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新溪字典(1 / 2)

穿越之思源 雪玄沙 2663 字 1个月前

皇帝在十二月末得了孙思媛的活字印刷术,却未曾推广,而是把《新溪八部》分给了进京述职的地方官员。直到这十四月,才终于广告天下,活字印刷术的诞生,而这份功劳,记在了皇商季家的头上,署名便是季家葛卫华。

葛卫华是早年的文科榜眼,年轻有为,官至三品,后来被季家招赘为婿,辞官经商,只在翰林院挂个虚职,偶尔参加些文人间的活动,在士林学子间有些名望。

这次皇帝推出的活字印刷术,字模便是由葛卫华提供的。

伴随这活字印刷术出现的,还有厚厚的一本《新溪字典》,编制人署名也是葛卫华。里面收录了三千八百余字,已经囊括了百姓绝大部分常用字了。字典价格不贵,读书人家争着抢着买,据说皇帝还打算编制一本《新溪字典籍》,说是要收录新溪国所有文字,估摸着得有一万多字!

孙思媛知道这件事后,没什么反应,这活字印刷术也不是她发明的,钱她也得到了,现在这些虚名皇帝愿意给谁就给谁吧。她只对葛卫华的名字感兴趣,毕竟,这名字总让她有种回到华夏老家的感觉,父辈的人,不是“建国”、“建军”,就是“保华”、“卫华”,名字中带有浓浓的爱国气息。

“你问我爹的名字?”季佳音有些不解。这天在周蜜蜜家吃暖锅,孙思媛突然问她父亲为何叫葛卫华。

“嗯呐,我很好奇啊,感觉你爹的名字,很好听,你说说有啥意义不?”孙思媛如此发问,她甚至在心里怀疑,这个人或许是和她一样从华夏穿越过来的呢?

“好听?呵呵,你别逗了,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而已。听我爹说,我奶奶家在大卫村,我爷爷家在大华村,我爹出生的时候两个村子的大家长都给取了名字,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后来奶奶一锤定音,就叫卫华,结合两个村子的名字,这样两边都没意见了。”季佳音如此解释,她和自己父亲关系很好,这些事她都知道。

“好吧,这样啊!”孙思媛有些失落,果然——穿越这种事哪有那么容易发生呢。

活字印刷术的推出,对于靠手抄为生的人来说,称得上是一场灾难,因为印刷术的效率实在是太快了,要是单单一本,或许手抄不输于印刷,可印的册数越多,印刷的效率越高,这是手抄无法企及的。

但印刷术的功效是有目共睹的,皇帝自然不会为了这一小部分人而放弃它。他是明君,不想靠愚民政策来统治国家,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习文化。他相信,百姓读书多,学到的东西就多,若是有条件学习,谁都有机会成为报效国家的人才。人才,最好是优中选优,而不是在瘸子里面选将军。

皇室在皇宫边上开了个“学堂”,广收京城学子,里面的先生大多是京城有名望的西席,还有一部分是翰林院的学士。

此举一出,引得多方侧目,孙思媛也知道了这件事。

赵府,炕房。

孙思媛和赵有钱、庄管家窝在炕上“斗地主”,三个人面前都有些铜钱,赵有钱面前较多,孙思媛、庄管家面前较少。

这炕房是一直都有的,这几天才使用,孙思媛晚上睡在上面不舒服,也就白天过来“暖和暖和”,顺便拉着赵有钱和庄管家过来消遣。

“对三,皇上很机智嘛,他一个学堂顶的上十几个私塾了,收费高的要死,可那些笨蛋,听说是‘天子门生’,傻不愣登的就交钱了,哼,皇上蛮有经济头脑嘛。”孙思媛不屑的撇嘴,虽然是皇帝开的学堂,可与一般私塾并无差异,只是贵了许多而已。穷人家的孩子根本交不起束脩,说到底只是他敛财的工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