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火龙烧仓 蛮夷洗劫(2 / 2)

盐场一年能够产出多少盐,基本上能够大致估算出来,然后朝廷将这些盐分成盐引。每一份盐引为两百斤食盐,然后将这些盐引进行售卖。

盐商拿着盐引钱去盐场购买食盐,然后再将食盐贩卖到其他地方。这样一年卖出多少盐引,朝廷基本上一清二楚。

同时几乎在年初,这些钱就会从盐商手中送上来。

除此之外,盐场每年在完成盐引数量之后,肯定是会有多出来的盐的,这些盐可以作为盐场官员和盐丁的奖励。有了这些奖励,盐场的盐丁和官员们也会努力制盐。

盐场的盐引是不能减少的,伴随着人口增长,每年需要的盐都会增多,所以盐场的产量也需要递增。朝廷每年都会派人前往盐场进行检查,并且对盐场产量进行计算,基本上是今年的产量不能低于去年。

朝廷下发的盐引,是有销售区域的,为了防止盐商们相互竞价,禁止越境销售。这也是为了保证盐商的收益,同时也可以打击私盐。

这一次朝廷盐税降低,就是因为私盐太多,官商勾结大肆贩卖私盐。私盐因为不用交税,价格低廉,百姓自然会选择价格低的私盐。毕竟让王澈来选择,他也选择价格更低的私盐。

王澈和大臣们一番商议之后,制定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盐引制度。当然他也清楚,这盐引制度并不完美,有漏洞,但是现在用来已经足够了。至于以后出现问题,再进行修改便是,沧海桑田尚会变迁,那些制度又岂能一成不变?

出现问题了让后人完善修改便是,他又不是昊天文王,能定万世不变之制。

很快盐引制度就通过朝廷商议,只不过对于是否推行王澈有些犹豫。除了盐城盐场外,其他的盐场问题定然不少,这个时候推行盐引,很有可能会出问题。

王澈最后思量一二后,决定直接命廷尉、御史大夫、绣衣使三方出面,清查各地盐场不法。

这一条诏令下发,天下其他几处盐场顿时就感觉不妙,可是还没等他们想到什么应对之法,朝廷就已经派人来了。

朝廷派人彻查,这些人根本没有反抗之力,而若是不反抗,那就是死路一条。面对这种情况,被逼到死角的人又怎么愿意束手就擒?

很快,朝廷就受到消息,夜有天火降临,盐场失火,火龙肆虐之下,盐场账目尽数被烧,与此同时,盐场盐监更是畏罪自杀。

巴蜀盐场更是遭到南蛮袭击,盐场死伤惨重,数万石井盐全部被强,甚至盐井都被破坏。听到这个消息,王澈大怒,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些地方官员、豪强竟然如此大胆,这样动手真觉得他是傻子吗?

直接命令晋阳驻军出动,前往解州接管解州盐池,并且下令将解州官场全部拿下。

有命令成都都督府出动大军,前往接管巴中井盐,同时另一部分大军南下参与进攻剿灭南蛮。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