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已隔蓬山远(10月14日完稿))(1 / 2)

金屋恨 柳寄江 14548 字 24天前

她想,如果在生的时候,听了这样的诗,她是会哭的。

蓬山,有多么多么多么远?

是不是,如她与她的刘郎,明明走在未央宫的长廊间,抬眉得见。心却早荒芜成一片空城,陌生的仿佛,从来没有过,少年时的幸福时光。

所谓咫尺,有时候也是天涯的距离。

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亦不是阴阳。是爱了却渐渐陌生,到最后,终至成仇。

而如今,她在这九万里深尺的地府幽冥,仰望着他与她的故事,幽冥那么冷,那么寂寞,寂寞的,连眼泪的掉不下来。

开头是,他与她。

结束时,他与她。

而她,不过是一个可笑的路人,侵袭过他们的故事,到最后,退出他们的故事。而他们的故事,依旧幕起,上演,高潮,余韵悠悠。到了落幕,亦与她无关。

元狩元年,卫子夫自缢于椒房殿,以妃礼,葬于陵园。

至死,她的刘郎,都没有来见她。

枉死的魂魄不得投胎,而她在这枉死城游荡经年,为的,不过是等,那一日,她的刘郎到来,在他饮下孟婆汤之前,亲口问上一句,曾经,他有没有爱过她?

不过,如此。

**********************************

还是景皇帝在位的时候,她出生于平阳侯府的奴仆房中。“这么美,”母亲叹道,“比我还要美丽。”

再美丽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个奴仆。

少年的时候,她也曾听说,在遥远的帝都长安,被立为皇太子的少年曾微笑着对她的表姐承诺,“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

金屋藏娇呢,多么美丽的传说。

那时候,她也曾感慨那个幸福的女子,全然不知,在将来的日子里,她会是那个打破“金屋藏娇”美丽传说的人。

命运在暗处窥视,笑的幽微。

那一年,金枝玉叶的平阳公主下嫁平阳侯曹寿。从金碧辉煌的车中款款走下的女子,美丽的像是天上的仙女,那么高贵,那么华美。

而平阳长公主刘婧,便是那个改变了她一生命运的那个人。

那一年,她年纪尚幼。

平阳侯府的女主人在某一天看见她,眼睛亮了一亮,“倒是个美人胚子。”

刘婧道。

于是,很快,她不再作那些低等的活计。平阳公主将那调入内院,训练歌舞。

“子夫可不要负我的期望啊。”公主微笑着道,眼神难解。

什么样的期望呢?她不懂。那时候,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奴婢,心中的天地很小,只要家人平安温饱。

第二年,她的二姐卫少儿正和平阳县的小吏霍打的火热,生下了一个男孩,霍却不能够迎娶她。

他已有妻室。

卫少儿抱着孩子偷偷流泪,拉着她的手道,“三妹,不要再走姐姐和娘亲的老路。”

那时候,她的容颜愈发娇美,歌舞也渐渐精湛,美丽的连自家姐姐也叹服。

“二姐放心。”她微笑的安抚着小外甥。练了一年歌舞,心气渐渐高起来。断不肯再做那与人私通的贱婢,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可是,又能如何呢?

依旧茫然。

年底,景皇帝大丧,公主撺掇着候爷,举家迁往长安。

新帝继位,年号建元,金屋藏娇的太子妃,立为中宫。而平阳公主,也进阶成为平阳长公主。

陛下念着姐弟之情,默许了姐姐姐夫一家留居长安。

如此繁华的长安。

渐渐有些了悟,长公主,从很早就训练着她们这些歌姬舞姬,定有所图。

纵然那时,依然不敢想的太深远。

她纵然衣裳华丽,容颜娇美,依旧不过是一个歌姬,见了人,轻轻低下头去,我见犹怜。

走在小溪旁的人,望着远远的山就觉得很高了。如何,敢做梦飞上云端?

命运慷慨或是残酷的为她开了一道门,茫然的走进去,何去何从,自己丝毫不能做主。

她素知陛下与长公主乃一母所生,极是亲厚。那一日,陛下来访平阳侯府,长公主遣了数个美人伺候,陛下都言笑晏晏,看不上眼。

长公主的贴身侍女阿兰吩咐道,“子夫,你去堂上献歌吧。”

仿佛天上掉下来的机缘,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武人们唱,学得千金艺,卖得王侯家。而我有无双颜,要卖与的,却是帝王。

那时候,陛下还很年少,她,也很年少。年少的,对爱情充满幻想;对前程一往无惧。

堂上坐的帝王,眉如剑,唇很薄,俊朗至极。

那时候,他还不得志,所以,眉间有着一抹忧郁。

那是天下的至尊啊,她仿如跌在泥里,仰望天边的云。还未展喉,心已经融了。

如何唱,如何舞,都已经忘记。只记得,上首座上,他抬眉,饮下杯酒,望着她,眸底微微的一丝惊艳。

她伺候他更衣,他摘去了她的发簪,赞道,“美哉秀髻!”

仿如一梦。

她随着这个男人回了未央宫。她一直知道,大汉朝如今的皇帝,名讳为刘彻。只是今后,这个名字于她,除了尊崇,有了更深的意义。

然后,她看见了她。

宫人在御车前禀报,“皇后娘娘等陛下回来多时了。”

御车里沉默了片刻,传来了陛下的声音,“是么?”

她站在御车的最后,听方才那近到咫尺的声音,远的像在天之涯。

“阿娇姐,”陛下下得车来,微笑唤道,“外面风大,你怎好在此?”

那个女子嫣然回过头来,微微仰着头道,“你又不在宫中,我想你了啊。算算时辰,你该回来了。便在这里等了。”

那是她平生见过最尊贵的女子,见了陛下,也不曾俯首帖耳半点,微笑着你呀我呀,仿佛那只是她的夫君。

到后来,她登上与她一样的高位,却始终没有她的气势。

到最后,方明白,卫子夫是刘彻的皇后,陈阿娇却是刘彻的妻子。

那时候,陈阿娇也是极年少的,那么美,不同于她的美丽,陈阿娇的美丽,是高贵的。谁都不能否认,她的美丽。

有了一个那么美丽的皇后,她,理所当然的,被摒弃,入宫为奴。

只是不甘心啊,委身于帝王,不是为了重操为奴为婢的日子。

她听着宫人们说,陛下与皇后多么的恩爱,少有的帝后情深。

那么她呢?她卫子夫算什么?

一年后,未央宫遣归年老宫女,她渐渐心灰,抱着不成功就成仁的心思,费尽了周折,到陛下眼前,跪求他放她离去。

见了那熟悉又陌生的容颜,忍不住,泪流满面。

于是重获宠幸。

这一回,皇后娘娘无法容忍。

那么高贵的女子,如何能够忍受,与一个身份下贱的歌姬共同分享夫君。

只是,她渐渐有了身孕。

陛下践位至尊至今,专宠皇后,膝下犹虚。皇嗣极其重要。皇后娘娘不管不顾,她只要她的夫君,不肯睁眼看一看,天已变,人非昨。

那时候,她以为,陈阿娇之所以输,是因为,九五之尊的陛下,不可能,永远守着她一个。后来却悲凉的发现,这世上原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可能。

那么,当初,谁对谁错,已经不那么分明。

同样钟爱陛下的淮南翁主刘陵,联合她,利用楚服的家人,逼着楚服,最终陷皇后娘娘于万劫不复之地。

她冷眼跟在刘陵身后,慢慢想,她又何苦?纵然斗倒了一个陈阿娇,刘彻,依然不可能是她的。

为谁辛苦为谁忙?

所以,子夫,你要记住。她对自己说,那些陷在爱情里的女子何其愚蠢,有朝一日,你不要像她们一样。

可是,到了很久以后,那个女子归来,她才悲哀的发现,有些事,不是一直告诫着自己,就能够不发生的。

那些年,她坐在那个帝王身边,母仪天下,冷静的看着大汉帝国一日一日的强盛,时日慢慢的,慢慢的,将一颗芳心托付。

为什么要爱呢?

是因为他太绝情,还是因为,时日太无聊?

天上地下,无人能答。

然而一缕情思,毕竟去了。

她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忽略了,冷眼看在一边的陛下。

拟好废后旨意的那日,陛下来到她殿上,用了膳,温存过,看着她娇美的容颜,忽然冷笑道,“朕倒是没看出来,卿倒是心狠手辣的女子。”

惊的一身冷汗都坠下来。

那是大汉皇朝的皇帝,天下都在他手中,到后来,她才想明白,她自以为得计,不过是因为陛下默许了一切发生。

那是从小与他一起长大的表姐,他曾承诺要爱重娇宠的女子,世人称颂琴瑟相和的帝后。

他却冷眼看着她,慢慢的走向深渊。

然后,亲手把她推下去。

她一直以为自己比陈阿娇看的清,枕边人如何的无情。却不料,他不是无情,而是绝情。

从那日开始,她学着,按他的心思做事。

他却已经渐渐疏远她。

若不是因为怀了诸邑,只怕,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一个皇后,叫做卫子夫。

那时候,他虽后宫三千,一直以来,有生育的,却只有她。

后来,幼弟卫青渐渐崛起。

后来,她终于诞下了陛下的长子刘据,进为皇后。

那时候,她并不知道,在遥远的唐古拉山,刘陌与刘初已经开始呀呀学语。

从歌姬到皇后,那样奇迹的传奇,淹没了金屋藏娇的故事。

而她,也渐渐忘记了,幼时曾倾慕过的,那则美丽神话。

直到元朔六年,那个被遗忘以久的名字再度被提起。伴随那个名字归来的,还有一个极似她母亲模样的公主,名讳为初。

那个女孩子说,这个字,来自于一句美丽的诗,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听见的时候她哑然失笑,人生若只如他们的初见,那,她卫子夫会在哪里?

又或者,人生若只如她卫子夫与陛下的初见,这世上,又何必有一个陈阿娇?

都是悖论。

也许,人生都是一场最盛大的悖论。

只是,那一刹那,心隐隐的疼。

却原来,一直告诫自己不要去爱。到头来,还是爱了。

一晃眼,从建元二年到元朔六年,已是十多年。而那么漫长的岁月,爱意一点点的滋长,醒悟的时候,连自己都无法抹掉。

也就注定,一生痛苦,死亦不能休。

陛下赐那个女孩封号悦宁,住昭阳殿。

悦宁悦宁,愉悦安宁。在这未央宫里,谁又能真正愉悦安宁?

人前人后,那个女孩都不讳言对自己母亲的思念。她说,我的母亲,是全天下最好的女子。

全天下最好的女子?她慢慢忆起记忆中的那个女子,芙蓉如面柳如眉,当然是极美的了,只是那么骄纵任性,想要违心说出一个好字来,当真是有些难呢。

而陛下,不正是被她的骄纵任性,一步步逼的,离开了她么?

而在外流落了这么些年,她的脾气,大约也渐渐被磨掉了吧?毕竟,出了这座长安城,还有谁个人愿意,无限制的容忍她的骄纵脾性呢?

只是,失了那烈焰一样骄纵脾性的陈阿娇,还是记忆中的那个陈阿娇么?

她渐渐的,想不分明。

私心里,陈阿娇这个名字,就当和那个骄纵任性的女子和在一起的。就如同一只挺着脊梁的凤凰,骄傲的在火焰里飞,浴着火也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终至成灰。

纵然是与她为敌的女子,她也不得不承认,那样子辉煌的覆灭,是极美的。

美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无情的冷眼,看到最后。

所以,她的刘郎,是多么的无情。

可是她真的有些恨了,一样为女子,一样为皇后,为什么,陈阿娇就可以活得那么率性,那么挥洒,而她,却在这繁华的未央宫中一日日沉默下去,薄到最后,像夜里椒房殿扬起的纱幕,美丽的剪影,却渐渐的,没有了生气。

生下了据儿后,陛下便慢慢淡薄了她。

她想,他终究只是想要一个子嗣吧。

而她帮他实现了这个想望,所以他让她坐上这未央宫最高贵而最冷漠的后位,慢慢的,慢慢的,煎熬生命。而那煎熬都是欢欣的。毕竟世人谁不仰望,未央宫里那尊崇的位置,他们说,那代表着,母仪天下。其实,只有坐在上面的人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悲欣交集的滋味。

她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后位,却渐渐的,失去了夫君的爱宠。而她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在未央宫里争夺此位的女子,都如她这般。

再尊崇的女子,终究还是个女子。

而哪个女子,不期盼着,有一个疼爱自己的良人?

未央宫里的宫人,不再说起从前的陈皇后。如今,她们说的是,椒房殿里的卫皇后。

“卫皇后为人和善,昨日里我在御花园里做事,卫皇后经过,还对我笑了一笑呢?”

“卫皇后真幸运呢。听说,她本来,只是平阳侯府的一个歌姬。”

“是呢。从前的陈皇后,论身份,再高贵不过了吧?还不是输给了一个歌姬。可见……”

……

所以,生男无喜,生女无怒,君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初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她哑然失笑,那些人,只看到表面的光鲜,却看不见,皮肤底下的一片泥泞。

她一直想,若没有据儿,没有青弟,没有去病,她卫子夫,在她的刘郎心里,到底算什么呢?

而那个女孩说了半年,刘郎也听了半年。

渐渐的,便真的当,那个女子是很好很好的了吧。

往日里,她的骄纵任性刺出来他的伤,渐渐的,痊愈在时间里。忆起来,全都是好处。

每一个男人,生命里都有一支红玫瑰和一支白玫瑰。

白玫瑰是温柔。

红玫瑰是热烈。

他离的那支红玫瑰久了,就渐渐的,将她看成了胸前的一抹朱砂痣,悬在心头,除非得到,再不能休。

那时候,她就已经窥见了之后十年的故事。只是,猜不到结局。

她更猜不透的是,她的刘郎的心。

若真要无情,就无情到底罢,为何,渐渐的,竟真似有了情。

而那情,竟归了别人。

让她午夜梦回,如何不痛?

**********************************

她一直以为,她的据儿,是她最后的依靠,坚不可摧。却不料,到了最后,失败,自缢,亦是为他。

人生悖论,不过如此。

元朔二年,她产下据儿,进为皇后。

元朔五年,王沁馨生皇二子刘闳,一时恩宠隆重。据儿不再是他唯一的儿子。

元朔六年,悦宁公主刘初回宫。

元朔六年末,陈阿娇带着刘陌回宫。

他们说,皇长子生的真是像陛下呢。

一样的眉眼,一样的唇。

到最后,最像她的刘郎的,还是她的儿子。

而她的据儿,相貌一半随刘郎,一半随她,当时觉得没什么,现在想来,就有些怨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