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 憨秦三痛殴狂朱熹(1 / 2)

大宋极品国师 木易言 3701 字 1个月前

“令尊可是朱松朱乔年,号韦斋先生?你可是出生于南剑州尤溪,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五夫里,,师从刘子翚的朱熹朱元晦么?”

秦天德被惊住了。部分史料中曾有传闻,说是朱淑真和朱熹有亲戚关系。有的说朱淑真是朱熹的侄女,有的说朱熹是朱淑真的堂弟,等等等等,各种说法不同,也无从考证,不过如今看来,难道说朱熹真的是朱淑真的堂弟了。

“官人你听过堂弟?你怎会对他的身世这般了解?”朱淑真眼中露出惊喜的光芒。她是官宦人家出身,自幼饱读诗书,嫁给秦天德之后发觉了秦天德身上的一点神秘。

当秦天德能够猛地说出一个陌生人的来历时,往往代表着这个人有大才,而且会得到秦天德的看重,委以重任,施展抱负,成就功名,看看周必大如今就知道了。

朱熹也是一愣,旋即说道:“姐夫从何人口中得知我的来历?不过我尚未加冠,因此家中长辈还没有刺字,不过我曾听闻,家中长者打算赐我元晦二字,不知姐夫如何得知?”

震惊,绝对的震惊。秦天德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娶了朱淑真之后,竟真的会跟一带理学宗师朱熹扯上关系。

“咳,那个,是我失言了,快,坐,坐。”

震惊的不只是他,朱熹同样极为震惊,想不到秦天德居然会对自己的家世如此了解,就像认识自己似的。可是看秦天德脸上的惊愕,明显是第一次见到自己,他怎么会知道自己这么多事情?

秦天德此时在大宋的口碑极佳,不但因为扳倒了秦桧,更是因为重用名臣,等到秦天德今日在大庆殿内对金人的那般狠厉传扬开去,名声会达到一个高峰。

秦天德慧眼识珠,不拘一格提拔年轻俊才之事也早已传开了。想那周必大和陆游升任县丞主簿时,也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绝对是让众多读书人眼红的事情。

如今随着秦天德的强势崛起,陆周二人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七品监察御史,这是多少人读书人奋斗一辈子都很难得到的位置。

虽然秦天德是秦桧的侄子,不过能够做到大义灭亲,不与秦桧之流同流合污,更是得到赵构的器重,这使得朱家愿意跟秦天德拉上关系,也想让朱熹能够跟在秦天德身边多磨练磨练,将来光耀门楣。

朱家的心思秦天德很清楚,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些日子来,秦非夫妇虽然一直留在钱塘,可是秦家的不少亲戚都派人前来拉扯关系,得些好处,有的甚至更希望能够凭借他的照顾,踏入仕途。

这些人基本上都被秦天德打发走了,如今的秦天德并非秦家的那个秦天德,所以绝对不会有任人唯亲的心思,此举虽然使得不少亲戚心怀不满,不过倒也替他博得了一些美名。

“朱熹,本官问你,你可愿前往淮阴任职,暂代主簿一职,积累些为官经验,等待明年春闱一举成名?”

“淮阴县?”朱熹眼中闪过了一丝犹豫。

“怎么,你不愿意?是担心被即将到来的战火波及么?”

“当然不是。”朱熹来到临安后,已经知道了今日早朝上发生的事情,“只是淮阴县令乃是秦二。。。”

他的话并没有说完,秦天德却明白了,最根本原因是秦二出身低微,朱熹这样的读书人看不起他。

这种现象在秦二在淮阴任职主簿、县丞时一直都存在。不要说赵鼎这些被发配过去的,就连陆游、胡铨对秦二都有些轻慢,若不是看在秦天德的面子上,秦二当真是举步维艰。

这是古代读书人对普通劳动人民骨子里的一种轻视,是长期存在很难消失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莫说秦二这种出身于秦府奴仆的人,就连一些有钱的商人都会被穷的叮咣乱响,但却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看不起。

“堂弟!”朱淑真了解秦天德,也知道秦天德对待府中下人的态度,更是清楚秦二秦三在秦天德心中的分量,当即就要拦住朱熹的话头。

“无妨,真儿,让他说下去。”出奇的是,秦天德却没有阻拦,反而将守在门外的秦三也叫了进来,“三儿,你也来听一听,长长学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