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开国皇帝就这?(2 / 2)

看上去是挺好的,永业田是可以传给子孙,露田则是死后国家收回,按照这上面来计算,一户人家需要缴纳粮三石,绢二丈、绵三两。

认真来讲,这個赋税比大乾时候还低,真要是按照这个执行,这简直比乾文帝还要贤明爱民啊!

但事情真是这样吗?

隋朝现在民册上有五千万百姓,各地门阀大户、勋贵豪强隐没的人口也有两千万了,这个时期的门阀世家实力很强,他们掌控大量土地,隐没人口。

隋朝国家手中根本没有那么多田地来分给百姓,别说露田了,就算是永业田都不够。王玄泽特意去了解过,中原百姓普遍只有二十亩田地,甚至有不少人是十五亩。

分配的土地不够怎么办?好办,田亩不够就发一个欠田文书,意思就是朝廷欠你这么多地。只是你一个平头老百姓敢去要吗?

若是如此,也就罢了,可是杨坚为了防止地方官员敷衍了事,规定地方官想要升迁,税收是第一标准,也就是逼着地方官员收税。

于是乎地方官员就按照户籍田册上面的数据来收税,你说你家只有二十亩田地?不可能,我这田册上记得明明是一百六十亩,你想逃税?

什么你说田没给够?还给了欠田文书?什么欠田文书,朝廷没有这个公文,你必须按照一百六十亩来缴税!

二十亩田,按照一百六十亩的田缴税,可以想象一下,这田税直接翻了八倍有余,也就是现在天下承平了,百姓才勉力承担的起。若是遇到灾荒之年,只怕立刻就要流民遍地。

除了这些外,隋帝杨坚怕百姓藏匿人口,于是要求官员每过几年必须清查户籍,关系远于堂兄弟者一律分户,并且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原本这是针对豪强大户的,结果变成了针对小民。

隋朝收税是按户收取,将户这么一拆分,就能多收税。根据王玄泽得到的朝廷户籍和田亩数据,就在去年,大隋开皇九年,天下户籍七百余万户,田亩一千九百五十万顷。

王玄泽第一次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追问了暗卫几次,得到的答案都是如此。

户籍七百万倒不算什么,但是田亩一千九百五十万顷彻底惊呆他了。

王玄泽至今还记得当年大乾鼎盛时期的田亩的数量,是三百八十万顷,这其中或许有隐田,但是估计最多不超过四百五十万顷。

然后天下三百多年,田亩数量翻了四倍?开什么玩笑!现在隋朝的疆域比之大乾还要小一些,你告诉他田亩数量翻了四倍?伱是将天下群山、湖泊、沼泽铲平了?

王玄泽当时都惊呆了,十九亿亩土地啊,真要是有这么多农田,大乾别说四百年了,再兴盛四百年都绰绰有余了。

也是因此王玄泽特意派人去民间寻访,询问了百姓田亩之事,这才明白了隋朝田亩的真相。

只能说,那些官员的节操完全没有出乎王玄泽的意料,一如既往的烂。这样一个帝国居然是在立国之初。

王玄泽现在很怀疑,隋国能不能有百年国运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