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没想到吧?(2 / 2)

怎么又回来了?

身后还跟着一位……嗯,好眼熟?

想起来了,孙明方,沪上画院国画馆的馆长,项志清的学生……沪上拍卖会,还和他抢过张大千的《美子出浴图》……

思忖间,两人也停下了脚步,都瞪着眼珠……那神情,说不出的惊诧。

昨天才吵过,而且就因为他一句话,好几亿的宋代手抄本就成了明代伪本,林子贤恨不得把李定安活活的啃着吃了,这张脸早印在了脑子里。

虽然李定安戴着帽子,还戴着眼镜,他还是第一时间就认了出来。刚准备说点什么,林子贤又猛的一顿:李定安拿着画……买主是他?

孙明方也有点懵:项志清是保力的艺术顾问,凡是遇到看不准,且价值较高的字画类物件,陈静姝大都会请项志清看一看,他又是项志清的得意门生,两人当然不陌生。

对李定安的印象就更深刻了:就因为他慢了一步,整整四千八百万,眼睁睁的就从眼前飞走了?

不夸张,一辈子都忘不了……

就是这打扮……老总不像老总,专家不像专家!

“陈总……李老师?”

“孙老师,什么时候来的京城?”

“前天才到,看了看老师,顺便逛逛文博会……”

双方打着招呼,林子贤又愣住了:“你们……认识?”

“当然认识……林总,我给伱价绍一下:这位是保力艺术的陈总,这位是国博的李老师……”

昨天还不是很清楚,但今天不要太了解,林子贤瞪着李定安,“咯咯吱吱”的咬着牙。

同时,他还瞄了瞄陈静姝:看着挺年轻,来头却不小?

好奇了一下,他又怪笑一声,盯着油画:“李专家,看准了没有,你就买?”

嗯……这语气,这神情,怎么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

意思是,这画不对?

东西他的,他不比谁清楚?

“哈?”

李定安笑出了声,想了想,又把画取了出来,“确实有点没看准,林总能不能指点指点?”

林子贤反倒看不懂了:我在讽刺你,听不出来?

“难得,李专家竟然也有看不准的东西?画当然没问题,不过价格是我自个定的……但你猜专家估价多少:八万……没想到吧?”

他笑的好不得意,又指了指展柜中还没有收走标签,“李专家,你就没看看作者:佚名……这样你都敢买?”

听语气……这两人有仇?

狐疑着,孙明方又看了看画,然后“唏”的吸了口气:竟然是油画,而且连谁画的都不知道?

更关键的是:四十万……哪值了?

在国内古玩界,油画绝对属于冷门品类之中的冷门。

一是不符合国人的审美观,二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大,九成的玩家和藏友都不会碰这东西,价格自然也就不高。

比如同样的一件名家之作,国外能拍一百万,到了国内,五十万都悬。

倒是动不动就有新闻,某国内画家的油画拍出了天价,就比如冷大师,但凡作品上拍就是好几千万,上亿的都有。

但懂的都懂:毕加索和梵高的作品才多少?

所以连作者是谁都不知道的一幅油画,专家能给出八万的价格已经相当不错了。

林子贤敢卖四十万也不算出奇,因为这次展览会是由卖主自己定价,大多数都抱着愿者上钩、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的心态,售价比估价高几倍的物件比比皆是。

李定安说看的不太准也属正常,常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不可能什么都懂,而且还是极为小众的西方油画。

吊诡的是,他却买了,四十万还一分不少?

标签上那么大的几个字,“经专家鉴定,估价八万”,你没看到?

就觉得挺想不通。

转着念头,他又往前靠了靠。

国内懂油画的专家堪称凤毛麟角,孙明方只是触类旁通,水平普普通通。只能看出画的挺不错,光暗对比明显,人物也很形象……

嗯,有署名:Joseph……约瑟夫?

历史上叫这个名字的画家挺多,知名的也不少,英、法、德、意,以及瑞士、比利时等国家都出现过。也不乏作品拍出过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天价的大师。

但肯定不是这些人,不然这东西到不了这里,更不会只卖八万。

嗯,不对?

这脸部的染色,感觉用的是国画的渲染技法?

狐疑间,孙明方掏出手电打了一道光,照在了修士的脸上。

玻璃有点反光,看的不是太真切。但他研究了半辈子的国画,这根本难不住他。手电稍稍斜了一下,反射出的光晕就跑到了其它地方。

认真一瞅,修士脸部的颜料调色时好像用的不是油,而是水。不然就会有一层油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扑了一层粉一样的感觉。

不用油调色,还叫油画么?

再仔细看,用的还是工笔中的分染:就是一只笔蘸颜料,一只笔蘸水,边染边洗,边洗边染。这种方法除了不会在画绢表面留下太多痕迹,还能使颜色渗入画绢或画纸之中,更具生气。

油画却不同,大都用的是重置法,也就是染一层干了之后再染一层,再加油画颜料比较稠,就像是堆上去的一样,立体效果要更强,更厚重。

而这一幅,修士的脸却是平的?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