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跨过鸭绿江(2 / 2)

中朝边境的分界线鸭绿江流向基本呈一条直线,但那是在中下游,从鸭绿江的上游的长白山天池,到中游密云水库这一段,整个鸭绿江呈一个巨大的“u”型,这段“u”型的鸭绿江包裹了一段凸出的领土与东朝接壤,在这段凸出的中国领土的最尖端,便是南白东朝族自治县,与东朝的惠山市隔江相望。

东朝人沿用了满族人的叫法,把长白山叫做白头山,把长白山天池所在的主峰叫做将军峰。将军峰以南便是白茂高原,在白茂高原上有一座海拔将近2500米的高峰,叫做南胞胎山。南胞胎山以南就是惠山市。

而这次科考队的目的地,便是惠山市的东南方向,东朝人称之为白头山脉的山脉主峰,海拔2300米的头流山。

从惠山市到头流山的山脚下,直线距离并没有多远,只有200公里左右,可就是这200公里的路程,科考队的车队竟然走了大半天的时间。

因为所走的都是山路,所以车队需要沿着山脉脚下绕行。兜了个大圈子,等车队到达头流山脚下的一处军营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接待科考队的是东朝军方一名姓金的营长,也是此次考古发掘的朝方的负责人。

金营长的个子不高,只有1米65左右,可能是常年在野外工作的关系,金营长的皮肤黝黑黝黑的,而且这个人不苟言笑,总是一脸的严肃。

当天晚上,在军队搭建的临时帐篷里,科考队分发了随行的装备。每个人都配发了一顶改造后的红色的安全帽和一部对讲机。帽子的前端卡着一个带摄像头的头灯。数据线和电源线从安全帽的后方伸出,一直连到了每个人别在腰间后部的电池盒里。

这种安全帽是科考队的标配,陈子杨估计他之前看到的张天豪拍摄的录像便是用这种安全帽上的摄像头拍摄的,帽子拍摄的画面应该能够通过卫星实时传输到考古研究所总部。

除了头盔之外,每个人还配发了一个背包。背包里都装了食物和水以及药品。在接受了简单的相关装备的培训之后。陈子杨才知道这种背包的特殊之处。

这种背包的最大负重是40公斤。背包内有一层比较特殊的夹层,里面装着某种化学物质。在拉出了背包上的一条绳索之后,背包夹层中的这种化学物质便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背包的夹层中充满气体。就算背包中装了40公斤重的东西,这个背包在水中产生的浮力也足以托起一个人来。

看到了这个背包,陈子阳杨想起了被水淹没的浅水鱼化龙的龙穴。王枢机有没有化成龙他不知道,但是最起码王枢机这条鱼现在有足够的水了。

除此之外,队长秦亮和王乐乐每个人都配有一部卫星电话。队医于刚还带有一些额外的医疗用品。整个科考队最轻松的应该就是翻译林雪萍了,她的背包连一半都没有装满。

科考队的队员在军队的帐篷中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便和东朝军方的人员一起向头流山的山顶走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