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平息(1 / 2)

大唐侦察兵 半江 3030 字 23天前

仁智宫位于长安和庆州之间。眼见李世民带兵出征,李渊心头松了一口气。

然而这仁智宫却是建于深山之中,李渊一直作避暑之用。而此刻,草木茂盛,极易掩护,如果那杨文干派遣轻骑突袭仁智宫,那自己可是挡不住啊!

想到这里李渊不由有些慌了。于是,他召集担任警卫的羽林卫将士,从南面连夜下山。

下山没走,忽然见到前方一处灯火通明的营地。李渊一看,原来北魏时留下的一个堡栅。

这堡栅里面是什么人?李渊不由有些疑惑。当即向驻守山下的羽林卫士卒问道。

“回陛下,这些人乃是东宫属官和卫士。今日太子殿下前来仁智宫,把这些属官和卫士留在此处!”一名羽林卫校尉答道。

李渊顿时神色一变,随即若无其事的道:“那我们去看看!”

正说着,忽然见那间堡栅大门打开,里面的属官涌出,往李渊的方向过来。

李渊道指着那些属官道:“三十人一队,把他们全都看起来!”

羽林卫一百多名士卒顿时将这些属官看守起来。而李渊,也在这堡栅之中,渡过一夜。

第二日,李渊重返仁智宫。

张允文有些无奈了。他看着面前的这几份情报,微微叹了一口气:“唉,这回怎么大的事,太子竟然没事了!”

一份情报上写着封德彝于外朝奔走,四下联络,设法营救李建成。

而另一份情报写着李元吉与嫔妃轮流为太子求情。

这一内一外,一家一国,两个地方同时来求情,李建成没事了。

另一份情报时军报,说杨文干已经攻陷宁州,将里面的百姓官吏赶出宁州,占据城池,构筑堡垒。

“头疼啊头疼!”张允文抚摸着额头。

“陛下,太子虽然犯错,可已经诚心悔改了嘛,何必再为难他!你看看他囚居在仁智宫的这几日,整日茶饭不思的,几乎都瘦了好几斤来!”

一张宽大的香榻上,罩着粉红色的纱帐,光滑细腻的绸缎被盖铺满床榻,李渊身边坐着一个娇媚入骨的女子,她嫩滑的双手环住李渊的脖颈,正在对他大吹“枕边风”。

这女子便是尹德妃。她已经是第三次给李建成求情了。

李渊一双大手顿时捉住尹德妃的滑腻小手,温柔的道:“爱妃啊,你可知道建成他这是在干些什么嘛?他这是在谋逆啊!你说说,我要如何放过他!”

尹德妃亲昵的道:“陛下之言可是有些不准啊!太子殿下可是你的亲生儿子,有什么逆可以谋的!再说了,现今他已是太子,入主东宫,登基大宝不过时间问题。他为什么回去冒这个风险!嗯,你说是不是,陛下啊!”

李渊不由点点头。

那尹德妃见机又道:“说不定这些事太子并不知情,不过是东宫内的一些官员所为,与太子无关啦!”

李渊闻言,有些松动了:“嗯,让朕再好好想想!”

终于,李世民出征五日之后,李渊宣布处理结果。

在圣旨中,李渊只是用强烈的言辞训斥了太子一顿,说他的种种行动致使兄弟之间关系不睦,并以此来责备他。至于私运五百具明光甲至庆州一事,李渊则完全将责任推卸到太子中允王圭、左卫率韦挺和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身上。将他们一并流放到了巂州。

得到这个处理结果,张允文第一时间便飞鸽传书给已到达宁州的李世民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