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误期之罪(1 / 2)

大唐侦察兵 半江 2801 字 1个月前

最先到达伏俟城的是李道彦的大军。这支万人的大军到达军营后,李道彦便向李靖报告情况。在吐谷浑北部,李道彦的军队不停的与北部的吐谷浑及羌、党项等族接战,这几个月下来,功劳也是大大的有。

接着,李大亮的军队也在同一天到达伏俟城。

到达八月初五的时候,诸部兵马已经差不多尽数集结在此。当然,除南路军之外。

于是整个伏俟城外,近七万大军摆成三个大营,营帐连绵不绝,,每日炊烟如云,光是这浩大的声势,便足让吐谷浑人心寒起来。

然而令李靖感到愤怒的,却是岷州都督、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甄生在八月初六这日竟然还未到达伏俟城。这让李靖本待在第二日发动的威慑性进攻,被迫延迟。

听到“威慑”这二字的时候,张允文心头忽然想起一个主意来,当先对李靖一说。李靖听罢,顿时抚须连连笑道:“此策甚妙,一旦实施,定能迅速瓦解吐谷浑斗志,使其献城投降!”

八月初七这一日的清晨,伏俟城外照常响起了唐军士卒的集合声。吐谷浑士卒无可奈何的起身观察情况时,却发现今日情况和以往有些不同。一列列步卒扛着什么东西从军营之中出来,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距离城墙约莫五百步的地方。

接着,这些唐军士卒从肩上取下一个黑乎乎的圆筒下来,放下底座脚架,斜对着往城墙这边。这些黑漆漆的铁筒子大概有七八十个,排成一个半弧形。旁边的士卒则是打开一个木头箱子,拿出一个黑漆漆的东西出来,也不知做什么用。

而在这些步卒身后,一列列步兵整齐列队,手中抬着云梯,扶着冲车。再往后,一队队骑兵正在外面游弋着。

一见唐军这阵势,守城的吐谷浑士卒顿觉不妙,赶忙去通知慕容平和那些吐谷浑贵族,请他们到城头来看一下唐军的动静。

这些人到来之后,只看了一眼,便立刻知道,唐军这是要攻城了,当下大声呼道:“不好,唐军将要攻城!立刻调集士卒过来防御唐军!”

霎时间,伏俟城内乱做一团,一队队士卒从军营来到城墙之上,一捆捆箭支,一块块石头也被搬了上来。伏俟城做好了全力防御的准备。

至于慕容平和众位吐谷浑贵族,则是紧张的看着唐军的动作。

只见那些唐军见到自己这方的举动却是并未在意,等自己兵增调完了,箭支、滚石准备完毕之后,这才有一骑出列,直往城墙这边过来。

来到城墙下边,骑士便大声喊道:“城上的人听着,我家大将军有钧令,限你等在三日之内献城投降,否则我军攻城,则会城毁人亡!”

说完这些话,不等城楼上众人回答,此人即刻纵马远遁,离开了城墙下面。

听得这人的一席话,众贵族对望一眼,却都是默不作声,想看看唐军的下一步行动。

只见那些站在最前面的步卒蹲下身来,接过旁边士卒递来的一个黑色东西,放入黑色的铁筒之中,然后迅速抱住脑袋,捂着双耳,远离那铁筒。

慕容平和众王族正奇怪之时,只见道道青烟猛的从铁筒之中喷出,接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声音传来,但觉脚下城墙晃动,沙石腾飞,烟尘升起。耳边不是的响起士卒的惊呼声和巨大的爆炸声,间杂这微弱的声。然而眼前却是烟尘一片,看不清情况到底如何。

一阵风吹过,将烟尘慢慢吹散。慕容平和众贵族的视线渐渐清晰起来,他们往下一看,顿时遍体生寒。只见一个个半丈大小的坑洞沿着城墙分列排布,有些在墙体上炸出坑洞来,甚至有两个坑洞就在城头之上。坑洞四周,尽是倒地的的士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