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事情败露(1 / 2)

大唐侦察兵 半江 3641 字 1个月前

连续三天的不眠不休,不饮不食,反复逼问,让纥干承基的精神几乎崩溃了。

开始的时候,他还能强撑着,不回答那些狱卒的话。而那些狱卒因为张允文的嘱咐,也不得对其动刑,只好不停的重复着那些问话。当然,那些问话都是张允文记在纸上的,让人不需要过多思考,能一口回答的问题。

这种反复的精神摧残和身体上的折磨终于让纥干承基熬不住了,终于招认了。

他倒是招认得非常彻底。自从那次李承乾派遣纥干承基刺杀于志宁,纥干承基没有动手之后,李承乾便渐渐的疏远了纥干承基。而这时,一名叫着张师政的人主动投靠了东宫,并在与纥干承基的较量之中,略胜一筹。于是,这名张师政成了李承乾的新宠,而对纥干承基更加冷淡了。

纥干承基对此也是苦闷无比。

在这种情况之下,贞观十六年正月的时候,来到长安的李佑对正处于苦闷之中的纥干承基发出了招纳,并且送出了大量的财物。纥干承基收到这些财物之后,心头也是犹豫不决,也没有一口拒绝,而是和李佑保持了联系。

李佑谋反之后,这些联系的书信便被搜了出来。

除了与李佑的关系之外,他还交代了那日刺杀魏王的具体事宜和太子将要谋反这两件大事。

所以,当这些狱卒听着纥干承基缓缓的,神色木然的说出这些话时,对望一眼,一个个不由心头发寒。这纥干承基交代的竟然是这等重大事件。天还未亮,狱卒便冲出了刑部,跑到了刘德威家中,将事情禀报于他。

刘德威听闻这件事情,不敢怠慢,赶紧来到刑部审讯室,重新看了一下这审讯过程。

当刘德威看到这与众不同的审讯方式之后,大感惊讶,看到纥干承基那张有些木然的脸庞和正在狼吞虎咽吃饭时的样子,心头不由暗叹一声,这张允文当真是刑讯高手,连这种刑讯方法也能想得出来。

在重新确认了一遍纥干承基的话之后,那刘德威让他在供词之下签下名字,摁下手印。当吃得半饱,恢复了部分精神状态的纥干承基看到这份供词的时候,不由面如死灰。沉默片刻后,终于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摁上了手印。

当刘德威拿着这份供词往外走的时候,便碰见了张允文。

这刘德威眼珠子一转,将他拉到僻静之处,将手中供词递给张允文。看情形,分明也想将张允文拉下这趟浑水之中。

张允文看了这供词,顿时知道了刘德威的意思,沉吟片刻,张允文道:“刘尚书,在下倒是可以和你一同去见陛下,但是,若是光凭这份证词,恐怕还不够,还要让那纥干承基出面作证人,这样才算是万无一失!”

刘德威点点头,深以为然。

于是二人返回刑部,准备再次见那纥干承基一次,劝服他出来作证。

本以为会有些艰难的劝说过程却是十分的简单。当刘德威说明来意之后,纥干承基一口酒答应了。当然,他也提出了条件,便是要饶他一命。

对于这个条件,刘德威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于是,张允文刘德威便带着纥干承基往皇宫走去。

由于此事重大,所以,刘德威特地从刑部调来五名好手,将纥干承基押在中间。而张允文也是随时提防着那纥干承基。

好在一路上这纥干承基没有什么出格的动作,一行人顺利的到达了皇宫。

此时,朝会已经开过了。张允文和刘德威没来参加朝会,李世民心头虽然疑惑,却知道他们定是有什么大事。当刘德威和张允文联袂出现在李世民前面的时候,李世民呵呵一笑:“二位爱卿,你等朝会不至,想必是有什么重大事情吧!”

“陛下慧眼如炬,我等正是遇见了一件大事!”那刘德威可笑不出来,面色严肃的说道。

见刘德威神情严肃,李世民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沉声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刘德威看了一眼张允文,见后者分明示意自己说的样子,只好硬着头皮咬牙道:“回禀陛下,微臣审讯那纥干承基得知,太子欲图谋反!”

此话一落,刘德威几乎不敢去看李世民的双眼。只是垂着脑袋。

然而,并没有想象中的砸杯子掀桌子的声音,只有一股淡淡的忧伤气氛在大殿中弥漫。

刘德威抬起头,只见李世民不知何时走到了窗边,此刻正抬起头,望着天空,那穿着龙袍的背影显得有些寂寥落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