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清河见闻(二)(1 / 2)

大唐侦察兵 半江 3604 字 23天前

进了货栈的大门,迎面便是一间大堂。大堂上整整齐齐的,除了一排隔有婴儿手臂粗细的木栅栏的柜台之外,只有几张张胡凳,几盆盆景和一扇绘有山水的屏风。

张允文走到柜台之前,轻轻的敲了一下柜台,低声问道:“你们老板呢?”

柜台后的伙计看了张允文一眼,却是微微笑道:“不好意思,客官,我们这儿货仓已满,若是你有大宗货物需要储存,得等上七八日才行!”

张允文闻言,淡淡一笑:“我不是来存货物的,听说你们这儿有件宝贝,我倒是想瞧瞧?”

一听这话,那伙计先是一愣,接着面露恭敬的说道:“我们这儿宝贝甚多,有能在千里之外见人动静的东西,不知客官是否知道这是何物?”

张允文面露古怪之色,片刻之后,轻声说道:“电视机,是电视机吧!”

那伙计当即起身,向张允文抱拳道:“这位客官稍候,小人去去便来!”

没过多久,便见一位穿着华服锦衣的中年人走了过来。这中年人一见张允文,上前抱拳行礼道:“原来是张掌柜大驾光临,鄙店蓬荜生辉啊!来来,里边请!”

张允文一边迈步往里面走一边疑惑的问道:“怎么,你认识我?”

那掌柜笑道:“小人曾在长安见过院长一面!”

越过一扇屏风,分开两道珠帘,绕过一段回廊,便来到了这货栈的后院。

站在后院一座两层楼的建筑之前,那掌柜轻声笑道:“院长,此处便是我清河据点处理情报之所在!”

在这位掌柜的引导之下,张允文进入到小楼之中。

坐下之后,喝着茶水,张允文轻声的向掌柜道:“你来清河多久了?”

那掌柜恭敬的答道:“属下是贞观十年被派到此处来管理贝州调查院,如今已经八年了!”

张允文笑道:“八年啊,时间也不短了!想必你对这贝州的情况也是一清二楚了,来,给我说说这清河的大小事!”

“呃,院长想听什么呢?”

“清河的各个世家!”

掌柜听罢,沉思片刻,方才缓缓说道:“整个贝州,共有户九千七百八十二,其中,半数乃是世家。诸世家之中,又以崔氏人口最多,虽说大部分崔姓都是旁支,可是崔家本家对他们的影响力非常的大。崔家之下,便是张家,而张家之下,却是房家,便是房玄龄房相的本家。房家之下,乃是孙家,便是孙伏伽孙大人的本家。还有宋家、李家,这两家虽然无人在朝中为官,但是,论起郡望来,几乎和张家差不多。呃,这几家便是清河郡内主要的世家,其余姓氏不过小姓,和这几家比起来,可是差上老远!”

张允文点点头:“呃,你挨着说说这些世家的人员、财力、影响力等等情况!”

中年掌柜再次沉思了一下,说道:“先说崔家。这崔家乃是天下五姓七家之一,在民间威望之高,实在难以想象。大人可知,这周刺史当年上任之时,第二日便去崔家拜访,在其门外等了半个时辰,才准入屋。而这周刺史乃是淮南楚州周家之人,而这周家不也算是淮南的一流世家。由此可见这崔家的影响力!”

刚刚说道这儿。张允文便出言道:“那这周刺史很听崔家的话?”

张允文此言一出,那中年掌柜便知道张允文话中之意,当下笑道:“虽说周刺史待崔家及各世家极为客气,可是,若是朝廷之命与世家利益向冲突之时,则周刺史便会在一旁协调,尽力调解双方矛盾。”

张允文听得连连点头:“好了,此事我已经知晓,你还是说说那世家之事!”

“整个崔氏家族中,有两人在外任县令,三人任县长史。女子之中,有崔红鸾嫁与定州刺史刘威为妻,有崔泠月嫁与朝中刑部司门郎中顾承平为妻,一人嫁与御史罗宣为妻。另有一人乃是程咬金程大将军的结发之妻,还有一人乃是乃是江安王李元祥的王妃。其余诸女之中,多有嫁与县令与仕子。”掌柜淡淡的说道。

张允文却是听得心头一愣一愣的,心想这世家果然名不虚传,光看这女子出嫁的规模便知道其中厉害程度。既有文,又有武,既有官员,也有仕子。谁都知道,这些仕子指不定那一天变成了官员。而最令张允文惊奇的是,那程咬金的妻子竟然也是崔家的女子。至于那个王妃,张允文倒是不知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