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有没有把我放在眼中?(1 / 2)

大步往外走去。

徐阳一边问道:“王林,这陇西李氏什么来头?”

“陇西李氏,是咱们大夏最强盛的古武世家之一。”

王林道:“这陇西在古代是一个郡,也就是如今的天水、兰州等地,是古代的丝绸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李氏则是陇西的士族,自南北朝时期传承至今,其底蕴实力绝不能小觑。”

“历史上的李冲、李白、李渊、李广,均出自于陇西。”

说起陇西李氏,知道的人或许不多。

可隋唐中原“五姓七族”,大家定是耳熟能详。

陇西李氏便是“五姓”之一,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齐名。

徐阳皱眉,问道:“这些古代的世家,都传承到了现在?”

“那倒没有。”

王林道:“一些世家,在王朝更替中逐渐没落,当然,也有一些新的世家诞生,咱们大夏和陇西李氏一样等级的世家共有六家,这六家氏族传承千余年,底蕴深厚,族中都有洞天秘境,都有强者存活。”

“这些氏族发展久远,生意遍布全球,人脉错综复杂,总之很难对付!”

说话之间。

两人已经出了教学楼大门,来到了操场上。

已是下午四点。

烈日当头,气温炎热。

可操场上排队等候登记、考核的学生、家长并不比早上少。

此刻在操场中央,乱哄哄一片,许多学生和家长都被吸引,围的里三圈、外三圈,水泄不通。

“让一让,让一让。”

王林在前边开路。

他是武者,力量稍微一用,便将挤在一起的人群分开,也有人认出了徐阳,主动向后退去。

人群中央,是陈景洲、冯兆庆和栾海平。

站在他们对面的,是三位年轻人和一位中年男子。

那中年男子穿着一套黑色的唐装,右手里盘着一对乌黑的铅球,铅球转动之间摩擦发出嘎吱嘎吱令人牙酸的声音,而三位年轻人则大约都是二十四五岁的样子,穿着休闲夏装。

“陈局长,冯局长,李先生……”

“大家都消消气。”

“咱们有什么事情,私下里说,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何须在这里斗气?”

栾海平开口,从中调节着。

身为茅山道外门长老,便是陇西李氏也得给他几分面子,那位中年唐服男子面色缓和了几分,拱了拱手,道:“栾大师,我们今日来吴城,只是为了带走孙玉婷……这孙玉婷,本就是我陇西人氏,只不过冯局长和陈局长不给面子罢了。”

他的目光,从陈景洲、冯兆庆身上扫过,笑道:“冯局长,陈局长,国家开办武校道院,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陇西李氏也贡献出了几部功法,算是对开办武校道院的支持……可你们武校道院吃肉,总得给我们这些世家、宗门留口汤不是?”

国家开办武校道院,若说谁的反对声最大……无疑是那些世家和宗门!

所以这件事情一直拖到现在,一直拖到王侯突破到“陆地神仙”之境后方才推行!

而且他突破之后,还专门“拜访”了一趟这些宗门、世家,“借”了一些功法。

武校道院一开,面向全国招生……如此一来,大部分有天赋的人都会被武校道院招走,这些世家、宗门,自然就很难招到人了!

能不反对吗?

冯兆庆正想反驳,眼角余光却是看见了徐阳,当即转身,道:“徐院长来了?”

“徐院长。”

陈景洲也是看来。

徐阳点了点头,看向了陇西李氏的四人。

那中年男子目光微动,连忙抱拳道:“陇西李氏李承乾,见过徐大师。”

三位年轻人也是纷纷抱拳,行武者礼。

如今徐阳,是大夏江湖中最负盛名的人物,他和闾山道的恩怨,他和闾山道的几次交手以及在黄河壶口瀑布下练剑的视频,陇西李氏早就看过!

对于徐阳的实力,他们也有一个大概的判断,最起码……

不是自己能够得罪的起的。

当然。

李承乾的内心深处,是有些看不起王侯、徐阳这种人的。

一个后起之秀,靠运气机缘走到了这一步而已,有什么可狂的?

从古至今,江湖中诞生的如王侯、徐阳这样有机缘、有运气的天才如过江之鲫,可是现在呢?

那些天才,又在何处?

而陇西李氏,自南北朝时期传承至今,又岂是这些靠气运的人能够相提并论的?

李承乾心中的想法徐阳不知道。

他也懒得去了解,开门见山道:“李先生来我吴城,所谓何事?还有你刚刚说的喝汤是个什么情况?”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