未能吃饭,肚子已经饿的不行了,但顾忌着现在这个场面,都没人敢发出一人怨言,生怕招来众怒。

只是妲己的精神似乎太好,自早上发生这事儿以来,便一直在那儿哭泣,声音早已哭哑了,眼泪也流了不知有多少,其间还有数次与侍卫争夺姜后尸身都发狂般的攻击,同样也与在场众人一样,到现在未吃东西,但叫众人惊讶的是,这个柔弱的女子却是比他们还要坚持的久些。

终是妲己精神方面受创太大,心神损耗太严重,终于在又过了两个时辰后,才轰然倒下,昏迷过去。

一旁纣王一直注意着情况呢,眼看妲己昏了过去,赶紧让人将妲己与姜后尸身发开,见妲己昏过去了,心中难忍,又见众大臣如今情况也是没啥心思商议大事,便叫群臣各自回家,明日一早再入朝议事。随后便召来十数名御医一同为昏过去的妲己诊治,他则整晚陪在了妲己身边。

群臣也自没啥说的,毕竟今日之事给众人的打击也太大了,一方面为了姜王后的死,一方面为了妲己与姜后的感情而感动不已,就连平时对纣王要求非常严格的商荣也没啥好说的,再说,自己等人一日未食,确实有些熬不住了。

二十七群臣激愤,追杀阐教

二日,天还蒙蒙亮,群臣便动身来到王宫大殿之内,若是往日,怕还未有如此积极,只是昨日王后身死,朝野振荡,今日众人也早早的就来了。

纣王今日也一改往日懒散的做派,群臣上朝之时便发现纣王已经坐在这上面了,商荣比干等大臣也看得有些心喜,这是纣王自圣庙上香以来一次如此积极的上朝,心中感叹:莫不是姜王后的死刺激了王上,让他恢复了往日的斗志?要是这样,倒也算是一件喜事。

时辰已到,群臣先参拜了纣王,便各自站住,等纣王发话。

纣王看了看下面的一众大臣,昨日受姜后死亡的刺激,一时间他神志又清醒过来,今日早上见妲己还未醒来,便自离开,上朝还有许多大事等着自己处理。

"昨日姜王后受奸人暗算,不幸身故。"纣王缓缓开口道,和姜后这么多年的感情,自然也是相当深厚的。

下面群臣一听,心中默然。

纣王又道:"姜王后生前贤良淑德,统御后宫嫔妃,贤名天下皆知,此番身故,当发国丧。"顿了顿,唤出负责礼乐的官员,对其道:"此事便交由你办理,勿必要办好。姜后生前节俭,不喜浪费,殡礼不要太过辅张浪费,但却需庄重严肃。"那官员也自拱手应下。

商荣出列道:"王上,姜后贤名天下皆知,此番受奸人暗算致死,是为国仇,定要捉拿贼人,以安天下万民之心。"比干等人也出列附议道。

姜后之父东伯侯姜桓楚也是老泪纵横的出列道:"还请王上为老臣主持公道。"说罢又自以袖袍摸泪。

纣王道:"昨日之事寡人已经查明,主犯贼子乃是那终南山炼气士云中子,此贼乃是阐教中人,前几日贼道云中子入宫拜见寡人,道是王宫之内有妖孽作崇,献出一柄木剑让我挂于寝宫之上,以镇妖邪。先前寡人未道其他,便自信了,将那剑挂在了寝宫之上,结果三日也不见有何事发生,后便忘了,昨日姜王后与苏妃妲己一同往寡人寝宫而去之时,忽然那剑大放金光,将姜后杀死。"昨日因忙于拿回姜后尸身,众大臣也并不清楚这中间的事情,一听纣王如此说道,当下朝堂上纷纷炸开了锅。

有人说是那云中子是假的,不是阐教中人,是山野道人,假扮云中子行凶,行陷害之事的;有人说云中子是真的,是有名的道德真仙,只有一种可能便是姜王后是妖怪所化;有人说是云中子是真的,但姜王后不是妖物,是妖物的可能是妲己,是那剑攻击错了。反正说法众多,不一而足。

东伯侯姜恒楚听到有人说自己女儿是妖怪时,顿时大怒,指着那说话之人便骂道:"贼子安敢欺我父女?我女姜氏早年嫁入王宫之中,贤惠有名,岂是妖物所化?分明是那贼人云中子惩凶杀人,尔等岂可无状陷我女儿于不义?"殷洪殷郊也是怒不可竭,跳出来便要揍那说话之人,骂道:"我母若是妖物,那我兄弟二人岂不也是妖物?你这贼子定是与那云中子一伙的。"那说话之人也是被吓的冷汗直冒,暗地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心道:咋老管不住自己这张嘴呢?一时口快便说出来了。

旁边众人也似看死人般看着他,心道这冒失鬼又闯大祸了,其实有怀疑的人多了去了,但没人笨到要把这事儿给说出来啊。

纣王看着下面乱糟糟的情况心下大怒,霍然抬手击在龙椅之上,将那金治的扶手都给震的一嗡嗡直响,口中喝道:"放肆!""朝堂之上乃是议事之地,吵吵闹闹,成何体统?都给我退下。"纣王一声令下,众人不得不各自站好,虽然纣王这段时间情况不大好,但多年来的积威还是压的众臣难受,不敢放肆。

纣王看了看那说姜后是妖物的人,目光直让那人双股打颤,这才道:"姜后贤良,与我同居多年,若是妖怪,我岂会不知,而那妲己,当日入朝之时,在场众位皆知,又岂会瞒得过众人,此话休得再提。"下面百官诺诺称是。纣王又道:"只这云中子行凶之事,还有待调查根源,但云中子行凶杀害姜王后,此仇不可不报。武成王!"武成王黄飞虎应声出列,"末将在此。""命你带五万御林军封锁朝歌,勿必将那云中子捉拿归案。"纣王意气风发的挥手道。

"末将领命。"却说那云中子,自献剑以后,便留在了朝歌,原想等着妖孽除去之后,纣王亲自来迎他入朝,同时好宣扬阐教教义,哪知一等便是三天,三天以来一点儿消息都没有,这点儿时间对于修道中人倒还算不得什么,但云中子看来,那妖怪必定道行不浅,居然三天都未曾将它除去。

四日,云中子终于等不及了,便出来看看,打听些消息,哪儿知刚上街,便见满街之上都长贴画像,云中子一看,正是自己的画像,心下一惊,再一看,上面写着"贼道云中子,杀害姜王后。"云中子一见大惊,他何曾杀过姜王后了,再细看周围,只见满街之人尽是披麻带孝,神情激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