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投诚,调兵(2 / 2)

到了前面吃饭,桌上只有他们师徒二人,菜并不多,三素一荤一汤,清淡为主。

两人默默吃喝,待快吃完时,赵柽缓缓道:“既然已经决定投降,一会你可以给他们送些食物,酒……也可以给点。”

“真的吗师父?”元缨立刻站起了身,袖子用力一抹嘴。

赵柽看她兴奋模样,道:“自然是真的。”

“那我现在就去!”元缨说完便往外跑,“师父,我去了……”

赵柽瞅她背影,摇了摇头,这徒弟有些呆傻不说,怎么还毛毛糙糙好像只猴子呢?

不省心,有些不太省心啊……

兴庆府,兴州皇宫。

李察哥从宫门内匆匆走出,手上紧握着半枚金色虎符。

虎符是调动铁鹞子的信物,即便是他,也不能空口白牙调遣铁鹞子,铁鹞子乃是皇帝的护卫亲军,除了李乾顺之外,任何人想要调铁鹞子,必须得有虎符,甚至圣旨都不行。

他握着虎符走出宫城,前方立刻有亲随牵来马匹,淡黄色油毛闪亮,四肢矫健,高大奇骏,在太阳下缎子般光芒烁烁,正是西域的名骥良驹,汗血宝马。

上了马后,李察哥带着一众亲卫,直出兴州西门之外,奔贺兰山下大营而去。

贺兰山在兴州西侧,山脚建有军营,乃是兴庆府禁卫军的大营之一,铁鹞子就驻扎在此处。

约莫奔驰了一刻钟左右,李察哥率人来到营盘,只看这铁鹞子大营建在山脚绿树环抱内,颇有些藏锋之意。

三千人的铁鹞子,大营内却有接近万人。

铁鹞子是重甲具装,配有辅马,大抵一主二辅,每个坐骑有两匹辅助候补马匹,这些战马都要单独的役兵伺候。

而骑兵本身也要有人侍奉,毕竟重甲难穿,马甲难披,如此一来,每一骑至少要配两名扈从,再加上军中的伙头兵,杂事兵等等,铁鹞子的营盘实际上就是万人营。

到了大营前方,立刻有人通报,铁鹞子的大队长和各小队长全出来相迎。

他们和李察哥熟悉,些年来于外征战,全都是李察哥带队,李乾顺除了把铁鹞子交付给李察哥,再未给过旁人之手。

李察哥坐在汗血宝马之上,眼神从前方十一个人身上缓缓扫过。

铁鹞子共有三千人,分十队,每队三百人,其中大队长乃是宗室,姓李氏嵬名。

下面十个小队长,全是各氏的贵族之姓,一曰妹勒、二曰浪讹遇移、三曰细赏者埋、四曰理奴、五曰杂熟屈则鸠、六曰隈才浪罗、七曰细母屈勿、八曰李讹移岩名,九曰细母嵬名、十曰没罗埋布。

这些人都是党项各氏的贵族精英,他们组成铁鹞子,军职世袭,铁鹞子的后代从小进行披甲军事训练,这才能代代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李察哥这时缓缓举起手中虎符,铁鹞子大队长李浩风打马上前,将另一块虎符同样举起,两人缓缓推臂两块虎符紧紧对在了一起,严丝合缝,毫厘不差。

十个小队长立刻高呼起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林千里,无敌于世!”

李察哥哈哈大笑起来:“兄弟们,本王此番又将带领你们去战场冲杀,这次你们有没有信心和以往一样,大败宋军,逐敌于野,杀敌数万,凯旋而还?”

十个小队长一起高呼:“晋王但请放心,百战百胜,不胜不归,天大地大,无所畏怕!”

李察哥闻言长笑起来,随后进入营盘,在里面盘桓近一个时辰,这才离开。

接着他又去了兴州城南的横山步跋子营地,这次毋须虎符,但宣读圣旨。

横山步跋子的人数也并非无穷无尽,毕竟步跋子军卒只选横山党项人,别的地方就算同是党项一族,也不能加入步跋子。

这支精锐步军历来人数都不算多,也就一万出头的样子,眼下一万一千多人,李察哥带来的旨意,是要全部调走。

毕竟步跋子虽然强,但还是要和铁鹞子协同作战起来,才能彰显自身最大作用,所以李察哥和李乾顺请命,两者都调遣南下。

李乾顺极为信任李察哥,而且对赵柽这支宋军十分恶寒,毕竟会州失守,等于切断大夏军枢与那支攻击熙河路军队的部分联系,无论西夏继续派军往大宋,又或者那支夏军从熙河路回来,都可能被会州的宋军狙击偷袭。

这支宋军就仿佛一颗铁钉插进来,让李乾顺誓欲拔出而后快。

李察哥同样在步跋子的营地呆了一会儿,然后在天色擦黑的时候来到兴庆府禁卫六班直的营地。

六班直营地分为内外,内营在兴州城里,外营则在兴州的东城外面。

六班直内六班是无论发生何事,只要皇帝不动,那便绝不可能离开兴庆府。

但外六班作为中部军团的精锐,一但发生大事情,是可以出府迎战的。

李察哥此番不但和李乾顺要了三千铁鹞子,一万一千步跋子,还要了六班直外六班一万五千精锐兵卒,这一万五千精锐兵卒里有五千是骑兵,一万是步军。

除了这两万九千精锐之外,另有五万兵马充做中军,足足近八万人,南下征会州。

这么多人,还有铁鹞子、步跋子等队伍,大张旗鼓地往去会州似乎有些小题大做,因为宋军虽然下了军司与几座城池,但实际上兵并不多,也就才两三万的样子。

所以征会州也不过只是个由头,实际上李乾顺给李察哥这么多人马,除了要收复失地外,那就是打算在灭掉这支宋军后,长驱直入进熙河,然后剑指泾原路和秦凤路,侵占大宋整个西北!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