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阳(1 / 2)

大唐侦察兵 半江 3974 字 23天前

大唐贞观十年八月二十一。这一天骄阳如火,热风四溢,流云聚散。长安城的居民抬头望天,只见云气奔涌,浩浩荡荡,仿佛有什么大事将要发生。

在朝会之上,的确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李世民再次拿出军改方案之后,又有不少大臣出言反对。不过此次李世民好像是铁了心肠,非改不可。无论那些大臣如何规劝,如何陈述弊害,李世民始终不为所动。

每当一名官员说起弊病之时,便有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一众大臣出来,或是辩驳其辞,或是提出解决方法,一时反倒是让这些大臣说不出话来。

到最后,这改革兵制之事,终于在门下省通过了。当然这诏令中书省还得重新起草。加盖上门下省与皇帝的印章,交由尚书省执行。

眼见一方大印落了下来,张允文心头终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这军改方案一下,从长安到个州县,从关中到四境,从十二卫到地方上每个军府,尽皆出现大的振动。边军、募兵、长征健儿,南衙、北衙还要加上一个宪兵,如此种种,尽数压了下来,倒是让那些精锐府兵们摸不着头脑,这军改到底要怎样改?

所以,在开始的时候,这报名加入募兵的府兵并不多。各处军府皆是不太积极,那些拖家带口的府兵尽皆在观望着。

东边不亮西边亮。这府兵这边报名加入募兵的不多,但是一批批年纪约莫十七八岁的青年却是踊跃的加入到了募兵队伍之中。

对于这种情况,李世民和众臣也无可奈何。说句实话,他们更想要的是那些身经百战的精锐老兵,而不是这些还要花大把时间来训练的新兵。

但是,这些少年的加入,却是让整个大唐军队充满了活力,并且为招募募兵做出了榜样。当那些府兵见到官府如实的将田地分出,或是在州县城中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处处住房,这些府兵终于开始行动起来,加入到已经排得长长的队伍之中了。

十月份侦察营扩编,加上军制改革,诸事混杂在一起,着实让张允文忙不过来。当他微微疲惫的回到家里的时候,却发现家中已经乱做一团,却是两个小家伙发生了矛盾,从开始的争吵到后来动手动脚,竟然打起架来。

李宇让人将他们拉开,正要训斥的时候,张允文便回来了。

“怎么回事?”张允文心头不由微微火起。自己在外面忙得脚不沾地,回到家里,本想好好歇歇,却有两个家伙来添堵,顿时让张允文有些气愤。

李宇一见张允文回来,顿时心头一喜,指着那高阳公主和李慎便道:“妾身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来的时候看见十七妹和十弟两人打成一团!”

张允文一望那二人,只见李慎身体瑟缩了一下,下意识的往一棵树后躲藏,而那高阳公主则是一脸倔强的望着张允文,一双漆黑的大眼睛里满是不平之意。

一看这二人的表现,张允文心头顿时有了个数。虽说李慎饱览诗书,可是一副书呆子气倒也十足,接人待物却是差了不少。虽说如今的高阳公主不过六七岁,但是却是倔强好胜,爱转牛角尖,也不知这性格是如何养成的。二人发生矛盾,定是李慎在什么地方得罪了高阳公主,惹了这个倔强又好胜的公主。

当下梨状隐窝便严肃的问道:“你们二人究竟是怎么回事,过来跟我详细说上一遍!”

那李慎看了高阳公主一眼,只见后者垂下脑袋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看了一眼四面围观的侍女和仆役,张允文面色狰狞的厉声道:“谁要是今日将这事说出去,别怪老爷无情,定将其杖毙!”

这些丫鬟仆役哪里见过张允文如此表情,顿时点头如捣蒜,然后飞快的四散开来。

霎时间,整个庭院之中就只剩下张允文夫妇和一种半大的皇子公主了。

张允文收起表情,严肃的对李慎道:“李慎,你先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李慎犹犹豫豫的看了张允文一眼,再看看高阳公主,顿时哀声道:“二,二姐夫,是,是十七妹先动手的!”

张允文一看李慎身上,沾满灰尘,眼眶之处也是微微发红,显然是挨了高阳公主一记粉拳。而高阳公主同样也是满身尘土。

“那她为什么先动手?”

“因为,因为……”李慎垂下脑袋,口中呐呐道。

“哼,男子汉大丈夫,说个话都要婆婆妈妈的,既然说了什么,就要勇于承认!瞧瞧你现在这个样子,像什么话!”看着李慎忸怩的样子,张允文不由微微怒道。

“因为我说十七妹是个没娘的丫头!”李慎听了张允文的话,终于说了出来。

张允文一听,顿时心头一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