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心想事成(1 / 2)

家中有喜 元月月半 10276 字 19天前

经沈二郎提醒家具铺掌柜的意识到来回走货辛苦归辛苦, 胜在小富即安。

沈二郎问掌柜的:“有没有想过几日出一次货?”

“一次不是得十几二十天吗?”

沈二郎窒息,就这还想搬去长安跟那些人精抢地盘:“今日做的变蛋半个月后出货,明日就不做了?”

掌柜的恍然大悟:“我, 这我得算算。”

沈二郎:“天热变蛋不能久放, 天太冷不能做, 要不一个月两次?”

“那一次多少呢?”

沈二郎朝外面睨了一眼:“水稻还得过几日,村里没什么活, 家家户户都有鸡蛋, 你要多少有多少。”

“你家现在有吗?我想去汉阴郡问问。”

沈二郎无比想叹气,守着中原独一份的变蛋还把自己搞的这么辛苦,该说他不愧是匠人出身的家具铺的掌柜的吗。

“你卖便宜了。”

掌柜的不禁说:“我不骗你,一个蛋净赚五文还便宜?”

“净赚五文很多, 但在那个酒楼里便宜了。四个变蛋一盘菜, 剥开切了上桌就可以卖六七十文。你说的那个酒楼一盘凉拌黄瓜十几文。”

掌柜的点头:“要的。租金和伙计月钱都贵。”

“长安的价定了, 不好涨价, 那你卖到汉阴郡打算赚多少钱?三文?那你不如多辛苦一两天送往长安, 亦或者蜀郡。再少就不值了。一千个鸡蛋才赚两贯钱,不够来回车马折损。”

掌柜的被他说蒙了, 请他赐教。

“让他们过来拉。”沈二郎无奈地说。

掌柜的如梦初醒:“我怎么没想到。不用担心刮风下雨路上颠坏了他们挑三拣四, 还不用担心到了长安他们反悔不要, 或者仗势欺人。”忽然想起什么, “可是,钱都收了——”

“有文书吗?签了多久?”

掌柜的想想契约内容:“好像就说下次何时送货, 送多少过去。”

“回头就说天热变蛋容易坏, 拉到长安去掉坏的不够本钱,过了三伏天再说。他们一定以为你想趁机加价。届时你就说倘若不信可以自己过来拉。他们要多少我们有多少。”

掌柜的试探地问:“那他们要是找你们?”

“你觉着我们家谁有能耐迎来送往谈生意?”

沈二郎的身体肉眼可见的虚弱,喜儿不知变通, 钟子孟厚道不适合谈生意,沈伊人是个贤惠的妇人,然后就是小薇和有为,前者不敢谈生意,后者还是个幼童。掌柜的放心下来:“那就说方子是我的?”

沈二郎点头。

掌柜的:“那我们得再立个契。”

“我们言而无信,你可以把我们推出去。”沈二郎道。

掌柜的仔细一想有道理:“倒是我小人了。”

“先小人后君子,理应如此。”沈二郎感觉口干舌燥,下意识找拐杖。

掌柜的见状越发相信钟家没人能跟长安来的大商人谈买卖。他心里百转千回,面上不显,扶着二郎起来。钟子孟问他怎么了。沈二郎朝不远处的饭桌看去。钟子孟连忙拿过水壶:“渴了说话啊。”

沈二郎麻烦姐夫大半年,不好总麻烦他:“起来走走对身体好。不是你说的吗?”

“我说得多了,也没见你记住几句。”钟子孟递给他一杯水就问掌柜的渴不渴。

掌柜的吃饱喝足来的,“沈兄——”

沈二郎呛着了。钟子孟接过杯子瞪一眼掌柜的。看起来三四十岁了,称二郎为“兄”,他也张得开口。

“兄”不过是敬称,掌柜的也没想到沈二郎反应这么大。

殊不知沈二郎在长安混日子的时候只能当弟弟,无论同僚还是上级都比他年长。近两年身边多出不少比他年少的,可彼时那些人已经不敢同他称兄道弟。

“兄”这个字眼对沈二郎而言格外陌生。

沈二郎坐回去:“沈老弟,二郎,怎么称呼都行。”

掌柜的觉着“二郎”亲切:“那就二郎老弟,今天下午或明儿就安排人做吧。”

沈二郎点头:“姐夫,家里的鸡蛋可能不够,回头你去村里问问,谁卖给我们就叫谁做。但一开始别这么说。”

钟子孟不懂为何多此一举,但他听小舅子的听习惯了,午饭后等天不热了,他先和沈伊人去县里买石灰等物,回来就去村正家问他家有没有这几日才下的蛋。

钟子孟不认为此事见不得人,同村正说话的时候也没刻意压低声音或捏着嗓子。村正左右邻居闻言隔着墙头喊他们家有,还热乎着呢。

邻居的这句话叫从村正家门口经过的人听个正着。那几个村民停下就朝院里喊“子孟”,不等钟子孟出来就说他家也有这几日才下的蛋。

钟子孟出来安抚乡亲们,让他们回家找个篮子把近五日下的蛋送过去,明日他定做的坛子到了,篮子腾出来还给乡亲们的时候再付钱。

钟子孟有钱,村民不怕他耍无赖,闻言纷纷回家挑鸡蛋。钟子孟到家沈二郎就提醒他姐夫把东偏房拾掇出来,搁东偏房里做变蛋。家里不忙了就在东偏房东边用竹子和瓦搭五间棚——三间朝北,两间朝西。竹子山上就有,搭棚的铺席可以找村里人买——便宜,买瓦也用不了几个钱,说不定这次一千个蛋赚得钱都用不完。

钟子孟稍稍一想就说:“听你的。”

“还有,等会数鸡蛋的时候叫小薇过去,谁家的篮子,多少个蛋,都写在篮子上。明儿来拿钱和篮子的时候叫他们做变蛋。做好了也在陶罐上贴上他们的名,这样就算不挨个查鸡蛋,他们也不敢弄虚作假。”

钟子孟不禁佩服小舅子想得周到。

喜儿进来听到这番话忍不住夸他聪慧,不愧是她钦点的二聪明。

沈二郎气笑了。

钟子孟想趁机调侃两句,吵闹声传进来。钟子孟叫喜儿跟他出去看看,以免打起来有人趁机给他两巴掌。

喜儿出了堂屋门就喊:“吵什么!?”

村民都知道她力大无穷,一看到她都跟乖孙子似的,讪笑道:“没吵什么。”

钟子孟当和事老:“有话好好说。怎么了?”

脸通红的女人指着身旁老媼,“她家就五只老母鸡,就算一天下五个蛋,五天也才二十五个。她弄五十个过来,我说现在天热,等十天前下的蛋送到长安小鸡仔都出来了,她还说又不是我家的事,用得着我操这份闲心。我说到了长安卖不出去,以后谁还敢找子孟做变蛋。没人找子孟,咱们的蛋卖给谁去。她说城里那么多人还愁没人要,就我事多。小薇她爹,你说是我事多吗?”

钟子孟忙说:“当然不是。”

喜儿一把拉开姐夫:“废什么话。爱去哪儿卖去哪儿卖。卖给我们就得听我们的。”指着那老媼,“你家的鸡蛋我不要了,哪凉快哪呆着去。”

鸡蛋那么好卖至于放十天吗。

果不其然,此言一出那位老媼脸色骤变,露出讨好的笑容。

钟子孟越过喜儿:“别嫌喜儿说话直。你把鸡蛋都放一起了,我们也不知道哪个是十天前下的,哪个是这两天下的,我们怎么收?这么热的天小鸡二十天就出来了。十多天的蛋里头已经有黑点了。”

被老媼气得脸通红的女子点头:“我也是这样说的。这事不能怪你挑剔。县令家的厨娘一次也只敢买十来个蛋,吃完了再买。”

钟子孟点头:“这样吧。小薇,去拿笔墨,谁的鸡蛋谁的篮子都记下来。”

话音落下,又有几个人脸色骤变,不由得想起他们出去做活,烧一块砖都得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

钟子孟看见了也当没看见。他叫大伙儿在院里等一下,他和喜儿把东偏房腾出来。沈伊人在院里劝众人消消气,小薇去她爹屋里拿笔墨。

弄虚作假的几个村民趁着沈伊人不注意悄悄退出去。

钟子孟叫大伙儿排队数鸡蛋的时候仔细瞅一下,果然先前那几人不见了。钟子孟就当只来院里这么多人。这些人走后,钟子孟叫女儿算一下还差多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