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凿运河 枢纽天下(2 / 2)

大乾天命五年,王荆下令征伐百万劳役,以开凿大梁至淮安的运河。上百万人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开凿运河。

这条运河不仅仅是只用来运输物资,同时要求运输士兵,可通行战船,因此运河河道需要挖掘的更深,更宽。

运河长度超过千里,即便是借用了很多河流以及前魏国、宋国开凿的一些沟渠运河,工程量依旧非常惊人。

王荆下令征调大量粮草用于开凿运河,他准备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将这条运河贯通。

真实历史中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洛阳到江都这一段动用了百万劳役,并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这么巨大的工程,就是在前世现代社会中,想要完成也需要时间。

隋炀帝要求三月开工,八月竣工,的确创造了人类开凿运河的奇迹,可是结果呢?结果就是百万劳役死者枕籍。史书记载:‘役丁死者什四五’。‘官员以车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

什么意思,就是十个百姓中死者有四五个,官员以车运载死尸,东到城外的山脚,北到河阳县,运送尸体的人络绎不绝。

仅仅是从这些冰冷的文字上就不难看出,当初修建这一段运河,死了至少五十万人。

隋炀帝当年修建运河明明可以给出更多的时间,却强令半年完成运河。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将那些百姓当成人来看,他的确有才,有能力,可是造成的破坏却更大。

王荆动用百万民众,时间也很充裕,并不会引起社会动荡,无非就是官府花费的钱粮更多了。但是王荆不这么看,自从子珏立国之后,留下了大量书籍,其中对于钱货经济之道有着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看法。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钱存在国家的府库之中体现不出来任何价值,它只是一堆铜。只有将钱花出去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价值来。

通过这条运河的开凿,朝廷花费了大量钱粮,而百姓也因此收获颇丰,与此同时,各地商人也通过各种商品获得大量收益,商品流通加剧。

商品流通多了,国家从商人手中收取的税金也多了,与此同时,百姓有了钱之后,花费响应也提升了,市场也就繁荣了。

那些钱在市场之上流通一番之后,又通过税收、盐铁酒水等各种方式回到了朝廷手中。

最后百姓生活好了,收入提高了,商人也赚到钱了,国家也收到税了。虽然表面上看税收没有之前的花的多,但是运河也修建完成了。

国家完全可以通过运河在此收取大量钱财。

钱币、商品流通了社会才会发展进步,若是将钱币一直存放在太府的仓库里,天下就如同是一潭死水。

大乾天命七年,连通黄河与淮河的洛淮渠贯通,自此洛阳可乘船直达会稽,这条运河成为了中华帝国最鼎盛时期的交通大动脉并延续了千年,史称‘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赡给公私。’——《大乾兴衰史》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