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赤子归沧浪(1 / 2)

明月入怀多少事 靡二 4234 字 1个月前

原倚风的死并不出乎天下人的意料,以玉寒历来的阴冷之心,任谁都明白原倚风只要活一日就会是玉寒的在背芒刺,除之后快不过早晚。不日玉寒诛杀原倚风及其三子的消息就传遍了天下,人人为上位者居心胆寒的同时,也在深深同情着原倚风及至整个子孙凋零的原氏。不过半载,嫡脉无存。原氏太祖太宗在天,想来也是痛心的!

雷霆血腥镇压之下,玉寒成功地牢牢将大权握在了掌中,只是原倚风的死起到的作用不只是威慑,多少也令一些对旧原存有感情的刚直之士起了不满之心。在大多数人明白据理力争无妄转而消殆的时候,仍有一些人冒着不畏死的决心为原氏鸣不平,谴责玉寒的大逆不道,嗜血不仁。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玉寒信手将诏卷甩在郑彝怀中,“既然这些人都心向旧原,那就让他们都去陪葬!这江山今后不容反我玉家之人!”

颤颤巍巍捧着诏卷,郑彝小心道:“皇上,这城西安家可是青城公主的夫家啊!”

吉南王反乱平定后的第二年,安家再次择选良辰吉日为安秉谦与玉鸣徴举行了婚礼,玉寒登基后封其为青城公主。

玉寒脸色陡变,吓得郑彝深深低下了头,暗怪自己失言,头顶那人不耐烦道:“命她和离归宫,不然逐出皇室,永为庶人!”

“是,奴才遵命!”郑彝赶忙伏拜,待脚步声渐远才从地上爬起,想起玉寒刚才的脸色不由腿软。算算日子,中宁王被诛也有小半个月了,崇溪长公主却仍居住在中宁王府,对于皇上的和离旨意完全视若无睹,执意为中宁王守节。自己今天提及青城公主本是想提醒皇上对安家手下留情,却无意触动了霉角,让他想起崇溪长公主一事升起怒火。郑彝擦擦额头的冷汗,转身安排人手出宫传旨,同胞亲姐尚且如此,况且青城公主?伴君如伴虎,这事是他大意了,以后当要事事三思才是。

安家积蕴大族名望声隆,因谋逆降罪灭门的消息一传开,朝中以南侯为首的多位重臣就火速进宫求情,均被玉寒动怒驳回,甚至于德治殿正门广场杖责了数位老臣,百年安家回天无望。

一夜满门三百七十六口,皆遭鸩杀。

青城公主玉鸣徵于安家灭门当日,公然抗旨拒不归宫,痛斥玉寒残暴无道不容忠良,停驸马安秉谦尸身于安氏祖祠,除簪披发,褪服冕,缴册印,长虹泣血撞柱自戕,幸南侯世子岳泽洛及时赶至救下性命。

只可惜一代烈性红颜容泽损毁,痛失所爱后仅剩躯壳,被玉寒下旨褫夺封号,废为庶人。

长亭相送微雨迷蒙,不知是雨丝还是泪珠模糊了众人的双眼,油纸伞遮住细雨绵绵,却没有遮住玉子衿心头浓郁的乌云,半个月过去她形容枯瘦了一大圈,鹅蛋脸险些变成了瓜子脸,在湿雨潮风中她眼睁睁看着自己当年一手促成的良缘结这般苦果,如一尊玉雕僵硬无言。

触目的棺椁被厚厚的黑油布包裹,咫尺方木永远封存住了才名于世风度翩翩的安大公子,掌珠园福雅居中一笔沧浪赤诚的少年终要怆然入土,永绝人世。

玉鸣徵孝衣似雪,不染尘华,瘦削的脸上即使用纱布厚厚缠住了额头,仍有殷红渗透出来。她形销骨立目中无神,大好时光无声葬送铅华,无边的悲伤绝望从她眼中散发出来,整个人如深秋冻菊,死一般的气息。

玉妙人扶着将要临盆的腰身无声哭泣,她以为自己给妹妹找到了一门好亲事,这几年看他们夫妻和睦诗书对答,她以为妹妹会永远这样和自己的良人幸福下去,可是为什么她和泽洛想尽了一切的办法,至少抱着希望能留下安秉谦一命,可是他们错了。二哥一直忌惮南侯府曾效忠大哥,公公虽然如今是从龙重臣,日子却不如表面那样风光,联合多数大臣为安家求情并没有能挽救得了什么。

雨越下越密,玉鸣徵半抬不施粉黛的秀丽容颜,泪尽干涸的瞳仁在烟雨湿润下幻化出一层迷蒙水雾,她对来送行的两个姐姐和胞兄玉凌木讷行礼,“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二姐、三姐、四哥,就送到这里,我走了,你们保重!”

“徵儿,”玉妙人泣不成声,哽咽道:“安家祖坟就在显阳,你又重伤未愈,何苦再带着妹夫的尸骨奔波,留在显阳让姐姐照顾你不好吗?”

“是啊,留在显阳还有哥哥姐姐照顾你,何苦去受那羁旅之苦?”玉凌瘸着一条腿悲伤上前,年轻的脸上歉疚自责,都怪自己无用,眼睁睁看亲妹妹遭难却连话都说不上。

“不,三姐,四哥,他不愿意留在这里的。”如抚摸至宝般将掌心贴上棺木,玉鸣徵的美目中聚起更多的水光,有一滴承受不住重量落到腮边,在她苍白瘦弱的面颊划出水痕,她怀念道:“他曾说过,沧浪才是他的家,是真正生他养他的故乡,有他多年未见的母亲在等着他回家。”

鱼泽沧浪,是个出美人的地方。多年前安家身份最尊贵的少年郎路经此地困于潮浪,被一个父母双亡的渔家女所救。二人年纪相当男才女貌,日久生情私许终身。

多日后家人寻来,少年挂念高堂无奈离去,临行曾许诺三月后必携彩礼来迎,予汝明媒正娶。

渔家女谨守着这句诺言苦苦守候,三月过去良人不归,十月过去腹中孩儿呱呱坠地,那个少年依旧是杳无音信,她只能孤身一人顶着乡亲们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含辛茹苦抚养着他们的孩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