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山中道观 第九十章 年轻的剑(1 / 2)

疯道人死了。

一个六境天人级别的强者,不论放在大夏朝的任何一个郡乃至域,都是开山立派,无人可以小觑一般的存在。

若是北郡也有这样的人物,而且死了的话,想必会轰动整个修行界吧。

纪宁心中微微感慨着,但现在疯道人的死却渺小的像尘埃,没能激起半点的水花。

这帮来自于各大域,不同势力的七境尊者,脸上全都带着云淡风轻,安然落回了原位。

一个个的表情,就好像刚才的事情全然没发生过一般。

来到这里的人,都有心理准备的。

秀山是人族禁区这话不止是说说而已。

不是人人都能像叶九一样跨越妖族长河,斩杀一尊王级大妖而后还能安然归来的。

况且这禁区,或许要比妖族的长河要可怕的多。

虽然这龙潭峰,还没有到秀山中最危险的核心区域,但也差不了多少了,即便是下一刻发生什么禁忌的变故,将他们所有人埋葬在这里,外面的人也不会奇怪。

早已经心存死志了而已,死区区一个疯道人又算得了什么?

纪宁回过神来,此时那场间,已经又有几位前辈轮番上阵,各自祭出了自己最强的手段,看着威压都不简单,但失败的却是一个比一个更快。

究其原因,应该是那白鱼剑不想玩了。

没意思,怪累的。

赶紧上,完事提上裤子赶紧走吧。

嘭!

又是一声巨响,又一人被白鱼剑的剑光弹下,狼狈的落到了地上。

纪宁眼神一凝,此人已经是第六个失败的人了。

场间一共就十个人,也就是说,还剩下没试过的,就只有他,齐澜,以及身后那个如山般的黑衣男人,以及对面的那位穿着明晃晃的马褂,尖嘴猴腮长须小眼的中年男子。

只剩下了他们四个。

“谁先?”

那尖嘴猴腮的中年男子眯眼问道。

而虽说是问,但他却将那不容置疑的视线,落在了纪宁和齐澜两人的身上。

他的身份,只是南域中的一个散修,与那疯道人一样是尊者境,得到那块骨质令牌只是偶然。

运气支撑他走到了现在。

而比他强的,疯道人,木缘真人,乃至那仙门之主,还有其他的七境英雄豪杰,全都败了。

他也一定会败。

但是他不想输。

白成洛表情阴翳,用力握紧了双拳,经过了前六位修士的挑战,他已经越来越能摸清那白鱼仙剑的秉性了。

毕竟是器物,即便有一些灵性,其头脑肯定也不是能与人类相比的。

他看清楚了那白鱼仙剑的喜好,知道了该以怎样的形式让那白鱼仙剑认识自己,知道了该如何避其锋芒,尽可能的让撑的时间久一点

——只要不是行为太孟浪,那白鱼剑是不会刻意为难的,会以相同境界的实力来进行考验。

所以,每有一个人失败,白成洛便认为自己成功的几率大了不少。

而现在该那两个少年去了。

望着对方那不容置疑的目光,纪宁的神情一凝,看了眼齐澜,随后又看了眼身后的黑衣男子。

“两位前辈都不打算试试么?”

柳青如一尊大佛般坐在原地,身形宛若小山,淡淡道:

“你们先吧。”

那尖嘴猴腮的男子自然也是同一个答案。

作为十人当中最弱的两个,纪宁与齐澜自然是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的,于是便只能无奈的对视一眼。

视线交换当中,互相都是懂得了对方的意思。

“谁先来?”

“都行。”

“那我先吧。”

“好的。”

齐澜深深吸了一口气,而后向场间走了出去。

众人的目光也跟着他移了出去。

作为一个后辈,竟然能穿越秀山禁区,孤身一人来到这,与他们这些修行界的巨擘站在一起,齐澜与纪宁的运气或者说气运,就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谁都知道,世界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机缘这东西也一样。

当一件器物具有灵性时,在它选择的时候,定然会希望自己选择一个既年轻又有潜力的人,还没听说过哪个老怪物获得机缘从此走向人生巅峰的。

所以齐澜要如何试图降服白鱼剑,很值得他们关注。

“但他是用刀的,似乎没什么机会吧。”

木缘真人注意到了齐澜腰间的金刀,淡淡说道。

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剑与刀都只是伤人的兵器而已,并没有什么强弱好坏之分,用剑的人也能用刀,反之亦然。

但如果放在修行界当中,尤其是对刚刚踏入修行的年轻修士来说,兵器的选择就非常重要了。

种什么种子,结什么果。

绝大多数人,未来的所有成就,都会跟初入修行界时所接触到的功法,练习的兵器有关。

修某种传承类型法诀的,多半也会跟他师傅一样,刚一开始在阵法上展现出一些天赋的,未来再去转而当炼药师的几率很低很低。

道理同样适用于兵器之上。

刚一开始就用刀的人,很难去转而学剑,因为二者虽然都是铁器,但使用起来却有千百种不同,想要轻易转换过来,是没那么容易的。

果不其然,在齐澜带着腰间那柄金刀走上来后,上方的白鱼剑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致,只是略微释放出了一丝的剑意,在齐澜的身上走过了一遍,确认了一番后者的根骨,年龄后,便再度沉寂了下去。

齐澜遭受冷落,但并没有因此就放弃。

“没想到在这样一个时代,还能碰见如此极品的仙剑,看来那叶九的确如你们所说,是个万中无一的剑道仙材。”

山河社稷图的器灵老者在齐澜的识海内不停的赞叹着。

他与那白鱼剑,都是器物,所以他才更能懂得,想要达到后者这般品质到底要有多么的不容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