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比试 哗众取宠。(1 / 2)

梁翁此话一出, 史如意还没作出什么反应。

梁婆婆先跳起来不干了。

她叉着腰,柳眉一竖,毫不客气地用手指着梁翁的鼻尖, 气势汹汹地开骂。

“好你个老头子, 不就吃了你个艾窝窝吗,当是什么宝贝似的!

你自个儿不陪我耍也就算了, 好不容易盼来个女娃娃, 你还二话不说赶人家走。”

一边牵过史如意的手,扭头就要走。

梁婆婆伸出手点点自己脑袋,看似在与史如意说悄悄话,音量却大得足够让整个院子听闻。

“小如意,别理那老头子啊, 他年纪大了,脑筋不大清楚。

你喜欢吃这山药艾窝窝,跟婆婆来,我房里还藏了几块……”

罗娘子对她公公婆婆之间的斗法已是见怪不怪,眼观鼻鼻观心,忍着笑, 当自己不存在。

梁翁被梁婆婆这么一打岔,那脸却再也板不起来了。

气得在原地跺脚。

“你、你、你, 你个老婆子, 你知道啥子。

这女娃娃可不是寻常娃子, 她是来挖祥和斋的墙角来了!

我都听罗儿说了,这女娃娃想赁下我们的铺子, 卖她自个儿的点心。”

闻言,梁婆婆迟疑地停下脚步,眯起眼睛, 看向手里牵着的小人儿。

史如意仰着头,无辜地回望她。

“小如意……

你想赁我们铺子卖点心?”

那梁翁瞅见梁婆婆终于把他说的话听进去了,大感快慰,连心头的焦躁都缓和了许多。

梁翁是知晓他这老婆子的,甚至比他自个儿还要看重祥和斋。

当年他俩双剑合璧,梁翁只顾一头扎进厨房做点心,两耳不闻窗外事,铺子一应大事小事都交由梁婆婆打理。

最开始,他们每日去观音桥支起小摊叫卖。

他年轻时木讷嘴笨,也不懂说话,都是老婆子负责吆喝摆摊,和街坊邻里混得关系极佳。

人家宁愿多跑两条街来他们摊买点心,就为了和梁婆婆多唠上一会磕。

哪家有什么喜事难处,梁婆婆也都记在心里,恰到好处的一盒点心,总是能送到人心窝窝里去。

后来他们攒下家资,盘下了这临街的屋子,后院拿来自个儿住,前屋充做点心铺面。

一晃眼,风风雨雨,几十年过去了。

如今他们祥和斋确是经营不佳,但也容不得旁人趁虚而入,染指家业。

租铺子给外头的人卖点心,这跟挂羊头卖狗肉有什么区别?

不是他家自个儿做的,卖着心虚不说,如果味道不好,更是砸了几十年的口碑名声。

梁翁负着手,脸上是藏不住的得意之色。

他一点儿不担心梁婆婆的反应,她年轻时便是个极泼辣的性子,年纪大了这臭脾气才缓和一点。

之前知香楼派人来偷师,他发现后气愤,不过是拿了扫帚将人赶出去。

梁婆婆却直接抄起菜刀,嘴里骂着爹娘,追了那人条街,把那人屎尿都吓出来了。

史如意被梁婆婆握住一边手,又被这么盯着,突然升起几分紧张不安来。

她下意识抽出手,结结巴巴地开口解释,罗娘子也在一旁帮腔。

梁婆婆打量史如意半晌,眼里精光一闪而过,片刻后,又变回了方才那个笑眯眯的小老太。

努努下巴示意她。

“这竹盒里装的,便是小如意你自个儿做的点心麽?”

梁翁:?

他是不是听错了?

梁翁发觉梁婆婆也不站他这边,事情完全不像他预想的那般发展,急得直瞪眼。

那一老一少却没有半点理会他的意思。

史如意微微一愣,旋即漾开笑容来,一个劲地点头,嘴角的小梨涡遮都遮不住。

她打开竹盒的盖子,从里小心捧出一个油纸托的茶杯羊羹。

“都是我自个儿做的……茶杯羊羹,配上四季花点。

婆婆尝尝看?”

梁婆婆也不和她客气,不动声色地接了一个过来,在手心转一圈细看。

她咬一小口,闭上眼,摇头晃脑地品味。

“……”

史如意眼巴巴地等着梁婆婆的评价,大气不敢出一声。

梁翁亦停下了往这边来的脚步。

庭院寂静,只余鸟鸣。

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梁婆婆身上。

好半晌,梁婆婆才嘴角扬起,她睁开眼,目露激赏之色。

却并未朝着史如意,而是向着梁翁说话了,语气捧腹,带着点幸灾乐祸的笑。

“老头子,你不行咯……

如意才那么小的女娃娃,做出来的点心,味儿却不比你老头子差!”

胡说八道!

他做点心这许多年,祥和斋若是在安阳称第二,便无人敢称第一。便是那知香楼重金从京城聘来的点心师傅,在他面前也得自称孙子。

梁翁得了梁婆婆这句评价,气得七窍生烟,大步走过来,往那竹盒中扫一眼。

抱着臂,冷哼一声。

“哗众取宠。”

做点心做成这般花哨的模样有何用?像知香楼的作派,华而不实,又虚又浮,估计味道也好不到哪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