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青铜时代,智能生命!(2 / 2)

“启动。”并不想自己去慢慢测试,苏摩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懒人模式。

电子提示音马上从方块的后端传出。

“主人,我的身份是一级人工智能生命,拥有基础的智能内核来辅助您的生活和工作。在没有您的命令之前,我的主要功能是学习。靠着独特的信息收集协调器,我可以无视大多数不包含信息流冲击的信号屏蔽,主动收集五公里范围内的信息,进行整合学习以此来完善我的信息流处理广度”

“当得到您的命令时,我将是您最可靠的助手之一。我可以处理瞬时数据量不超过3964tb的信息流冲击,从中筛选出您需要的内容进行处理。同时,我可以在信号范围内,完成您所有可以想象的数据流协同,包括但不限于:完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全自动化机械制造,批量式信息叠加传递等等功能。”

“当然,随着数据处理的复杂以及信号距离拉长,我的能量消耗速度将同比例提升,请您在有迫切需求前,尽可能为我补充更多”

“当前剩余电量低于1%,零号即将关闭”

“1”

“9”

???

卧槽?

辅助教学提示音才刚刚说了两句,还没有完全说清楚作用。

低电量关机的提示便已经先一步出现在屏幕上。

苏摩头皮发麻,连忙又从床边的柜子里摸出一块拳头大的能石。

吸盘弹出,能量吸取。

随着能石颜色开始快速变淡,零号的电量终于又回到了1%。

“等等,是不是自主学习也需要耗电?”第一时间,苏摩赶紧开口问道。

“是的,自主学习会根据数据库重复度消耗储能,当前能耗预计为:396%/h。”

一小时一万度电可还行?

这种恐怖的吃电怪兽,苏摩连犹豫的想法都没有,便马上出声:“关闭自主学习,最低能耗运转。”

“主人,您的命令已经完成,零号将以1%/h的最低能耗运转,期间大部分功能将无法正常使用。”

哪怕以最低能耗运行,零号的单小时用电量也超过了三百度,一天下来便是恐怖的72度。

这对目前的天元领地来说,显然是一笔不可承受的负担。

哪怕拥有成规模的能石电池组供能,每天最多也就能维持4个小时左右,让零号进行最低能耗运转。

“继续刚才的辅助教学。”

一边说着,苏摩一边往避难所上层走去。

等到零号靠近电池组吸收了这两天好不容易又积攒下来的储存能量后,显示数字来到113%。

同时,他也基本摸清楚了手上这小玩意的工作内容。

听起来很强大,实际表现果然不俗。

只开启不到十秒钟的主动数据收集,电量狂降23%,投射在墙壁上的五公里内地图却显示出了上万红点。

可以放大,可以缩小,能够看到每个人现在的状态。

随意点击到其中一人,苏摩看到了零号能够探查到的数据。

从最基础的身高体重属性,到静息心率呼吸频率等等健康数据,再到估算的力量,速度,体力等进阶属性。

这些数据比游戏给出的抽象数据还要精确几分。

并且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全天候的保持零号开启这项扫描功能,那么避难所五公里范围内将不会有任何外来生物能够摸的进来。

借助完全超越人类科技认知的信息收集协调器,这一切瞬息之间便能展示成如此直观的数据!

“如果我在村子内设置一个显示屏,你能控制我想要显示的数据进行及时显示吗?”

“主人,这当然可以,只要在零号的五公里强信号范围内,这中间产生的延迟完全可以做到让人类无法感知。另外,我可以匹配任何信息流输入端口,您可以使用更加低廉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串接,以此获得长距离的使用体验。”

人工智能生命短暂的学习,基本通晓了华夏语。

但在某些用词上,仍然有些拗口,不符合说话习惯。

已经开启了低能耗的运行,苏摩也不心疼电量消耗,又铁着头皮开了一会自主学习功能。

赶在能量重新归零之前,这次零号总算更加精准的描述清楚了自己目前能够办到的事。

简单总结,就八个字。

网络架构,信息处理。

零号就等同一台范围可以达到五公里的无线服务器,可以检测接受这个范围内任何数据流上传,也能下发数据流到任何包含数据处理的东西中。

不同的是,那台嵌入进去的信息收集协调器带给了他极强的数据收集能力,使得零号对数据流检测范围异常广泛。

加上自主学习这项ai必备的能力,只要能无限制的供应能量,给他足够多的发挥空间,零号甚至能够自主进阶到硬件的限制,成为二级智能生命。

“你先进入关机状态休眠吧,节省点电量。”

好用归好用。

对于这台恐怖的“电老虎”,苏摩唯一能够想到的便是升级能石品质,提供更多天然的发电量来满足供应。

只是之前的1领地点全部用来升级研究所,再想要升级能石按照现在的获取幅度,起码还得等个二十多天。

“对了,五公里范围内如果我需要你开机完成要求,能够做到吗?”

“当然可以,零号可以开启定向追踪模式,只监测范围内主人的命令。”

“耗电量呢?”

“8%/h”

一小时两度电出头还行,完全可以接受。

命令零号开启这项功能,并去到避难所顶部自动开启辐射能缓慢蓄电模式后。

另一边,对荒狼的审讯也到了尾声,形成了足有三页纸的珍贵情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