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清河世家(1 / 2)

大唐侦察兵 半江 3365 字 1个月前

这清河乃是一个县,属贝州所辖。贝州辖清河、武城、漳南、历亭、清阳、鄃、夏津七个县,州治所便在清河县。

如果说长安是大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则这清河县便是整个山东士族世家的中心。

这里有崔家、张家、宋家等五家正繁荣兴盛的世家和一些已经没落的士族。博陵崔氏和南方一些士族,也是从清河迁出去的。

李世民选择在征服高丽之后,由清河而过,这其中之目的,众人一清二楚。这分明就是向这山东士族示威。这些士族在民间声望极大,甚至比起皇室还要大。尤其是在这些世家的发源之地,其郡望之隆,让人称叹。在这些地方,朝廷委派的官吏说的话语,甚至不如世家族长有用。

此次挟胜来清河,便是想要提高朝廷、皇家在这些地方的声望。

日头已过正午。天上没有太阳,只有阴云一片。呼啸的秋风中,清河县外十里亭处,一堆人正翘首望着北面。

这十里亭的亭子不大,最多能容下七八个人。此时的亭子中正坐着五名老者,其余人尽皆整齐的站在亭子外,恭敬的垂手望着北面。

亭中的五名老者便是这清河五世家的五位族长。

这里所说的清河世家,并不是指的清河县,而是指的清河郡。在汉朝时,便置清河郡管辖此处。而到了南北朝、隋朝,依旧是这样。在武德年间的时候,方才置贝州以管辖此处。

这清河世家之中,崔氏和张氏便是清河县的世家,而宋家是清阳县的,孙家是武城县的,还有一个李家是历亭县的。除却这五家之外,还有十多个三流世家,这些世家只是祖上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而今,又有子侄在地方担任小吏,这才没有衰败下去。另外,清河没落的世家也不在少数。他们之中,祖上做官,以后便一直在无人致仕,守着家中的几亩薄田,辛苦度日,或是干脆成为浪荡子,在各个县城内厮混。

三流世家和那些家境没落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坐在这亭子中。

“呵呵,崔老哥,你说说这陛下怎么还没到啊?”一位坐在亭子南面的老者抬头看了看天日,向对面的老者说道。

此老姓崔,想必便是崔家的族长了。只听他满是笑容的缓声说道:“宋老哥,你问这话,老夫又如何知道?陛下垂临清河,乃是清河之幸,我等在此恭候便是!”

宋家族长闻言,连声称是。

这时候,坐在崔家族长旁边的张家族长道:“陛下征讨高丽,一举成功,灭高丽而置辽、扶余二州,天下皆言陛下之功,堪比秦皇汉武。如今陛下得胜归来,专程来我清河一趟,确实是我清河之幸啊!”

那孙家赵家族长闻言,当下笑着附和着。

说完这一阵话,亭子内又是一片沉默。秋风穿过这亭子,带来丝丝凉意,不由让这五老瑟缩了一下。

这时候,只见北方一个黑点渐渐奔来,却是一名身穿明光甲,腰悬横刀的骑士策马赶过来。

一到那十里亭之外,这骑士翻身下马,那动作当真如同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凝滞之感。下马之后,这骑士向在场众人抱拳行了一礼,口中朗声道:“陛下车驾离此还有十里,往各位乡亲父老做好迎驾的准备!”

一听这话,那五名族长站起身来,拄着拐杖来到那骑士面前。

“敢问小哥儿,陛下身边带着几人,又有多少车马,我等也好做准备迎接陛下!”那张家族长出言询问道。

骑士笑了一笑:“陛下身边共有文武大臣四十二人,兵卒三百!”

“哦!”那张家族长笑道:“老夫观小哥儿身姿挺拔,英武不凡,想必职位颇高吧!”

那骑士不好意思的一笑:“小子乃陛下亲卫,没有什么职位可言!”说着,骑士面色一整,“诸位乡亲父老,小子也不能在此多留,还得回去复命!先告辞了!”

说着,翻身上马,一扬马鞭,便往北疾驰而去。

望着那骑士远去的身影,那崔家族长笑道:“陛下亲卫?莫非就是那‘百骑’?这可是当初一个叫张允文的将军选拔出来的,今日一见,单是这骑术,便让人惊叹啦!”说着,崔家族长像是想起了什么,对身边的张家族长道,“我说张老哥,那张允文是何方来历,该不会是你们张家外支的人吧!”

张家族长摇摇头:“听说那张将军乃是洛阳人氏,老夫可不记得有什么旁支在洛阳那边的!”

这边在久久等候,那边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和将士也慢吞吞的往南走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