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揭竿而起(1 / 2)

北海无碑 公子谣言 3769 字 1个月前

齐国赋税过重,加之连日来的一场大旱,一些百姓苦不堪言,甚至都到了吃树皮的地步。于是百姓们在卢治的带领下揭竿而起,直往齐国大都奔去,还未到大都,已经一路攻下了九座城池。

远在建康的皇帝得到消息时,十分惊骇,当即派了裴叔东率领列行军前往齐国援助。

这让楚沉夏十分诧异,十有的战事都是交给太子刘衍去完成的,皇帝也对刘衍的军事能力十分信任,可是如此凶险的战事,皇帝竟然没有指派刘衍的意思。

说皇帝不重视这事吧,不见得,不然他何至于加派三名都督并责令青州的步历军严阵以待?

冷战了这么几日,他到底还是忍不住了,索性出了东宫准备去刘正声府上问上究竟,却不想在正宫门遇上了刘衍。

刘衍看了他一眼,有些犹豫,但还是问了出来,“你去哪里?”

“我去刘大人府上商议一些事。”楚沉夏没有明说。

“你不必去了,我也正好有一些事要与你商议。”刘衍心知,他这一去必然知晓全部,倒不如自己告诉了他,但到底还是有些不安,率先迈开脚步往前走了去。

楚沉夏目光一闪,便跟了上去,直到进入中殿,两人一路上也没再说过半句话。

刘衍没有入座的意思,因此楚沉夏也只好站着,刘衍来回踱了几步才问道:“你去刘正声府中商议什么事?”

“自然是勤王的案子,刘大人有几日不来了,我怕生出什么变故。所以想去拜访他。”楚沉夏觉得他这话说的奇怪,去刘正声府上不说勤王的事还能说什么事?

刘衍见他紧盯着自己。有些不自然地背过身去,佯装镇定道:“走抓卫术铭这条鱼的路可能已经不行了。”

“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这不就是殿下最想走的路吗?”楚沉夏见他迟迟没有回声,又开口道,“我不在的这几日,发生了什么吗?”

“是……”刘衍忽然转过身来,对上楚沉夏的眼睛,音调一抖道,“我带着罪证去父皇那儿揭发卫术铭了,却被他反将了一军。”

“殿下是不是疯了?”楚沉夏难以理解地看着刘衍,刘衍对于他的表情似乎早有准备。轻声回道,“可我总不能一直这么等下去啊,那么好的时机不揭发他,下次要到什么时候?”

楚沉夏十分无语地摇了摇头,提高了音量道:“我不是说这个,殿下明知被卫术铭将了一军,不但什么都不做,反而将这事瞒了下来,如果今日我不出门呢?殿下打算瞒到什么时候。这不是在给卫术铭机会吗?三天,足足三天,可以做多少事情,殿下知道吗?”

刘衍怔了一怔。有些意外眼前的人的反应,稍稍一想说道:“刘正声一直都有派人跟着卫术铭,他最近在做什么。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而且他知道我们正在调查他,想必不会在这个时候傻到做什么惹人怀疑注目的事吧。”

“掌控之中?刘正声这三日内可有来过一回?这个时候越是平静。越是看不出波澜,往往也是最可怕的时候!”楚沉夏只觉得全身的毛孔都紧张了起来。目光一紧,对刘衍道,“不行,殿下不能继续坐以待毙,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可是……我又能怎么办?父皇并不信我,觉得我是被人利用了,更何况我们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刘衍有些为难地看着楚沉夏,心里也略微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的莽撞和心急。

楚沉夏听闻,极轻地叹了口气,沉声道:“是啊……这一切都是空谈,我们没有证据。”

手指触到袖口中的硬物,楚沉夏伸手将它拿了出来,见是几日前献昀王送的玉佩,当下便对刘衍道:“殿下,可否将另外半枚玉佩拿出来?”

刘衍有些奇怪他的行为,但也没说什么,一探袖口,空空如也,怔怔地看了楚沉夏片刻,才惊觉道:“哦,对,我把它放在桌上了。”

楚沉夏接过刘衍的玉佩,将两块玉佩对在一处,目光不由得一震,这玉佩分成两块时,玉佩上的图案像极了大虫的头,可当玉佩合二为一时,这上面的图案却是一幅地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