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泰遇刺(1 / 2)

大唐侦察兵 半江 3451 字 23天前

无论是李承乾还是李泰,对于齐王李佑这个弟弟,都可以说是漠不关心。除了一点血缘上的关系之外,他们与李佑的亲密程度,甚至不如对待自己的属下。

所以当李世民先后向李承乾和李泰问起如何处置李佑时,二人皆是回答得模棱两可。

当然,在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之前,他们总是先来畅叙一下兄弟之情,以免惹得李世民反感。

这样的回答,李世民和百官都比较满意。可是,即使二人的回答差不多,可是李世民还是赞许了一下李泰而忽视了李承乾。

当李承乾望向李泰之时,正对上对方的胖脸之上露出的笑容来。这种笑容在李承乾眼中显得分外的刺目。

回到东宫,李承乾板着一张脸,分明就是在告诉周围的人,太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身为太子身边第一近臣的贺兰楚石见状,凑上前去询问道:“今日殿下何故如此?”

李承乾听得贺兰楚石问起,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李泰的笑容来,当下怒声道:“还能为何,还不是李泰欺我太甚!”

贺兰楚石一听这话,顿时沉默不言。几乎每次李承乾说这话的时候,总是满脸怨色,然而过后一打探二人之间的矛盾,却多是李世民赏赐嘉奖不公起李承乾不满。每每听到这话,贺兰楚石总是一阵苦笑,接下来,李泰恐怕便要回顾一下自己和李泰的矛盾了吧!

果然,李承乾开始喋喋不休的讲起了李泰小时候是什么模样,如何与之争宠。打了之后又如何如何,如今还结党图谋自己的东宫之位,实在是可恶至极。

讲着讲着,李承乾一张面容便渐渐扭曲起来,话语之中的怨怼越来越重,终于,李承乾猛的一拍几案:“这个李泰,欺我太甚,孤定要遣人杀了他!”

“不可不可,殿下,此事万万不可!”那贺兰楚石听闻李承乾这般说,连忙出言道,“殿下,这魏王乃是国之亲王,,若是刺杀之,陛下震怒,追究下来,万一查出了是东宫干的,恐怕陛下一怒之下,便会将殿下贬为庶人。再说了,此时乃我等举事前夕,还是少节外生枝为妙啊!”

李承乾沉吟片刻,还是摇摇头说道:“若是孤能直接将李泰杀掉,那就不必冒险来行这谋逆之举了!就算不能杀掉,只要孤小心行事,定不会被父皇发现!那时候我等又没有什么损失,何乐而不为?卿勿复言,孤主意已定!”

听到李承乾这样说,贺兰楚石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苦笑一声,不再说话。李承乾又接着说道:“楚石啊,你去将纥干承基叫过来!哼,上次孤让他动手杀那于志宁,他就没有动手,让孤失望了好一阵子!希望这次他不会让孤失望!”

贺兰楚石闻言,只好推开店门,出去寻那纥干承基去了!

李泰最近非常得意。在观十六年末的时候,便有朝中大臣和民间野老议论,说是李世民准备另行立储,而他李泰便是这头号候选人人。虽然在贞观十七年年初的时候,李世民站出来说过两句什么太子虽有足疾,却不废步,且长子已有五岁,终不以孽代宗,启窥窬之源也!这番话语虽然说不会考虑废除李承乾太子之位,,但是,言语之间透露出的意思却是李世民是看在李承乾足疾和长子已经五岁的份上,这才没有废除其东宫之位。这也就是说,只要他李泰再加一把劲,就能如愿以偿的住进东宫了。

所以,这些日子,李泰在朝中各个大臣处跑得格外的勤。

李泰体胖,骑马甚为不便,所以每次出门,皆是坐着马车出去的。当然,能让李泰亲自拜访的人物也就只有那些朝中重臣,至少也是六部侍郎这个级别的。之下的官员,直接派亲信带着大量的礼物去拜访便是。

今日李泰要去拜访的乃是当即御史大夫马周。这位马周平素刚正不阿,从不结党营私,对于如今的东宫和魏王府之间的争夺,也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之上,也就是说,李世民咋说,他就咋办!当然,很多的朝中大臣皆是用的这种态度。

李泰对此次拜访极为重视,所以携带了大量的财物亲自过来。然而令李泰失望的是,他却是在马周府门之外吃了一个闭门羹,连个人影都没见着,只有一位约莫六七岁的小童怯生生的看着李泰等人,说马周正抱病在床,不能见客。

当李泰极力要求见上马周一面,并拿出礼物赠给那小童之后,那小童歪着脑袋思考片刻,便接过礼物再进去往马周汇报了。

米国过久,那小童挂着满脸的泪花回到门口,将礼物还给李泰之后,又递出一封书信来。接着便“啪”的一声关上了大门。

李泰打开书讯,草草看了一下,面色立刻就沉了下来。原来这书信之上,尽是推脱之言。同时,还在信中劝诫李泰,不要过多与外臣接触。

李泰看了,冷冷一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